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暈倒事件:為什麼加班是反模式?

前段時間,在IT群裡,瘋傳下面這樣的一段視頻。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視頻顯示辦公室的一角,員工們在工作,從近景的員工的屏幕來看,是在編程。

一切看起來很平靜,直到其中一個員工緩慢的站起來,然後意外的暈倒在地。


這個暈倒的員工是不是經常加班無法確定。但我想借這個事件問一下各位讀者,尤其是IT行業的讀者,

你們有沒有曾經經歷過一個加班特別晚的夜晚,起身回家的時候感到身心俱疲,快要達到自己的極限了?

在那個時刻,也許你和視頻中的那個員工的差別是:你撐住了。他倒下了。

但是,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你還能撐多久?


在IT行業,加班幾乎成了家常便飯,在某些環境中,甚至把經常性的加班當成一種美德。

然而事實是,

加班是一種反模式。


反模式就是指人們常常以為有效,但是事實上無效,甚至起到反效果的做事方法。

持續加班是反模式的原因如下:

1. 對企業來說,加班不可持續發展


風靡世界的遊戲《古墓麗影》在發佈第6代《黑暗天使》後,遭到用戶和業界的一致吐槽,就是因為這個版本的團隊人員增加後管理混亂,即使在研發後半段時間團隊都每天只睡3個小時,也無法挽救最終發佈了一款操控困難、劇情混亂的遊戲。

這個商業上的巨大失敗直接導致《古墓麗影》的創始工作室Core Design被大東家替換。


程序員暈倒事件:為什麼加班是反模式?



在Core Design遭遇這次被拋棄之前,他們在開發第4代和第5代的時候已經在加班,疲於奔命勉強能維持前期版本的商業成功。

但是在第6代,隨著產品範圍擴大,團隊規模上升,即使有充足的資金和人力資源支持,研發管理能力沒有做相應的提升,繼續靠加班死扛,最終仍然難以挽回失敗的局面。

2. 對產品來說,靠加班出活不等於高效


近幾年“碧桂園的房子又倒了”這樣的新聞,通常都和“碧桂園要求當天出規劃圖”、“碧桂園把高週轉率提上戰略高度”交叉著出現。

程序員暈倒事件:為什麼加班是反模式?


當天出圖,怎麼出?加班唄。

結果高效強嗎?房子還是一個一個的倒。

3. 從項目管理角度,無限壓縮工期不可能


還有一種普遍對加班的迷信,認為所有的項目問題都可以通過壓縮時間(加班)來解決。

——不管是他們要求就是這般人馬去加班解決,還是我給你加資源(加人,加錢),你來解決。

但是事實是:不是所有的時間都是可以壓縮的。


項目管理裡有一個“關鍵路徑”。關鍵路徑指的是從項目開始到結束,把各個任務的時間依賴關係都考慮進去之後,可以完成的最短的工期。

比如說:有完成-開始關係的兩個任務,就是要一先一後來做,才能都完成,這樣的關鍵路徑上的時間是不能壓縮的。加人,加錢都沒用。

最後對員工來說,是否加班仍然是個人選擇


持續加班對於個人健康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不用多說。

有的人可能會說:我不認同加班是反模式,而且我的工作/事業對於我是放在第一位,甚至放在我的健康之前。


程序員暈倒事件:為什麼加班是反模式?



這種選擇是個人選擇,也要尊重。

前提是,

在做這個選擇之前,ta同時也瞭解ta不僅僅要對他的工作/事業負責,也要對ta的父母,丈夫/妻子,子女,和所有關心ta愛ta的朋友負責就好。

畢竟人不是生活在一個只有ta自己和工作/事業的真空中的。


Work Hard, Play Hard (拼命工作拼命玩)這句話曾經很流行。

現在有人會說:

“這句話早就過時了,試試更高效的軟件研發管理方法吧,Work Smart Play Hard (用聰明的方法工作拼命玩)!”

程序員暈倒事件:為什麼加班是反模式?


如果你也是這麼認為,歡迎轉發!


嗨,我是敏捷教練珍妮, 前微軟亞洲搜索技術中心卓越工程顧問, 我的目標是幫助所有IT人更輕鬆地做軟件!

如果你是IT人,想要高效工作,按時下班,工資翻倍,歡迎“輕鬆做軟件”__ __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