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是改變,也是一次收穫

網課,是改變,也是一次收穫

城關鎮第一初級中學 沈瑞娜

2月4號,2月5號,……開學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可新冠疫情依然在肆虐,在揪著國人的心,怕是不能如期歸學了吧?果然,之後接到了學校的通知:停課不停學,所有老師做好準備直播上課。什麼?直播上課?咋直播?根本不知道直播為何物!短暫的困惑迷茫後,調整好心情。不會嗎?學!教得了學生,難道還學不了直播?!

學校胡主任在釘釘群直播教老師們學習網課操作方法,我認真聽,一步步學著操作,第一次不熟練,直播失敗,沒關係,再試!還不行,用微信,用釘釘,發語音,開視頻,不斷向其他同事請教,再嘗試!一次,兩次,多次嘗試後,我這個電腦盲居然可以成功發起一場直播,太棒了!我簡直忍不住要為自己點個大大的贊!

解決了直播的技術問題,接下來就是如何備課、上課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書,怎麼上課?沒辦法,抄!我打開微信上早已收藏的八年級語文下冊電子課本,把要講的課文一字一句抄下來,那麼小的字,那麼長的文章,那麼小的屏,低著頭,劃拉著屏,瞪大著眼,奮筆疾書好半天,怎一個腰痠,手疼,脖子累了得!

有了書,接下來是備課。我認為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所以備課不但要備這一篇課文,還要備這個單元,甚至備整本書。人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網課也是如此,尤其是沒有書,沒有教學資料的特殊時期,上一節網課,備課要花三節、四節,甚至更多的時間。備課,我會先素讀課文,讀出自己的理解,再結合單元要求,確定教學內容,教學思路,教學重點。沒資料?社會本身就是一本無比豐富、厚重的無字之書,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身逢新冠疫情,怎能讓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要把他們的眼光引向社會,讓他用眼看,用心去感受“家事、國事、天下事”,所以課堂上講詩歌、講課文,我會穿插些疫情中網上熱議的那些捐贈詩句,也會給學生布置蒐集他所關注的疫情期間社會上發生的種種事的新聞、資料等,讓他們用心、用筆去感知我們的國家以及這個世界。當然“拿來主義”也有必要,藉助網絡優秀資源,整合、篩選,也豐富了教學。備好了課,面對屏幕那端的學生,看不見,摸不著,怎麼讓他們坐穩凳子聽下去呢?講詩歌時,我會補充幾個與之相關的小故事,講課文時,我很注意講、練結合,讓學生不但耳朵動起來,手也要動起來,以做、自批、打分形式完成我佈置的習題,在面板上回答問題與我互動,鼓勵他們為自己送花,點贊!讓學生整堂課在聽講、思考、練習、互動的模式中多次切換,以保證聽課的專注度,從而學有所獲。

這次網課讓我看到了學習的另一種可能,它是一種改變,對我來說,也是一次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