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有這麼一所大學,在被稱為最權威的美國大學排名中被排在全美第22位,但是同樣還是出這個排名的家媒體,它的世界大學排名裡,這所學校被排在了世界第4位。常理來說,在美國排第22,放在全世界,最好的結果也就是第22吧。

而且如果說是不同媒體的排名,就算差距較大,也可以理解,但是同一家媒體的排名,差別還這麼大,多少會讓有心人疑惑,然而他們真就這麼排了。

也不賣關子了,這所學校就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那個媒體就是USNEWS。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USNEW中伯克利排名全美第22

那麼是不是因為USNEWS的排名是個“垃圾”呢?雖然USNEWS的槽點多,但是也不能說出了問題就怪排名不行,我們可以對比別的世界大學排名,THE排名裡,伯克利是世界第7,ARWU排名裡,伯克利則是世界第5,CWUR排名裡,伯克利是世界第12,QS排名裡,伯克利偏低,世界第30,但是也在美國大學裡排到了第14位,都要顯著好於USNEW的美國大學排名的第22位。

所以能看得出,USNEWS對伯克利的世界排名定位,基本上是和其他排名相差不大的,問題應該是在伯克利的國內排名,為何那麼低。

本文就來講講,伯克利這所大學和它在大學排名裡位置的問題。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伯克利校園

首先還是介紹一下伯克利的基本情況,再談排名的問題。

歷史沿革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成立於1868年,是一所公立大學,是加州大學系統的創始校,當時的加州不同今天,美國的西部尚未被完全開放出來,大片的荒地有待開發,為了適應參與到西部開發的群眾的需求,加州州政府出臺法案,準備建立起加州自己的大學,於是就在這片土地上加州大學系統的第一所大學,伯克利誕生了。

這裡就不得不提起那個在留學生圈裡流行的著名的段子了,因為伯克利冗長的原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常被留學生調侃為“省屬大學,還是個分校”,“什麼什麼分校,一聽就是野雞”之類的,相關的段子原來也是不少。

不過最近隨著留學的人越來越多,真心會這麼以為的人,即便是留學圈外的也很少了。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關於伯克利的段子

當然這裡,只是要給不是很清楚的朋友解釋一下,美國的各種州立大學,都是沒有“主校”,或者“正校”這個說法的。而且美國的大學以私立為主,所以也不存在國家級,省級,市級這種分級方法。(P.S. 不過社區大學確實是野雞大學的代名詞)

另外說起來,分校這個說法,也只是翻譯的問題,原文裡並沒有表達“分校”這個意思,原名Univeris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伯克利只是指地址位於伯克利這個城市,加州大學系統的其他學校,起名也都是如此,加上分校,只是翻譯習慣而已,並不代表真的是分校。再比如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實際上,密歇根大學只有這一個學校,沒有其他分校,所以就更沒有主校分校之說了。

而且如果非要說的話,伯克利是加州大學系統裡的第一所學校,說是“主校”也不過分。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加州大學系統裡的十所大學所在地點及成立年份

伯克利的輝煌始於20世紀早期,其中起到最關鍵作用的人物,就是美國物理學家歐內斯特·勞倫斯了。他在1928年,來到伯克利工作,擔任物理系教授,1931年勞倫斯在伯克利大學創立了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後來更名為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勞倫斯一生中最大的貢獻就是發明了迴旋加速器,它是一種粒子物理學的重要研究用工具,可以用來研究原子核結構。

在坐擁勞倫斯和其發明的迴旋加速器的條件下,伯克利的化學家以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發現了16種化學元素,其中第97號元素“錇(Berkelium)”就是用伯克利來命名的。後來,1939年,歐內斯特·勞倫斯因發明迴旋加速器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另外,著名的華裔女物理學家,吳健雄,是勞倫斯的博士學生。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歐內斯特·勞倫斯

勞倫斯國家實驗室奠定了伯克利的科研基礎,從那時起,伯克利就成為了物理研究的殿堂,後來“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以及“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也都曾經在伯克利工作過。

