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关系……外遇居然排最后?

离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关系……外遇居然排最后?

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3月23日发布的“司法大数据离婚纠纷专题报告”曾指出,在离婚原因这项上,有77.51%属于夫妻感情不和,14.86%因为家庭暴力,而因出轨离婚的,其实只占极少数。是不是有些出人意料?

今天想要讨论的不是为什么发现另一半出轨还不离婚,而想探讨一下婚姻中潜藏的危机——外遇。

这个话题来源于《热锅上的家庭: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这本书,值得每个人深省。

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由两位作者合作撰写而成:奥古斯都·纳皮尔,任职于威斯康星大学精神医学系;卡尔·惠特克,医学博士,参与开办了亚特兰大精神病诊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研究其家庭。

本书为我们揭开了家庭治疗的面纱,也向我们解释了家庭中存在已久的制衡力量、三角关系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等诸多问题,成为家庭心理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离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关系……外遇居然排最后?

累积压抑的婚姻表象

刚才我们提到,排在离婚原因第一位的是感情不合。

那么,人是你挑的,为什么还会感情不合

  • 也许你们俩是相亲认识的,结婚只图条件相当、互相看着不讨厌,搭帮过日子而已。
  • 也许你们也曾热恋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不再用心维系感情,又失去了新鲜感,自然觉得枕边人“味同嚼蜡”,更提不起劲儿去谈什么激情,于是日子过得愈发潦草。
  • 也许婚后两个人都露出了真面目,才发现其实三观不合,日常沟通好似“鸡同鸭讲”,你说的我不敢苟同、你说的我不置可否。长此以往,沟通变成了例行公事,渐渐也就懒得沟通了。

有人觉得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是必要条件;有人觉得能吃到一起、聊到一起,有人间烟火气的生活才完美;还有人认为自己做自己的事、互不打扰才是舒适的婚姻生活。

好比刘若英的婚后生活:夫妻俩一起出门,去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两人一起回家,进家门后一个往左,一个往右。两人有各自独立的卧室和书房,但共用厨房和餐厅。这样的爱情,更多的是陪伴而不是整天腻歪在一起。

总之,人与人不同,每段婚姻也有不同的相处之道。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但是,如果人们从婚姻中得不到情感或其他方面的满足感,也就是这里所说的感情不合,那么就容易向外去寻找慰藉。

那些搞外遇的人也许不是刻意想去出轨,但一旦内心贫瘠荒芜,觉得这段婚姻如同白开水,而原本应该最亲密的那个人却不懂自己,就会在潜意识里渴望被救赎。

这种想法一旦出现,是很危险的,因为可能缺的只是一个机会。

《热锅上的家庭: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中提到:有些夫妻内心里有太多累积的压抑:对情感的需求、对自由的渴望、强烈的愤怒、性欲求、痛苦的孤独感、允诺粉碎的痛楚、多重的失望和屈辱。他们一再落空的渴求,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迫切,然而任何可以揭示这些需求和挫折的事物本身却变成一种威胁,同时也有可能将他们引向另一种模式,那就是外遇。这是夫妻极力想突破婚姻僵局所采用的致命手段,一个常会使夫妻关系濒临灾难边缘的方式。

因此,出轨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同时也于事无补的愚蠢行为。

离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关系……外遇居然排最后?

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

身边有个例子:闺蜜去男友家见家长。出手阔绰的她给准婆婆买了金镯子、给准公公买了按摩仪。

二老刚开始还笑得合不拢嘴,但当她不顾男友使眼色、大大方方坦白自己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二老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然后准婆婆就以厨房需要帮忙为由,把儿子叫走单谈去了。

事后,男友叹气告诉她,二老劝他分手,因为他们认为“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靠不住”。

而这已经是我这位闺蜜第三次因为同样的原因被劝分了。

可以说,有一部分家长,对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不太善良。

  • 有人说,不要找单亲家庭出来的女孩,因为她们会更矫情、更作。
  • 也有人说,家长出轨、离婚,孩子就会有样学样。
  • 还有人说,也许这样的孩子不太会珍惜婚姻,会拿结婚、离婚当儿戏,甚至会离婚成瘾。

这些说法未免太过绝对,但不得不承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恋爱观、婚姻观的确会有一定的影响。

为什么父母的婚姻会对我们的小家庭有影响?

