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与母亲: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怀念是秋天亘古的习俗

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史铁生 《我与地坛》

小时候特别喜欢刘禹锡《秋词》里“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成人后才明白,心中没有伤悲的人是过不好秋天的。

在秋天所有的习俗里,“怀念”并没有被写进任何一本民俗学著作,却是最痛彻心扉又不可言说的一个。面对繁花锦簇或者万物凋零,物是人非的瞬间涌上心头,往往欲语泪先流。突然想起了作家史铁生30岁那年写下的小散文《秋天的怀念》,它被写进了小学的语文课文,初读时不过12岁,跟着老师学习文章中的成语,却很难体会到作者心中的遗憾与悲凉。

史铁生与母亲: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怀念是秋天亘古的习俗

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才是最大的小偷,它不讲道理却最有说服力,它不打招呼却总能改变人的轨迹。

作家史铁生的母亲是位温柔如水的女子,在高校工作的她常常戴一副白边眼镜,她比同龄人显得年轻,更有着那个年代女性少有的优雅。

母亲是一个追求品味人,家里窗帘是白底深蓝色图案的花布;母亲是沉静而坚韧的,即使丈夫遭受不公平待遇、自己身患重病,她也从未向坐在轮椅上的儿子表达出痛苦的神情——直到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史铁生与母亲: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怀念是秋天亘古的习俗

史铁生一家

史铁生写《秋天的怀念》时虽然刚满30岁,却已经是位国内著名的作家了,然而那时,母亲已经给离开4年了。母亲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并没有说完,“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她只是念着一双儿女,却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嘱托。

为了给史铁生治病,母亲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欠下了几千元的沉重债务,她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用自己整个后半生去服侍生病的儿子,然而,她却始终承受不住儿子将永远失去行走的权利的打击。

虽然在《秋天的怀念》里,史铁生将自己的形象塑造得暴躁又倔强,自怨自艾、动不动唉声叹气,他却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孝子。49岁的母亲病危,26岁史铁生就自己摇着轮椅四处寻药,还要照看着10岁的妹妹。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史铁生与母亲: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怀念是秋天亘古的习俗

少年史铁生与母亲

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但他会一夜一夜耐心地等,等人们好好活着

史铁生曾被人称为“救赎之神”:幸运的人读史铁生,会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幸福;不幸的人读史铁生,能得到鼓舞与安慰。史铁生写作,起初并不是为了母亲,等到长篇小说处女作出版,他却遗憾: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呢?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

对史铁生来说,写作是生存的方式、是命运的出路,也许对母亲而言会是一种安慰,却再也与她无关。母亲的命运坎坷而艰难,但她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已经印刻在了史铁生的记忆与文字中。

史铁生与母亲: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怀念是秋天亘古的习俗

青年史铁生在地坛公园门口

史铁生曾说,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秋天便是黄昏,母亲的离去也在秋天,因此在他的很多作品如《我与地坛》中,秋天便是时间魔法的展现。史铁生三分之二的生命都处于病痛和死亡的阴影之下,他深切的知道,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但是好在,死神有耐心一夜一夜的等,史铁生有热情一天一天的活。

就连史铁生的朋友都觉得,他的母亲病得突然,死得更突然,然而母亲却是一点点活在史铁生的回忆里,活在史铁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的。她死去,却留给史铁生“活着”的信念,她离开,却在儿子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

在物是人非的生活里寻找那一点确定的真情,怀念故旧也走向新的生活,人间有些人和事不说、不想却也不会忘,便是秋天带给我们的生的启示,也是秋天亘古的习俗。

史铁生与母亲: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怀念是秋天亘古的习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