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皇帝都很為難的皇叔,大興土木,留下一座名樓,被重建29次

讓皇帝都很為難的皇叔,大興土木,留下一座名樓,卻被重建29次

讓皇帝都很為難的皇叔,大興土木,留下一座名樓,被重建29次

在古代的唐朝,是一個藝術和文化迸發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原地帶太平無事,很多人都開始追求精神上的需要,就連皇家也不例外,皇家對後代的培養中,也尤其重視一些文化和藝術的培養,比如繪畫這種藝術。

在這種背景之下,自然就出現了很多的藝術人才,這些人在唐朝時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像大畫家閻立本,大詩人李白等等。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唐朝時期的故事,故事還要從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身上說起。

讓皇帝都很為難的皇叔,大興土木,留下一座名樓,被重建29次

李淵本來是隋朝的一名官員,因為和隋朝皇帝一家特殊的關係,李淵也漸漸的開始擔當重任,當李淵在太原站穩腳跟發展勢力後,全國爆發了推翻隋朝的起義,李淵也順應著大勢,拉起大旗,直搗長安城。

李淵打下長安城之後,以太原為退路,以長安為據點,讓李世民帶領大軍橫掃天下,在打天下的過程中,李世民的功勞越來越大,身邊也有了很多的英雄好漢,到了後來天下平定,李世民帶領人擊殺了太子李建成,然後脅迫李淵退位。

在李淵退位之後,還活了好幾年的時間,這些年間,李淵不問世事,自己在宮中安享晚年。

讓皇帝都很為難的皇叔,大興土木,留下一座名樓,被重建29次

在李淵當太上皇這段時間裡,給李世民弄出了很多的弟弟妹妹,而李世民對於這些弟弟妹妹也非常的照顧,畢竟現如今李世民已經是皇帝了,根本不用擔心他那些小兄弟們奪權。

他要擔心的是自己兒子的奪權,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一共有三位嫡子,分別是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人才是真正的親兄弟,李治是最小的,李承乾是最大的。

李承乾因為和李泰奪權,聯合侯君集等人準備謀反,結果事情還沒有開始就被李世民知道了,最終李承乾被貶為庶人,李泰也被貶出了長安,在長孫無忌等大臣們的建議之下,最小的李治被立為了太子。

讓皇帝都很為難的皇叔,大興土木,留下一座名樓,被重建29次

當李世民去世後,李治當上了皇帝,雖然這時候李世民和李淵都已經去世了,可是李治還有很多的兄弟以及叔叔們,這些人一個個都不是吃醋的,其中有一個人也是最被百姓們厭惡的,那就是李淵的第二十二個兒子李元嬰,這個小孩在貞觀十三年的時候被封滕王,就是現在的山東滕州,在唐朝時期也是一個富裕的地方。

李世民把他封到滕州,可見對自己弟弟的照顧。在李元嬰到了滕州後,對當地的百姓們橫徵暴斂,並且大興土木,來建造自己的行宮,身為皇帝的李治看到李元嬰在滕州名聲不太好,就想著給他換一個地方,畢竟是自己的皇叔。

讓皇帝都很為難的皇叔,大興土木,留下一座名樓,被重建29次

李元嬰離開滕州後,來到了蘇州,這同樣是一個好地方,可惜的是李元嬰根本就沒有悔改的心思,到了蘇州又開始幹自己的老本行,大興土木建造自己的住所。沒多久李元嬰就被調往了洪州,這中間大概過了二十六年的時間,因為李元嬰的做法不收人待見,最後百姓們不滿意。

李治看不下去了,就再次給李元嬰換了個地方,那就是四川的閬中,現如今這裡是著名的風景區,現如今很多的地方還保留著李元嬰的手筆,儘管他欺負百姓,可他確確實實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他不僅會作畫,還會建造東西,在洪州的時候建造了著名的滕王閣。

讓皇帝都很為難的皇叔,大興土木,留下一座名樓,被重建29次

其實李元嬰一共建造過三處滕王閣,因為李治對於自己皇叔很為難,處罰他不好,不處罰他也不行,所以就讓他先後去滕州、蘇州、洪州、閬中任職。在滕州、洪州和閬中他都建造過滕王閣。現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就是洪州的那一座,這是和黃鶴樓、岳陽樓齊名的江南名樓。

在洪州的這一座滕王閣從李元嬰最初建造,到現在為止,先後被重建29次,最近的一次是在1989年10月份建成的。現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滕王閣雖然和最初的時候不太一樣,可也是歷經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儘管最初建造他的人被百姓們嫌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