從20+到30+,那些職場教會我最值錢的教訓

從被選擇,到每天都在做選擇,我從未離開過前線炮火,一邊肩負高業績考核,一邊沉澱管理經驗、琢磨績效機制。

至今,仍然做得不夠好,但至少,一天比一天好。

這些年創業,一直在尋找“不存在的人”:兼具優秀基因,又不帶有臭毛病的年輕人。

簡歷看得多了,心態、立場時常切換,感觸良多,對很多現象的本質把握得也更深刻了。

僅以此文,

獻給和我一樣渴望精進的年輕管理者。


無論你帶著3個實習生也好,管理著百人銷售團隊也罷,今天做得不夠好沒關係,早一天懂得,早一天進化得更好。

從20+到30+,那些職場教會我最值錢的教訓

從20+到30+,那些職場教會我最值錢的教訓


《20+到30+,職場教會你最值錢的教訓》


1、職場的本質:僱你是讓你來創造價值的

職場的本質是工作,考核一個人價值的最核心指標是工作的產出結果。

至於,自我實現、學習、交朋友......,那是你的訴求

當然,最好的狀態是,個人成長和企業成長同一目標,互相成就。

本質上,天下只有一種優秀的員工,即按著正確的戰略方向強力推進,高效產出,創造源源不斷的高價值。

其餘都是附加指標,情商、人緣、學歷、資源、等等

當然,這些附加指標都會間接的轉化為產出結果,作用於核心指標。

職場不是秀場、情場、名利場

如果,你的核心訴求是學習,那請你花錢僱個私教

如果,你的核心訴求是交友,那請你參加興趣小組

20、30、40,永遠記住

你在公司裡的價值,就是你創造的價值。


2、正確理解職場的“自由”

沒有自律 談何自由

有限度的自由,僅僅發放給少數高度自制、自律的人群上

一個僱員所被賦予的自由權利,通常與他所做的貢獻、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大多數認為自己配擁有自由的員工,其實都是個誤會。

在團隊合作中,給員工明確的目標,結果導向,鼓勵他們“自由”地採用讓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績效。而不是讓他們“自由”地選擇工作中自己喜歡的部分,“自由”地不做自己不喜歡的部分。

快速學習並適應自己並不感興趣的知識領域,兼顧興趣領域,實踐、沉澱出一技之長,是職業化過程中必經的過程。

在初級員工三觀尚未建立的前提下,過於尊重個人興趣,只會讓她們迷茫於選擇,沒有沉澱,就沒有成長,做了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


3、只能有少數人參與決策

一個公司,想要快速穩健求發展,只能由少數人參與決策。

任何不同層級的決策,都只能由少數人來做。

否則就會像多黨專政的國家,降低效率、拖沓、令民主淪為政治“藝術”的Trick。

Decision Maker的分界要清晰,必須有明確的授權,誰才是決策者,任何發散性的討論都將終結在這個Decision Maker身上,Ta必須為自己在權限內所作的所有決定負全責。

從20+到30+,那些職場教會我最值錢的教訓

4、Weakest Link 團隊警惕最薄弱的一環。

一旦個別員工對團隊,產生了消極、負面、不健康的影響,造成了破壞性的結果。即便這種負面的影響,仍然在可控範圍內,都必須馬上採取行動。

像處理癌症一樣,立即手術清除、介入隔離。

管理者,最忌諱不作為,模稜兩可,界限模糊。移木賞金,明確梳理正向的標杆。

管理層萬萬不可抱有惜才的僥倖心理,一再遮掩,捂著,混沌過渡,必須第一時間明示團隊。(因為惜才,而喪失了公平,這類錯誤,我好像不止犯過一次)

任何曖昧不明的態度,有違企業價值觀的行為,都會成為團隊內的瘟疫,比你想象中更快的速度蔓延,嚴重打擊團隊戰鬥力和士氣。


5、最忌因人設崗

選擇是否要一個人,並不能簡單以是否優秀來衡量。

有些人很優秀,但她的加入只會讓團隊的整體實力減分,那麼這種優秀並不適合你。

反之有些人,可能單看業務能力未必很出眾,但是她恰恰是補足團隊短板,聚合團隊整體實力的粘合劑,選對那塊拼圖,對雙方的價值,都是放大的效用。

因人設崗對整個團隊架構、人才體系都是很大的破壞,見木,更要見林。


6、人品和作品分清楚

價值觀不合的人 再有才華也不能要。

很多人把人品和作品分不清楚,甚至有些企業特別偏愛用人品不好的人,來達成劍走偏鋒的奇效。

人品不好的人,能完成一些“不可能的任務”,有些企業管理者會片面的看待這類人才的價值,認為反正Ta消耗的是個人口碑和信用,替公司完成業績。

Well,這是大錯特錯的。

當你和一個人品不好的人為伍,在所有人眼裡,你和他就是同路人,你沒有機會向所有人解釋。對於企業的口碑和信用,是極大的傷害。

一個人再有才華,如果人品不好(最基礎的是道德底線),Ta在一個集體內工作,不可能完全真空獨立,當Ta與相關部門人員發生職能交叉時,人品不好就會炮製出新的“工作量”,大大消耗了團隊。

要招價值觀一致,高能高潛高素質的人,即便這很難,但也得橫下心找,不能湊合,湊合會湊合出更大的危機。

寧可在對的路上走得慢一點,也不能在錯的路上跑野了。

對的人,值得耐心去找。

從20+到30+,那些職場教會我最值錢的教訓

7. 搞清楚 公司存亡的核心業務是什麼?

