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關係……外遇居然排最後?

離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關係……外遇居然排最後?

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3月23日發佈的“司法大數據離婚糾紛專題報告”曾指出,在離婚原因這項上,有77.51%屬於夫妻感情不和,14.86%因為家庭暴力,而因出軌離婚的,其實只佔極少數。是不是有些出人意料?

今天想要討論的不是為什麼發現另一半出軌還不離婚,而想探討一下婚姻中潛藏的危機——外遇。

這個話題來源於《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這本書,值得每個人深省。

簡單介紹一下,本書由兩位作者合作撰寫而成:奧古斯都·納皮爾,任職於威斯康星大學精神醫學系;卡爾·惠特克,醫學博士,參與開辦了亞特蘭大精神病診所,治療精神分裂症患者並研究其家庭。

本書為我們揭開了家庭治療的面紗,也向我們解釋了家庭中存在已久的制衡力量、三角關係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等諸多問題,成為家庭心理治療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作品。

離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關係……外遇居然排最後?

累積壓抑的婚姻表象

剛才我們提到,排在離婚原因第一位的是感情不合。

那麼,人是你挑的,為什麼還會感情不合

  • 也許你們倆是相親認識的,結婚只圖條件相當、互相看著不討厭,搭幫過日子而已。
  • 也許你們也曾熱戀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不再用心維繫感情,又失去了新鮮感,自然覺得枕邊人“味同嚼蠟”,更提不起勁兒去談什麼激情,於是日子過得愈發潦草。
  • 也許婚後兩個人都露出了真面目,才發現其實三觀不合,日常溝通好似“雞同鴨講”,你說的我不敢苟同、你說的我不置可否。長此以往,溝通變成了例行公事,漸漸也就懶得溝通了。

有人覺得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是必要條件;有人覺得能吃到一起、聊到一起,有人間煙火氣的生活才完美;還有人認為自己做自己的事、互不打擾才是舒適的婚姻生活。

好比劉若英的婚後生活:夫妻倆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人一起回家,進家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兩人有各自獨立的臥室和書房,但共用廚房和餐廳。這樣的愛情,更多的是陪伴而不是整天膩歪在一起。

總之,人與人不同,每段婚姻也有不同的相處之道。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但是,如果人們從婚姻中得不到情感或其他方面的滿足感,也就是這裡所說的感情不合,那麼就容易向外去尋找慰藉。

那些搞外遇的人也許不是刻意想去出軌,但一旦內心貧瘠荒蕪,覺得這段婚姻如同白開水,而原本應該最親密的那個人卻不懂自己,就會在潛意識裡渴望被救贖。

這種想法一旦出現,是很危險的,因為可能缺的只是一個機會。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中提到:有些夫妻內心裡有太多累積的壓抑:對情感的需求、對自由的渴望、強烈的憤怒、性慾求、痛苦的孤獨感、允諾粉碎的痛楚、多重的失望和屈辱。他們一再落空的渴求,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迫切,然而任何可以揭示這些需求和挫折的事物本身卻變成一種威脅,同時也有可能將他們引向另一種模式,那就是外遇。這是夫妻極力想突破婚姻僵局所採用的致命手段,一個常會使夫妻關係瀕臨災難邊緣的方式。

因此,出軌是一種極端不負責任、同時也於事無補的愚蠢行為。

離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關係……外遇居然排最後?

原生家庭對婚姻的影響

身邊有個例子:閨蜜去男友家見家長。出手闊綽的她給準婆婆買了金鐲子、給準公公買了按摩儀。

二老剛開始還笑得合不攏嘴,但當她不顧男友使眼色、大大方方坦白自己是單親家庭長大的,二老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然後準婆婆就以廚房需要幫忙為由,把兒子叫走單談去了。

事後,男友嘆氣告訴她,二老勸他分手,因為他們認為“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靠不住”。

而這已經是我這位閨蜜第三次因為同樣的原因被勸分了。

可以說,有一部分家長,對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不太善良。

  • 有人說,不要找單親家庭出來的女孩,因為她們會更矯情、更作。
  • 也有人說,家長出軌、離婚,孩子就會有樣學樣。
  • 還有人說,也許這樣的孩子不太會珍惜婚姻,會拿結婚、離婚當兒戲,甚至會離婚成癮。

這些說法未免太過絕對,但不得不承認,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戀愛觀、婚姻觀的確會有一定的影響。

為什麼父母的婚姻會對我們的小家庭有影響?

