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武漢英雄城市演講全文

王石“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武漢英雄城市演講全文

文/編輯:申時 出品:迴歸未來工作室


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


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的重建,是萬科與武鋼的合作項目,也是我在擔任萬科董事長期間推動的。2018年3月,正式開館時我來過這裡,今天又重新站在這裡,同事問我想講什麼?


我說,還講“我命由我不由天”。


這是幾天前我在上海講過的題目,當時更多是講自己,今天我想講別人,確切地說,我想分享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武漢市民故事。


唐家墩的故事


第一個是“唐家墩的故事”。


唐家墩曾經是個城中村。2010年

7月,武漢萬科開始參與唐家墩的改造,2012年底動工(注:K3地塊),之後就有了唐樾和悅庭小區,他們是萬科“漢口傳奇”小區的組成部分。


改造片區總計超過一萬戶,按三口之家計算,涉及三萬市民。


三萬是什麼概念?按國際慣例,已經是個小城市了。


為什麼我要講“漢口傳奇”呢?因為與“漢口傳奇”小區(唐樾、悅庭小區)一牆之隔的,就是華南海鮮市場。如果說武漢是抗擊疫情第一線,“漢口傳奇”就是一線中的一線,萬科做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幾萬市民的生命健康。


他們做得怎麼樣?


1月20日,我在朋友圈發了張圖片,是武漢萬科一個小區保潔人員,穿著防護服在消殺,這個保潔人員就來自“漢口傳奇”。


據我瞭解,武漢1月23號封城,“漢口傳奇”的準備工作,很早就開始了。一月初,物業就要求員工戴口罩上崗,每天要展開高密度的消毒、消殺工作。


萬科還從全國向武漢緊急調集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確保封城之後的物資供應。


他們(武漢萬科的員工)告訴我,“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物業同事陪伴業主渡過了最危難的時刻,疫情在‘漢口傳奇’沒有大面積傳播!”


王石“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武漢英雄城市演講全文

離華南海鮮市場一牆之隔的“漢口傳奇”小區,很早就啟動了戴口罩上崗、消毒消殺等防疫工作。


不僅如此,武漢萬科還承擔了一個艱鉅任務:協助方艙醫院火神山完成物管、保潔工作。


萬科物業員工,也寫請戰書、按手印,跟醫務人員沒什麼區別。


當時有十家物業公司派出了自己的團隊。按要求,一個月一輪崗。而一個月後,火神山方艙的管理指揮部要求:萬科團隊不能走。又一個月過去了,指揮部還是同樣的態度:萬科不能走!


他們一直堅持到方艙醫院停止運轉才撤離。作為從萬科退休的老員工,我對他們的表現感到驕傲。


他們是萬科的員工,在我看來,他們同樣是武漢的市民,他們和幾萬居民一起,共同匯入這座英雄城市沉著冷靜、守望相助的歷史敘事。


我清醒地記得,大年三十,我給武漢萬科物業老總髮了段視頻,我告訴他:“我相信武漢一定能渡過難關,因為‘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但你們不要單純地以為,大年三十發這麼感性的視頻,只是在給員工打氣,這麼說是因為我有信心、有依據。


接下來,我要講第二個故事,為什麼說武漢是座“英雄城市”,我的依據是什麼?


英雄城市之英雄問個出處


2008年,既有北京奧運,也有汶川地震,可以說,是個多事之秋。其實汶川地震之前,還有一場災難,很多人可能忘記了。


年初,南中國十幾個省,包括廣東北部、廣西、貴州、湖南、湖北等地突降大雪,降雪後溫度上升,雪化成了水,緊跟著大面積降溫,水又變成冰,這種情況在北方很常見,但在南方很難遇到。


交通、電力、供水受到嚴重衝擊,又趕上春運,很多城市措手不及,陷入癱瘓半癱瘓狀態。


媒體稱:2008,南方冰災。


職責所在,我必須去一線的萬科公司查看災情,那些天去了幾個城市,但今天我只想說說武漢。


一下飛機,我就看到除冰機在緊張地工作,不僅武漢機場秩序井然,從機場到市區的路面也是乾乾淨淨。


當然,我的重點不是觀察城市,我是萬科董事長,萬科的社區才是我最關心的。


一進小區我就很受觸動,除了管理上井井有條,關鍵是制定了詳細的災害“預案”,存儲室裡堆滿了沙袋、礦泉水、方便麵。


我就跟同事(半開玩笑)說:這樣好,萬一你們哪都不能去了,起碼有吃有喝。我又多問了一句,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他們說:上面要求啊。我說,上面還要求這個啊?就趕緊和區領導聯繫,我問對方,你們這套應急管理的本事從哪學的?對方的回答非常簡單:


“這算什麼事!”