在公司的每個人,無論是管理層、決策層還是執行層,在心裡都應該很明確,公司的存亡主要是靠哪個核心部門支撐起來的。

比如,雜誌,當然是靠廣告養。

這樣各團隊就不會擺錯自己在整個全局的位置,知道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顧全大局。


8、年少而居高位的人

&

多年安於執行層的人士,

人性上是兩種人


總監並不等於是資深的資深XX,願意年少居高位的,通常有很強的自我驅動力,並且敢於承擔,有勇有志,對於職業發展的上升空間有強烈需求的人。

而那些多年安於執行層的人,有很多人並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不願意承擔更大的壓力、責任和風險,不願意業務骨幹+管理二合一的新角色,對生活帶來巨大壓力改變。在他們眼裡,升個總監,只是個虛名,要多幹那麼多活,只漲這麼點薪水,這個deal,不划算。

他們追求的是體面、舒適、高性價比的工作,他們期望熬資歷熬出一份穩定高薪。(這沒有對錯,只是人生選擇不同)

這樣的資深人士在大公司能很好的安度晚年,尤其是經濟形勢很好的情況下,我身邊真是一大把這樣的人。

但是,在日益公平殘酷的競爭市場上,老油子們很快就喪失了優勢。

既不如年輕人能學能吃苦能扛事,又比她們薪水高,改變的可能性小,三觀已經成熟,很難再自我突破,漸漸的就成為了很尷尬的一群人。

從20+到30+,那些職場教會我最值錢的教訓

9、不要人為干擾自然競爭

管理者不要企圖去人為干擾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和心智基礎,能和企業一起成長。

尊重自然規律,讓優秀的人,通過實戰考驗,自己脫穎而出。

永遠不要人為地去加以槓桿,學會Live with Uncertainty。

是不是對的人,放馬跑跑就知道了。

不要輕易對個別人予以眾望,是金子自己會發光,藏都藏不住

田忌賽馬,跑著跑著,就不再靠衝勁搏殺了,耐力、爆發力,厚積薄發......

你最看好的那匹馬,未必能夠跑到最後。

分清楚工作關係和朋友的角色,尊重職業化。

Business is Business,Personal is Personal。

職場和個人情感,和“小我”、“大我”一樣的道理,唐明皇再愛楊貴妃,傾城之時也只能割愛平眾怒。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一家有著明確使命感和進取心的企業,就像是萬里行舟,有人上,有人下,有人錯過,有人追逐,來來往往,都是自然選擇。

企業從一開始就呈現出強大的基因,會使得這種雙向選擇更加精準,共贏的目標也更堅定明確。

人生有很多種美好,即便是商業社會也有很多種贏法,叢林那麼大,選擇彼此信賴的對象。

從20+到30+,那些職場教會我最值錢的教訓


10、從0到1 & 從1到10,所需要的人才不同。

從0到1,從1到10,企業的發展規律不同,因此考核人才的指標權重也不同。

有些人在從1到10的階段是非常好的人才,能釋放出強大的能力優勢,屬於錦上添花型人才。

最典型的就是時尚圈,這個圈有自己的遊戲規則,資深人士們有他們的專業擅長,但那套精道的功夫,脫離市場供需規律已經很久,只能在從1-10,甚至從10-100發揮作用。

華妃離不開紫禁城,離開紫禁城,她的一身功夫無處施展。

不無道理,革自己的命,確實很難。

職業經理人們對於成熟行業、高尚的企業文化已經習慣了,無法忍受從0到1粗暴突兀,原始階段刺刀見紅的衝殺。

對於那些衝著什麼企業文化、暖心福利、美好浮雲的一切而來的年輕人,我只能說從0到1的企業,不適合你。

要建立所謂美好的企業文化並不難,打下了江山,接著造城池,完成原始積累之後,不缺錢和情懷去建理想國。

可是,打江山的苦日子你不在,

憑什麼山河壯麗的日子裡該有你?

No Pain,No Gain。

食得鹹魚抵得渴


從0-1,最艱難最痛苦,收益也更多。

從1到10,從業環境會更體面從容一些,但是有了所謂平臺,創造的價值中,個人能力因素就被減弱了。

從20+到30+,那些職場教會我最值錢的教訓


年輕人的20歲-25歲很重要,但決策的權重反而沒有那麼致命,不要想那麼多,做比說重要,想太多容易一事無成。

20歲的時候,踏踏實實的春播,30歲才能風風光光的秋收。

25歲-35歲,重複累積的努力,已無法助你打破職場瓶頸。

今天隨手寫的這些職場點滴感悟,對於年輕的管理者來說,是20+到30+,職場教會我們最值錢的教訓。

想必,走過這一遭的人,都會心有慼慼焉。

而對於仍然困頓於自我發力的年輕人來說,你所不理解的老闆們,在做決策的時候,其實都是這麼想的。

即便無法真的理解,你也能知道,哦,In or Out,上限、底線在哪裡。

職場傲嬌,隨時都有可能出局。

重點是,你摸清楚遊戲規則了嗎?

現在知道也不算太晚。


In a Word,還是我最愛說的那句老話,信不信隨你——

人各有命,各自受著,

誰也別勸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