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犧牲:周總理將噩耗瞞了毛主席月餘,主席的話讓人淚目

1950年12月26日,這天,是毛主席57歲的生日。

而他顯然是忘了,因為這個時候他正在聚精會神的思考著……

毛岸英犧牲:周總理將噩耗瞞了毛主席月餘,主席的話讓人淚目


從朝鮮戰場傳來的消息,已經讓毛主席無暇顧及其他,他正在運籌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而他的目的其實很簡單,攜連續勝利之勢,再給予敵人沉重的一擊,將美國逼上談判桌。

可他並不知道的是:早在一個月前的11月25日,也就是第二次戰役打響的第二天,長子毛岸英已經犧牲在了異國他鄉的朝鮮戰場……

而關於毛岸英犧牲的電報,其實已經在中央軍委辦公室裡壓了整整一個月,電報的內容只有不到30個字:

今天,志願軍總司令部遭到敵機轟炸,毛岸英同志不幸犧牲。

而就這聊聊無力的幾個字,讓所有知情者心裡都異常沉重,彷彿壓力千斤重石。當事者回憶,遠在朝鮮的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在起草電報稿時,足足用了20多分鐘。

而當時第一時間得知此消息的劉少奇、周恩來總理,同樣倍感震驚和愁憫……

事已至此,到底說還是不說?

說意味著毛主席將會得知這件事,但是對於這位日夜為國操勞白了頭的領袖而言,他太累了!能否承受得住這老年喪子的悲愴,這似乎太過於殘忍!而如果不說,顯然對於每個人而言,於責有失,於情不合。

毛岸英犧牲:周總理將噩耗瞞了毛主席月餘,主席的話讓人淚目

毛主席和毛岸英


左思右想,周總理也陷入兩難境地,最後他說嘆氣說到:“還是先緩緩再說吧”。

而毛岸英的犧牲,我們把目光轉向朝鮮戰場。

抗美援朝戰役,可以說是毛澤東主席一生最艱難的決定。

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可以說百廢待興,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可以說連起步都舉步維艱。而這個新生的國產主義國家,卻面臨著諸多潛在的威脅。尤其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可以說虎視眈眈。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而朝鮮戰爭爆發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27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就進駐臺灣海峽,阻止解放軍渡海進攻臺灣。而9月,美國開始介入越南民族解放運動並從中協助法國。

毛岸英犧牲:周總理將噩耗瞞了毛主席月餘,主席的話讓人淚目

進駐臺灣海峽的第七艦隊


由此,結合當時的才歷經二戰後的世界軍事部署和格局,在毛主席心裡,美國打什麼算盤已經不言而喻,並且朝鮮戰火已燒到鴨綠江邊。

打還是不打?

打,意味著中國要同世界第一軍事強國開戰。軍備、經濟、科技都有難以逾越的鴻溝,拿什麼拼?

不打,日後被動的只有中國,潛在的威脅及圍堵已經逐步形成,“三把尖刀”已經瞄準了新生的中國。

用毛主席的話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10月19日,以彭德懷為總司令的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而毛岸英也隨志願軍總部一同前往,10月25日,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

毛岸英犧牲:周總理將噩耗瞞了毛主席月餘,主席的話讓人淚目

赴朝志願軍


為了新中國,毛主席已經有6個親人獻出了生命,毛岸英赴朝鮮,曾被很多人阻止。而毛主席只說了一句:“他不去誰去,誰叫他是毛澤東兒子”。

11月25日,四架美軍轟炸機略過志願軍總部向北飛去。不知為何,敵機似乎發現了什麼又折回來,並向總部所在位置投下大量的凝固汽油彈,總部一片火海,毛岸英不幸犧牲,年僅28歲。

而事情正如開頭所述,被周總理一直瞞著……

也就是毛主席生日這天,美軍面對接連遭受挫敗和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翻車身亡的情況下,換上名將李奇微擔任司令,意圖扭轉敗局。

可李奇微的到任,也並沒有挽回第三次漢城戰役的失敗結局。1951年1月2日,元旦節剛過,中國人民志願軍就佔領漢城,聯合國軍被迫撤退到北緯三十七度線。

從前線傳來的捷報很快就來到北京,自然也被毛主席得知,他略微鬆了口氣,難得的舒心讓主席聽起了京劇《武家坡》:“

一馬離了西涼界,不由人一陣陣淚灑胸懷……

而另一邊,周總理知道,毛岸英犧牲這事顯然這個時候向毛主席坦白是最好的時機,喜憂參半也只能這樣做。

毛岸英犧牲:周總理將噩耗瞞了毛主席月餘,主席的話讓人淚目


於是就在當天,周總理將自己事先寫好的書信轉交給了主席秘書葉子龍,並將此事告知。

葉子龍得知這個晴天霹靂也是一臉的震驚悲痛,但還是走向主席辦公室。這個時候,毛主席手裡還拿著一份《人民日報》正在看著……

毛岸英犧牲:周總理將噩耗瞞了毛主席月餘,主席的話讓人淚目


看到走進來的葉子龍一臉悲傷,毛主席問道:“子龍,出了什麼事了?

葉子龍沒有回答,而是把手裡的書信交給了毛主席。主席接過書信打開,而信的內容讓他呆在了那裡……

“主席:毛岸英同志的犧牲是光榮的,當時我因你在感冒中,未將此電送閱,但已送少奇同志閱過……”

後續的內容,已經不得而知毛主席還有沒有看下去。

當時的情景也是據當事人回憶:毛主席看後思索著什麼,一句話也沒說,他眼神暗淡,面色蠟黃,嘴唇抖索著,望向了桌子的煙。而一旁李銀橋趕緊抽出一支菸,幫他點燃……整個房間猶如定格了一般,除了沉默。

直到抽完第二根菸,這時候主席才緩緩開口到: “戰爭嘛,總要有傷亡,沒得關係,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

說完這句話,他轉過身背過了臉看向窗外,……看向了窗外飄下的雪……

在眾人安慰他時,他擺了擺手又說到:“這件事先不要對思齊(毛岸英妻子)講,新婚不久就失去了丈夫,她怎能經得住這沉痛的悲傷喲!”而毛主席這一隱瞞,就是足足兩年。

事後,在對毛岸英後事之事處理上,周總理詢問毛主席,而毛主席這樣說:“我的意思就埋在朝鮮吧,這樣對朝鮮人民教育意義比較好……”。

毛岸英犧牲:周總理將噩耗瞞了毛主席月餘,主席的話讓人淚目


打仗嘛,總是要死人的,不能因為岸英是我兒子,就不為中朝人民犧牲,這沒道理

這句話,是毛主席在提起毛岸英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毛岸英犧牲:周總理將噩耗瞞了毛主席月餘,主席的話讓人淚目


一代領袖偉人,如此豁達的胸懷背後,所承受的一切,只有他自己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