他說,武漢幾乎年年在防洪,有成熟的抗洪指揮系統,會把災難推演到各種極端情況,並根據不同情況做應對準備,(冰災)還不是小菜一碟?


他一說我就理解了,為什麼有些城市近乎癱瘓,武漢卻井井有條,背後是強大的城市指揮保障體系,是沉著冷靜的市民,是跟災難長期共存中積累的經驗和智慧。


所以那個領導才有底氣說:這(冰災)算什麼事!


王石“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武漢英雄城市演講全文

歷史經驗顯示,武漢是應對災難的多面手。


後來我常跟朋友們講,如果說武漢萬科在疫情期間表現還不錯,除了吸取了SARS教訓,還因為身邊有武漢這個好老師。


這就是大年三十,我說“武漢一定能渡過難關,武漢是座英雄城市”的原因,我有親身經歷做依據。


艾滋病患者把藥給了新冠感染者


我要分享的第三個故事,來自一個紀錄片。


今年大年初二,我的朋友紀錄片導演洪海,帶著一個拍攝團隊,跟隨華大基因的“火眼小組”一塊進入武漢,封城結束後才離開。


他們記錄了什麼?記錄了2020年新冠疫情風暴眼中的武漢市民。


我要講的第三個故事,就來自紀錄片,準確說,是一組小故事。


第一個小故事,記錄了一群艾滋病志願者。


疫情爆發之初,據說有種治療艾滋病的藥,能救助新冠肺炎感染者。有個武漢市民,網名叫“蜘蛛”,真的像蜘蛛一樣,給疫情下的志願者結了一張網,大家暫時放棄治療,將自己的藥貢獻出來


為什麼?因為艾滋病不是絕症,短時間內不吃藥,也沒有生命危險,而更底層的原因是:


他們比誰都懂得,那種被世界拋棄的感覺!


紀錄片裡,“蜘蛛”負責從艾滋病患者那裡收集藥物,然後送到需求者手中。大部分時候,“蜘蛛”都不能與對方接觸,有時就約好一個地點,“蜘蛛”放下藥,對方再去拿,彼此遙遙相望,再分手。


一般人,大腦興奮一段時間都會累,而“蜘蛛”樂此不疲。從科學角度講,這可能是人在突發情況下的應激反應,導致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


大家開玩笑說,武漢人是“九頭鳥”,九個頭,當然不累。


第二個小故事,說的是一個出租車司機。


武漢封城時,市民出行很困難,對醫生護士來說,回家休息成了大難題。而大冬天的,總不能讓他們走路回家吧?


當地司機就自發組織起來當志願者,負責接送離家遠的醫生護士上下班。


紀錄片裡有個司機,老婆快要生產了,依然報名當志願者,而且幹得非常認真,舉個例子,他會有意識地跟對方聊天,別以為聊天沒什麼,這正是讓人感動的細節。


因為醫生護士每天精神很緊張,所以,跟他們聊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聊天)可以讓他們放鬆。


那他的家人擔心嗎?當然擔心!


每次回家,妻子都要站在門口拿著消毒水,上上下下給他噴一遍,才讓他進門。


疫情跟他有什麼關係?他的回答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八個字:“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大家要不要給這位司機一點掌聲?


在我看來,他已經跟武漢融為一體。故事的最後,是他陪太太一塊兒迎接新生命的降臨,故事以喜劇收場。


王石“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武漢英雄城市演講全文

疫情期間,武漢湧現了眾多司機志願者,有的妻子懷孕,仍早出晚歸接送醫護人員。


第三個小故事,說的是一個醫生,退休後跟老伴在社區開了個小診所。


她希望去醫院支援,她覺得,疫情來了,醫生就該待在醫院裡,那是她的崗位。


臨行前一晚,她告訴女兒,如果出什麼事,希望女兒能代替媽媽照顧好爸爸


有點像臨別贈言。


老伴很“浪漫”,準備了一份很特別的禮物,什麼禮物呢?就是用塑料瓶和布料,做了個特別的“面罩”,幫眼睛、鼻子防禦病毒的同時,還能呼吸。


禮物看著很粗糙,但很可愛。戴上之後,老伴給她拍照留念,老倆口甜蜜得好像剛開始談戀愛一般。


大家知道,當時的武漢,醫療資源高度緊張,而這個醫生毫不猶豫地選擇回到之前的崗位,我們要不要給一點掌聲?


這三個小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武漢市民,這是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個生命體,市民就像一個個細胞,他們從各個角度、各個維度給母體貢獻能量,幫母體渡過難關!