我認為,也許是因為“壞榜樣的力量”;也許是因為,既然父母已經先這樣了,那孩子將來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就相對容易被原諒。

書中有個例子讓人印象深刻:

一個男孩,10歲那年父母離婚。原因是母親酗酒,父親虐待母親。

母親每次喝完酒就想找人說話,從不考慮男孩要做功課或和朋友玩。他只好聽她罵父親,傾訴悲哀。

母親依賴他,以不得體的方式愛著他,後來連他約會、旅行、決定修什麼課,母親都要管。

再後來,在父親的資助下,他上了大學,終於體會到了自由的感覺。

這時,他認識了一個女孩,很快墜入情網,兩個人都感到極大的釋放。

女孩也生長在父母婚姻不快樂的家庭中,整個童年都籠罩在痛苦裡,她甚至懷疑是她的錯。

她與母親相互極度依賴,但基於某種無法言說的理由,她無法信任母親。因為在她真的需要母親時,母親卻從未“在那兒”,而且母親也沒有真的敏感留意到她想要更多獨立和自主的需求。

其實男孩與女孩之間有太多需要調適的地方,但步入婚姻的二人卻很少注意彼此的差異。

女孩是兩個人中缺乏安全感的那個,但他們所形成的關係卻完全是一種雙邊的“收養”關係。在此關係中,各自都以極度的熱忱“照顧撫養”著對方。

同時,男孩和女孩又都存在強烈對比的“基本的”生命焦慮:男孩怕喘不過氣、怕窒息;女孩怕失去所依賴的人的支持。這些都是他們感覺到的焦慮。在女孩太靠近時,男孩就變得不自在;而男孩太疏遠時,女孩就不舒服,甚至起疑心。

這種平衡好似在走鋼絲,但在男孩與女孩小心翼翼的維護中,平安過了一段時間。但後來,男孩還是忍不住出軌了。後面我們再談。

離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關係……外遇居然排最後?

其實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身邊有個男生,他爸在他很小時就不斷出軌,而且一分錢都不給家裡,後來他媽主動提出離婚,靠微薄的收入拉扯著他長大。

他恨他爸,想報復,於是曾一度想要自毀前途,也因為後來經濟條件不允許沒繼續求學,現在還在打零工。

他認識了一個女生。女生的爸媽一直關係不好,生下她也純屬意外,後來還把她扔給了姥姥帶。從小缺愛導致她自卑,長大後變成老好人,總想求得溫暖、安全感、認同感,以獲得存在的價值。

也許是因為惺惺相惜,他倆迅速走到一起,一個特愛照顧人,一個特需要被照顧。

但同書中的例子差不多,男生很快覺得累,似乎一點點被拖進深淵,片刻不得喘息;女生總患得患失,想要填補他內心缺失的東西,卻不由自主索取太多。

他覺得壓力很大,沒有自由,想要分手;她卻覺得他“遺傳”了他爸的冷酷、絕情,大罵他一頓。他對她動了手,兩個人都驚呆了。她不知是不是她把他逼到崩潰,變成了他最討厭的那種人。

她向閨蜜哭訴,閨蜜嘆氣道:“早就讓你思考過一個問題:原生家庭如此不幸的兩個人,在一起,真的好嗎?你難道不能找個正常家庭的男孩嗎?”

她沉吟半晌道:“我總想著負負得正的。”

但是,感情的事,真的有負負得正嗎?

就好像付出與收穫並不一定成正比,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運氣吧。

其實,性格決定命運是一定的,而造就性格的,很大來源於原生家庭的影響。

離婚原因排名:感情不合、家暴、婆媳關係……外遇居然排最後?

共生束縛逐步顯現

有些人需要婚姻提供的安全感和外遇提供的自由和刺激的感覺。

書中提到的例子中,女孩最恐怖的噩夢成為事實:她遭遇了背叛。

她將孩提時代被遺棄的恐懼感轉移到了他身上。這為他的外遇起到了催化作用。

也不是沒有想過迴歸,但是放棄情人讓男孩感到等同於“放棄自由”。

如弗洛伊德所謂的“強迫性復現症”,他們一再替對方製造生命中心的困境,以便藉機得到更好的解決。

如果外遇算一種解決方式,那麼對他來說,婚姻中的實質問題並沒有由此得到解決,同時因為介入了第三個人,而使得問題更加複雜。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

那些希望通過瞞著伴侶搞外遇來排解對婚姻的不滿與無奈、又企圖用愧疚感迫使自己彌補伴侶併為婚姻注入久違幸福感、從而使婚姻重新獲得活力的人,請收手吧。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中提到:有篇學術論文曾提出不樂觀的展望:“結婚率不斷降低而離婚率不斷增加的現象,不能再無止境繼續下去,因為終會演變成沒有人有資格離婚的局面。”換句話說,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某個時候就沒有人是已婚者了。

這個觀點很有趣,不是嗎?

綜上,雖然出軌不是離婚率攀升的主要原因,但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無論是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是為了虛榮“盲目跟風”,或者僅僅是想要體驗一下不一樣的“人生經歷”。

畢竟,生而為人,你要明白的是,你的選擇直接影響了事物的結果。

而最終的後果你是否有能力承擔,需要事先好好估量。要三思而後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