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癱瘓後,子女互相推諉,多子女贍養分配難題多

外婆有5個子女,每個經濟條件都還過得去,兄弟姐妹平時你來我往感情甚好!外公去世的早,外婆不願到城裡和子女同住,就自己守著農村的小院,和養了多年的貓狗一同生活。

老人癱瘓後,子女互相推諉,多子女贍養分配難題多

生活的變故出現在前年的9月份,一天晚上,外婆正在大門口邊乘涼邊和鄰居聊天,突然一頭栽倒地上就起不來了。鄰居連忙開車把外婆送到醫院,鎮醫院的大夫簡單做了處理後,就讓趕緊往市醫院送,我媽兄弟姐妹4人接到通知就連忙把外婆送到市醫院。

經過治療,外婆脫離了危險,但卻癱瘓了,右側的胳膊和腿都不能動彈,但醫生說只要堅持康復治療,是可以重新站起來。 於是媽媽兄弟姐妹幾人就輪流在醫院陪護,天天滿懷信心的給外婆按摩,希望她能早日恢復健康。

可按摩實在太疼了,外婆每天哭嚎吵罵的不讓給她按,扶她起身活動活動,她也不同意,後來大舅不顧她反對硬把她抱到地上讓她練習走路,她出溜到地上大哭,逢人就說大舅不孝,要害她。

後來小舅媽過來照顧外婆,外婆又說小舅媽虐待她,尿不溼不肯及時給她換。

最後沒辦法,不再輪流照顧,全由女兒們照顧,結果外婆說女兒們更不好,兒媳只是躲著她、不理她,女兒們卻坐在她身邊總給她吵架……

於是在雞飛狗跳中,幾個月過去了,在外婆堅持不按摩、不活動的情況下,她的兩條腿和右胳膊全都不能動了,只有一條左胳膊偶爾動一下,連坐都坐不起來,只能天天躺床上,吃飯全靠喂。

老人癱瘓後,子女互相推諉,多子女贍養分配難題多

出院以後,外婆去了小舅家,小舅家前面是做生意的門面房,後面是自家房間,小舅和小舅媽每天都要在前面忙生意,只好請了個保姆一天24小時陪著外婆,但外婆對保姆不滿意,換了3個保姆後,實在請不來更合適的保姆,只得把外婆送到我家,讓我媽照顧。

我媽那麼外向的人,就一天到晚不出門的陪著外婆,每天給她擦身子,怕長褥瘡隔一會就要給她翻翻身子,中間外婆不配合的時候,我媽忍不住大聲說了她幾句,她生氣不讓我媽照顧她,就又給她請了個保姆,保姆和我媽一起照顧她,算是緩和了矛盾。

這個保姆是個孤寡老人,沒有生活來源,特別珍惜這份工作,所以逆來順受,算是堅持下來獲得了外婆的認可,大家都以為總算沒事了,可這時我弟結婚,不久弟媳又懷孕了,家裡住不下也照顧不過來,我媽就和兄弟姐妹們商量著把外婆換到誰家照顧,結果大家都不接收,各自都有自己的理由。

幾次商量不下來,我媽就點名讓我大舅先把外婆接走,大舅說姥爺是他負責照顧和送終的,外婆當初是分給小舅照顧的。而且他常年在外工作,家裡就大舅媽1人還開的有商店,大舅媽自年輕就和外婆矛盾很大,幾乎不怎麼來往,現在讓她們倆單獨住一起也不是事。

大姨身體不好,自顧不暇,根本照顧不了老人;小姨遠嫁新疆,不可能專門把外婆送到新疆讓小姨照顧。

以上全都是實情,最後又把目光放到小舅身上,小舅也有特殊情況,他是二婚,二婚舅媽也剛生過小孩,小孩才幾個月大, 夫妻倆每天還要開門做生意,也確實有難處。

老人癱瘓後,子女互相推諉,多子女贍養分配難題多

至此,因為外婆去誰家的事兒,兄弟姐妹吵吵鬧鬧矛盾不停升級。這邊我弟媳的肚子越來越大,面臨著要生,而且我還有個未成年的弟弟,家裡實在住不下,我媽就給保姆和外婆在旁邊租了個房子,兩邊跑著照顧,結果姨舅們說我媽租房增加費用,說好的合夥出錢,現在都不肯出錢了,全讓我媽一個人承擔,再加上外婆病倒後見誰對誰發脾氣,所以姨舅們慢慢也不來探望了。

我媽越看越不是滋味,就直接把他們告到法院了,收到通知後,姨舅們都說我媽讓他們丟大人了,大舅更是二話沒說,直接把外婆接走了,但兄弟姐妹也互相不來往了。

接著新冠疫情爆發,家家戶戶隔離在家,更是不可能彼此走動,中間外婆犯病在疫情期間去世了,然後大家這時候又都站出來指責我大舅沒把老人照顧好,總之又是一場家庭矛盾。

老人癱瘓後,子女互相推諉,多子女贍養分配難題多

講到這裡,

我可以說對人世間的感情很失望,原本和和睦睦的兄弟姐妹,幾十年感情都特好,一朝老人生病,直接就翻臉斷絕關係了,就彷彿前面幾十年的感情都是演戲一樣。

可如果是演戲反倒好了,至少我不會太痛心,可他們偏偏都是小時候寵著、抱著我長大的人,一瞬間變成這樣有種心碎的感覺。

外婆生病期間,明明是我媽和我大舅照顧的最多最久、出力最大,但最後落的埋怨也最多,難道贍養照顧老人也是多做多錯、不做不錯嗎?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得已的難處,可人到中年後期,誰不是上有生病老人、下有新生孫輩?誰不是處處需要錢、處處要出力?如果這就是無法贍養父母的理由,那是不是有困難的中年人都不用贍養父母了?老父老母是不是都應該早早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那我們中國幾千年的孝道倫理豈不成了一句空話?父母自小把我們照顧長大都是活該自找的?兄弟姐妹之間無事血緣親、有事鳥獸散 ,難道不覺得太涼薄嗎?

大中國這麼大,我相信這例子不在少數,個人認為,幾方都是有責任的。

老人癱瘓後,子女互相推諉,多子女贍養分配難題多

首先是老人的責任:老人癱瘓初期,在有機會恢復行走的時候,自己放棄了機會,造成吃喝拉撒統統不能自理,常年躺在床上心情沉鬱,脾氣變差,稍有不順就見誰罵誰。還不準子女有情緒,誰一有情緒老人就要向各路親朋好友訴苦,讓他們站在道德高點指責子女,來達到自己的心理平衡,致使子女苦不堪言都不願多靠近,這裡面老人肯定有責任。

老人生病心態差、身體差,這都可以理解,但理解歸理解,老人自己也要加以剋制,孩子各方面的壓力也很大,應該彼此體諒。

其次是子女的責任:子女照顧重病老人,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父母為我們操心幾十年,最終真正需要子女的也就是病倒之後那段時間,即便念著生養之恩,也要拿出一百二十分的耐心去對待。

畢淑敏說過: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盡了孝的子女,人生才沒有遺憾!

兄弟姐妹之間的責任:困難誰都有,人到中老年,誰不是一大堆的壓力,但父母不是你們的皮球,踢來踢去。為了躲避接收重病父母而寧願和兄弟姐妹絕交,這樣的做派,讓人何其心寒!

如果兄弟姐妹走到最後不是互相幫攜,而是互相把對方當成可以甩鍋的路人甲,那兄弟姐妹的意義何在?父母生那麼多子女的意義又何在?

這不能不令我們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