今天,在張之洞博物館,作為一個跟武漢有聯繫,卻未置身其中,同時因為武漢市民付出而受益的人,我想表達我的一份感激之情!(注:王石在現場鞠躬)


張之洞的城市遺產


在張之洞博物館,當然要講張之洞了。接下來,是我要分享第四個故事,張之洞是怎麼塑造武漢的。


講張之洞之前,先問一個歷史問題:


為什麼洋務運動在中國會失敗,而明治維新在日本能成功?簡單說說我的思考。


如果沒有明治維新,日本現代化轉型會成功嗎?我認為會的。


就看一個指標:識字率。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國民識字率是多少?有幾組數字:最低的也是40%,還有60%、70%等幾個數字。


中國呢?官方統計,即使到了1949年,中國文盲率超過80%,識字率不到20%。


無論從國民教育、經濟模式到發展水平,當時的中國都不具備進入現代社會的條件,這是洋務運動沒有成功的底層原因。


而中國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現代工業基礎的建立,洋務運動功不可沒。


從清末開始,武漢就是工業重鎮,就是張之洞打下的基礎。所以,毛主席說:不能忘記張之洞。


但今天我不談鐵廠、兵工廠這些重工業,只從城市角度,體會張之洞對城市的塑造作用,這也是經常被人忽略的地方。


說三件事,首先是他對紡織工業的重視。


為什麼說紡織業?因為紡織業,能捲入更多的生產要素:機器、資金、市場、運輸、原材料等等,這就能吸納更多勞動力


而城市發展,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就是人,沒有足夠多的人,城市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


英國工業革命,核心技術是蒸汽機,核心產業就是棉紡織業,日本明治維新也是從紡織業開始,這不是沒有道理。


張之洞敏銳地抓到這點。


建設重工業的同時,他非常重視紡織工業,歷史資料顯示,他建設了“集群式”紡織工業體系,具體不展開了。後來的武漢發展成為紡織工業基地,擁有龐大的產業工人,跟張之洞是高度相關的。


第二件事,是教育。不考慮上海和北京(太特別),今天的武漢在文教方面的實力,不是第一也是第二。


武漢幾個著名大學,都能找到張之洞的影子,武漢大學的前身,就是張之洞創辦的“自強學堂”,比京師大學堂(注:北京大學前身)還要早幾年。


此外,在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高校,你都能看到張之洞的塑像,這些大學都把源頭追溯到同一個人。


隨著武漢的學校越來越多,又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師資力量缺乏,他又推動師範教育。


有資料說,到1910年,武漢就有9所師範學堂。100多年前,湖北的師範教育就在全國領先。


今天的武漢大學林立,能成為中國教育重鎮,某種程度也是張之洞打下的基礎。


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我想補充一個前半句:城市之大,不在大道,而在大學


第三件事,是我前面提到的武漢治水,跟張之洞也有關係,在場的誰能說說?


現場觀眾:武漢有個張公堤,是長江邊的一條大堤,漢口工商業興起之後,每年都有水患,張之洞就修了張公堤,擋住了水患,漢口就從沿江逐步擴展,才有沿江大道、解放大道,既解決水患,又通過道路,把城市“打開了”,塑造了城市。


張之洞為了治水,修建了堤壩,既擋住水患,又把漢口面積擴大了幾十倍,等於拉大了城市的空間格局。


在這之後,漢口才逐漸發展成為“大漢口”,大武漢的形成,跟他的前瞻性佈局有很大關係。


今天的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是城市的競爭,幾個城市放在一起就是“城市群”,某種角度上講,也是城市群之間的競爭,而武漢本身就是個城市群。


王石“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武漢英雄城市演講全文

張之洞對武漢貢獻深遠。


如果說還有一件事,就是張之洞力主建設京漢鐵路。


看地圖,你會覺得武漢能“九省通衢”很自然,但別忘了,當年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馬,能懂得鐵路的意義,還能把鐵路建起來的人屈指可數。


1889年,張之洞剛到武漢,就給朝廷打報告:要修京漢鐵路。

有了鐵路,武漢才真正成了“九省通衢”,並確立了在中國空間版圖上的地位。


今天,在張之洞博物館,我是帶著城市的角度,來理解歷史人物張之洞,張之洞不僅是洋務重臣,還是武漢城市現代化的先行者。


王石“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武漢英雄城市演講全文

通往英雄之路的,是紮實的能力,這是武漢這座城的底蘊和獨特素質。


換世界其他城市會做得更好嗎?


這兩天我都在武漢,城市欣欣向榮。


有些話也許不恰當,假設疫情不是在武漢,而是在世界其他城市爆發,結果會怎樣?如果也要封城,會比武漢做得更好嗎?


想想看,900萬人,76天,吃喝拉撒,都在家裡,人類歷史上從沒有過,但城市沒有亂

除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還有武漢100多年來積累的自身實力:經濟能力、經驗能力、知識能力、韌性能力。


武漢人為全世界上了一堂如何自救、如何他救、守望相助、共度難關的一課。


封城之後人們有些疑惑甚至批評,我不知道武漢市民怎麼想,我個人覺得,英雄城市之所以英雄,還在於包容,包容各種聲音。


王石“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武漢英雄城市演講全文

武漢是英雄城市,還體現在包容,包容各種聲音。


最後,我想借用一個句式做結尾:歷史已經證明,還將繼續證明,武漢不缺改革精神;歷史已經證明,還將繼續證明,武漢是有強大爆發力的城市,是英雄的城市!

