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四因素致一季度央企效益大幅下滑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電 (記者 陳溯)2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央企業效益大幅下滑,營業收入下降11.8%,淨利潤下降58.8%。在當天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央企效益下滑原因作出解釋,主要提到四個原因。

一是航空、汽車、旅遊等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行業生產經營受到重創。一季度,航空企業客運市場需求大幅度下跌,旅客運輸量同比明顯下降,已出現經營虧損,航空業總體虧損。汽車企業受銷售終端和供應商復工難等影響,銷量同比下降超30%,一季度同比減利100億元(人民幣,下同)。旅遊企業受旅遊銷售和商旅活動幾乎停滯影響,景區入園人數、酒店入住率均大幅度下滑,減利非常明顯。

二是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導致石油石化企業大幅減利。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布倫特原油價格從1月初的每桶68美元跌到了3月末的每桶23美元,對中央石油石化企業生產經營和效益產生較大沖擊。一季度國內需求下降,成品油銷量下降超過20%,勘探、煉化等業務收入成本倒掛,石油石化企業整體虧損,影響央企效益增速30個點。

三是落實國家政策的減利讓利。中央企業堅決執行國家降電價、降氣價、降路費、降房租、降資費等政策,降低社會用戶各類成本超過450億元。比如電網企業向超過5000萬企業用戶降費約200億元,石油石化企業下調非居民用氣價格,讓利75億元,電信企業累計為290萬醫護防疫人員提供免停機服務,對中小微企業在疫情期間執行減免政策,讓利150億元。

四是抗疫防疫成本影響企業效益增長。疫情期間,煤、電、油、運、糧以及通信等企業全力做到基礎保障不間斷,承擔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任務的企業轉產擴產,航空物流企業不計成本保運輸,建築企業不惜代價搶建專門醫院、方艙醫院。一季度,中央企業百元收入支付的成本費用同比上升2.4元。

彭華崗表示,一季度中央企業的經營結果是多重因素疊加的影響,效益下降也是做好疫情防控必須承受的代價,效益的下滑是階段性的,通過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可以盡力減少和挽回。(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