我认为,也许是因为“坏榜样的力量”;也许是因为,既然父母已经先这样了,那孩子将来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就相对容易被原谅。

书中有个例子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男孩,10岁那年父母离婚。原因是母亲酗酒,父亲虐待母亲。

母亲每次喝完酒就想找人说话,从不考虑男孩要做功课或和朋友玩。他只好听她骂父亲,倾诉悲哀。

母亲依赖他,以不得体的方式爱着他,后来连他约会、旅行、决定修什么课,母亲都要管。

再后来,在父亲的资助下,他上了大学,终于体会到了自由的感觉。

这时,他认识了一个女孩,很快坠入情网,两个人都感到极大的释放。

女孩也生长在父母婚姻不快乐的家庭中,整个童年都笼罩在痛苦里,她甚至怀疑是她的错。

她与母亲相互极度依赖,但基于某种无法言说的理由,她无法信任母亲。因为在她真的需要母亲时,母亲却从未“在那儿”,而且母亲也没有真的敏感留意到她想要更多独立和自主的需求。

其实男孩与女孩之间有太多需要调适的地方,但步入婚姻的二人却很少注意彼此的差异。

女孩是两个人中缺乏安全感的那个,但他们所形成的关系却完全是一种双边的“收养”关系。在此关系中,各自都以极度的热忱“照顾抚养”着对方。

同时,男孩和女孩又都存在强烈对比的“基本的”生命焦虑:男孩怕喘不过气、怕窒息;女孩怕失去所依赖的人的支持。这些都是他们感觉到的焦虑。在女孩太靠近时,男孩就变得不自在;而男孩太疏远时,女孩就不舒服,甚至起疑心。

这种平衡好似在走钢丝,但在男孩与女孩小心翼翼的维护中,平安过了一段时间。但后来,男孩还是忍不住出轨了。后面我们再谈。

离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关系……外遇居然排最后?

其实身边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身边有个男生,他爸在他很小时就不断出轨,而且一分钱都不给家里,后来他妈主动提出离婚,靠微薄的收入拉扯着他长大。

他恨他爸,想报复,于是曾一度想要自毁前途,也因为后来经济条件不允许没继续求学,现在还在打零工。

他认识了一个女生。女生的爸妈一直关系不好,生下她也纯属意外,后来还把她扔给了姥姥带。从小缺爱导致她自卑,长大后变成老好人,总想求得温暖、安全感、认同感,以获得存在的价值。

也许是因为惺惺相惜,他俩迅速走到一起,一个特爱照顾人,一个特需要被照顾。

但同书中的例子差不多,男生很快觉得累,似乎一点点被拖进深渊,片刻不得喘息;女生总患得患失,想要填补他内心缺失的东西,却不由自主索取太多。

他觉得压力很大,没有自由,想要分手;她却觉得他“遗传”了他爸的冷酷、绝情,大骂他一顿。他对她动了手,两个人都惊呆了。她不知是不是她把他逼到崩溃,变成了他最讨厌的那种人。

她向闺蜜哭诉,闺蜜叹气道:“早就让你思考过一个问题:原生家庭如此不幸的两个人,在一起,真的好吗?你难道不能找个正常家庭的男孩吗?”

她沉吟半晌道:“我总想着负负得正的。”

但是,感情的事,真的有负负得正吗?

就好像付出与收获并不一定成正比,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运气吧。

其实,性格决定命运是一定的,而造就性格的,很大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离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关系……外遇居然排最后?

共生束缚逐步显现

有些人需要婚姻提供的安全感和外遇提供的自由和刺激的感觉。

书中提到的例子中,女孩最恐怖的噩梦成为事实:她遭遇了背叛。

她将孩提时代被遗弃的恐惧感转移到了他身上。这为他的外遇起到了催化作用。

也不是没有想过回归,但是放弃情人让男孩感到等同于“放弃自由”。

如弗洛伊德所谓的“强迫性复现症”,他们一再替对方制造生命中心的困境,以便借机得到更好的解决。

如果外遇算一种解决方式,那么对他来说,婚姻中的实质问题并没有由此得到解决,同时因为介入了第三个人,而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那些希望通过瞒着伴侣搞外遇来排解对婚姻的不满与无奈、又企图用愧疚感迫使自己弥补伴侣并为婚姻注入久违幸福感、从而使婚姻重新获得活力的人,请收手吧。

《热锅上的家庭: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中提到:有篇学术论文曾提出不乐观的展望:“结婚率不断降低而离婚率不断增加的现象,不能再无止境继续下去,因为终会演变成没有人有资格离婚的局面。”换句话说,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某个时候就没有人是已婚者了。

这个观点很有趣,不是吗?

综上,虽然出轨不是离婚率攀升的主要原因,但还是不要轻易尝试,无论是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是为了虚荣“盲目跟风”,或者仅仅是想要体验一下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毕竟,生而为人,你要明白的是,你的选择直接影响了事物的结果。

而最终的后果你是否有能力承担,需要事先好好估量。要三思而后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