不管未來有多少不確定,我相信,武漢一定能戰勝困難,迎接燦爛美好的明天。


謝謝各位。


現場提問:你為什麼選擇做公益?


有兩件事對我啟發很大。


一件事,是2003年我第一次登珠峰,朋友安排參觀當地一個聾啞兒童學校,對我刺激非常大。


學校是個德國盲人女孩創建的,她為什麼做這件事?


據說,有一次她去西藏旅行,發現當地有些盲童需要幫助,而她本身受過很好的教育,回去就說服了父母,隻身來到中國創辦了這座盲童學校。


為什麼要講這件事?因為我在人性觸碰中,發現了一個榜樣,一個德國女孩,不遠萬里,跑到中國做公益(完全是無私的),對我影響很大。


另一件事,是我2002年2月攀登乞力馬扎羅山。

之前我看過海明威的《乞力馬紮羅的雪》,開頭有一句話:“乞力馬紮羅是一座海拔5985米的常年積雪的山”,而到了峰頂,卻沒有看到雪。


為什麼?因為氣侯變化,我很震撼。


我之前覺得,大自然(環境破壞)跟我距離很遠,而當置身大自然,親眼看到古老的冰川在退化,就覺得跟我有關了。


當時看過一組數據,進入21世紀,全球被砍伐木材的70%輸入中國,其中40%加工後再出口,60%在中國市場消費,而住宅房地產業是最大消費者,萬科又是最大的住宅房地產商。


也就是說,雪山融化的罪魁禍首,就包括萬科,我立即有了緊迫感。


兩個選擇:第一,不幹房地產了;第二,想辦法解決。第一個不能選,我不幹別人也會幹,而不幹這個還能幹什麼?之後就開始投身環保公益。

企業家往往是行動派。


2008年,我主動找到綠色和平組織,對方嚇了一跳,以前只有他們主動出擊,從來沒有哪個大企業主動找上門的。


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去了趟亞馬遜雨林,從飛機上往下看,水土流失的狀況,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之後,我又去華盛頓拜訪WWF(世界自然基金會)。


2011年,WWF跟萬科合作,推出全球木材綠色環保認證。如果你的木材是非法砍伐的,就沒有環保組織的綠色標籤,萬科就拒絕採購


我們又通過中城聯盟,發起綠色供應鏈,不僅規範木材來源,減少木材使用,還促進上游企業提升環保水平。比如,鋼鐵廠的碳排放不達標,我們就拒絕採購


萬科本來就是大公司,加上聯盟的影響,力量就更大了,足以影響我們的合作伙伴。


就這樣,在環保領域(包括公益),我介入得越來越深。



10月28日,在“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發表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系列演講的第二篇。經授權,迴歸未來工作室發佈演講全文(記錄整理、未經審閱,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張之洞博物館介紹


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主體建築,由世界著名設計師丹尼爾·李布斯金擔綱設計,由萬科集團和武鋼集團聯合擴建,地上地下共7層,為全鋼結構。


博物館用鋼3500餘噸,展示張之洞督鄂18年,興實業、辦教育、練新軍、修鐵路等主要業績。


萬科集團董事會名譽主席王石,出席開館儀式時表示,希望能把博物館打造成武漢的地標建築,還原近現代開放重鎮武漢的發展歷史。


——《長江日報》2018年3月28日報道


博物館主體工程於2014年完成,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由著名建築師丹尼爾·李伯斯金擔綱建築設計。


博物館將一個人的沉浮起落,和一座城市的日新月異,推到每一個人的眼前。而當觀眾抬眼望向落地窗外的真實而安靜的漢陽鐵廠時,興許會意識到,武漢這座城市,才是博物館最大的展品。


觀眾會注視張之洞奮力推動而一步步走來的武漢,注視每一個與自己相關的今日景觀,自身便成為時空縱橫軸線上認知的原點。


——直徑敘事工作室


設計師被譽為“博物館之王”


丹尼爾·李布斯金被譽為“博物館之王”,其作品有紐約新世貿中心、柏林猶太博物館、美國丹佛藝術博物館等,張之洞博物館是他在中國的首個作品。


張之洞簡歷


張之洞生於1837年,字孝達,號香濤。27歲考中探花(慈禧太后欽點),45歲出任山西巡撫,47歲擔任兩廣總督,53歲署理湖廣總督,1907年入閣軍機大臣,除幾次短暫署理兩江外,仕途大部分時間在湖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