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花式“雲課堂”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小朋友跟著視頻學畫畫(康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臺海網4月17日訊 據東南網報道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每一代建設者的工作重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眾多青少年延期開學、居家自主學習。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號召,近日, 市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藉助“雲課堂”,開展了60餘場形式多樣的課程活動,從德、智、美、勞多方面為集美區青少年們奉上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助力“愛心扶幼”。

加強興趣培養 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長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全面發展,培育興趣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為了提高青少年綜合能力,日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西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 圍棋課。通過講解圍棋的起源、歷史、規則等,開啟了每週兩節的圍棋公益課程,培養和薰陶中華民族圍棋文化,豐富青少年居家課餘生活。

字如其人,見字如見人,掌握正確握筆姿勢和字體書寫對青少年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為了讓社區青少年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孫厝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一字見心”線上常規硬筆書法課。老師通過課程錄播和活動交流群指導答疑的方式,幫助青少年更好的瞭解筆畫斜撇的寫法,學習有關斜撇的相關漢字並完成家庭作業,老師認真對每份作業進行指導,青少年因此受益匪淺。

從生活中發現科學、瞭解科學,從小培養孩子養成善於觀察的良好習慣,增強動手的能力,東安、兌山、滸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開展在線科學實驗課“魔法水杯”,課堂上青少年們一邊觀看視頻,一邊跟著老師一起做小實驗,探索水杯擁有的奧秘,瞭解光的折射和凹凸鏡顯像等不同科學知識,啟發智慧,愉悅身心。

展示明信片作品(新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從娃娃抓起 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要從娃娃抓起,讓愛國主義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紮根。清明節期間,各文明實踐站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主題教育,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致敬先烈。3月28日至4月3日,頂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頂許小學聯合主辦開展“緬懷先烈·清明新風尚”主題教育活動,吸引了260名青少年的參與,通過製作卡片、手抄報、折絹花,朗誦詩歌,網上祭英烈等多種方式寄託對革命先烈和抗疫英烈們的哀思,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厚植家國情懷。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一些醫護人員犧牲在抗“疫”一線,用生命演繹了新時代愛國精神。清明節前後,前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別樣清明一樣情”線上緬懷活動,組織青少年線上觀看視頻,鞠躬緬懷犧牲“戰士”,感恩一線人員的無私奉獻和學習為國為民的廣闊胸襟,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好好學習,為實現自身的理想和祖國繁榮而不斷奮鬥。

陳嘉庚先生一生愛國、創業、興學,他的實踐和精神形成的嘉庚精神更是獨特而豐富的精神瑰寶。日前,安仁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兩場“嘉庚精神”專題講座,通過線上講述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愛國愛鄉、興學育才的光輝事蹟,幫助青少年進一步領會“忠、公、誠、毅、闖”嘉庚精神的深刻內涵。

參與在線心理講座(黃莊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助力家庭教育 培育青少年健康人格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長的基石。疫情來襲,假期延長,如何有效開展家庭教育對家長是一場嚴峻的考驗。為助力建設和諧家庭,西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為期4節的線上親子溝通技巧提升課,結合PPT分享情緒認識、情商建立、溝通技巧,教授居民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引導居民學以致用,更好地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

濱水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巧方法”化解親子衝突線上課程,針對家庭中所面臨的親子矛盾,舉例分享了各種實用的技巧方法,讓居民瞭解家庭環境是青少年人際關係發展的搖籃,良好的親子關係和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為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青少年做情緒的主人,促進健康成長,黃莊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集美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心理“雲課堂”,以生動的圖片帶領青少年認識大腦,正確認識情緒。從如何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等方面提出五點策略,鼓勵青少年及時對家長表達自己的想法。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獨一無二的花朵。”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集美區55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將持續發揮平臺優勢,整合各類資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通訊員 吳林瑞 記者 李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