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界河鎮:公益崗位扶貧激活脫貧內生動力

一個小小的公益性崗位,每月掙錢雖然不多,但對於貧困戶來說,卻如“救命稻草”。公益性崗位的開發作為一種特殊幫扶手段,不僅有效解決了困難家庭就業的難題,也確保了公益事業有人管的問題。

公益性崗位作為就業扶貧的重要舉措之一, 西峽縣石界河鎮根據社會的發展,基層群眾的需要,增設基層公益性崗位,既能幫助基層貧困戶群眾增加收入,又能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為有效解決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對全村公益崗位人員進行審核選拔,重點傾向於貧困人口收入措施較少、具有一定的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讓他們擔任保潔員、公路護路員等。確定公益崗位後,按照規定組織上崗人員與鎮社保所簽訂勞務合同,嚴格履行合同義務,制定考核管理辦法,做到崗位協議與考勤考核相銜接、考勤考核與補貼發放相銜接、補貼發放與監督監管相銜接。

公益性崗位的設置,充分調動了貧困群眾就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了改變家庭困境的信心,從根本上消除了貧困戶的等、靠、要思想,真正實現了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