諾貝爾獎

最能彰顯伯克利科研實力的,就是伯克利相關的諾貝爾獎了,之前很多自媒體都在轉伯克利109個諾貝爾獎的東西(現在已經110了),全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哈佛,劍橋,高於名氣更大的牛津,斯坦福,MIT,耶魯等大學。

但是這裡必須要加說明,很多人是誤用,或者說誤解了這個數據。

實際上,真正以校友身份,也就是獲得過伯克利的本碩博學位,並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隻有34人,其餘76人都是因為在伯克利工作過,才被記入這110人名單中。而那34位校友,其中只有8人是本科校友,其餘26人都只是博士校友。如果按校友數量算的話,伯克利就排不到第三位了,包括MIT,哥倫比亞,巴黎大學都在伯克利之上。

當然了,即便如此伯克利也是世界頂尖的科研殿堂,強調這點並不是否認伯克利的實力,只是想讓人更正確地認識伯克利的情況。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伯克利大學給所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員工的保留停車位

國內排名與國際排名的反差

下面進入正題,為什麼有著如此輝煌歷史的伯克利,在全世界廣為認可,世界排名都那麼高,甚至同一家媒體,USNEWS的世界排名中,伯克利可以排到世界第4,卻在國內排名中僅僅排到第22。

其實解釋起來也簡單,USNEWS的美國國內大學綜合排名,與其說是大學綜合排名,不如說是本科排名,體現的主要是本科教育的水平,研究生教育的水平,USNEWS則主要通過學科排名體現。

對於美國人來說,本科更傾向於通識教育,專業變動也比較自由,進行跨學校的綜合水平比較,雖然難,但是也是合理的。但是研究生教育,是非常專業化的,進行跨學科比較的意義並不大,所以都是分專業進行比較的。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USNEWS美國大學綜合排名三強

那麼為何伯克利的本科教育水平,被USNEWS排得不高呢?最終的就是伯克利的生源水平,限制了他們。

伯克利作為一所公立大學,要承擔惠及本地學生的義務,這是他們作為公立大學的義務也是因為他們的教育財政對政府撥款的依賴大於私立學校,所以他們在錄取人數和學費標準上,都會給加州本地的學生便利。

伯克利的加州內學生比例高達83%,然後州外和國際學生共分那17%,而且學費標準上,加州本地學生也享有更低的學費標準,19-20學年伯克利本科生的學費,加州本地學生學費大約每年14000美元,外州生則要大約44000美元,大約是州內學生的3倍。

雖然在生活費方面,名義上是沒有差異的,但是在學校並不承諾解決住宿的情況下,本地人和外地人潛在的消費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世界上任何大學都是更傾向於招本地的學生,但是像清華北大這樣的學費,無非也就是北京人佔個1/4,然後學費大家都是一樣的,如果清華北大,招了80%的北京人,而且還對外地人收取3倍以上的學費,還不解決住宿,你覺得,你對清華北大的本科教育還能剩多少敬畏。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伯克利的本地生(左)及外地生(右)的預計學費明細

而且作為州立大學系統內的學校,學生內部流動的機會是更多的,系統內的學校的學生進行轉學的自由度是很高的,因此甚至原來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對於中國學生來說,進入伯克利讀書的“捷徑”,就是去一所加州州立系統裡差一點的學校,甚至是社區大學,在那所學校裡面,刷高GPA,然後再轉學去伯克利。

這種情況下,伯克利的生源,肯定是不可能像其他私立學校那麼好,這也就大大限制了伯克利的生源水平,因此在本科排名上是不太好的。

招太多本地生結果必然導致,生源平均質量有問題,不能像頂級私立學校那樣自由,至少是相對自由的多地招收最優秀的本科生,但是在不需要照顧本地生的研究生階段,伯克利的優勢就展現出來了。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伯克利在USNEWS上世界排名第四

單以研究生院的水平算,同樣是USNEWS的排名,伯克利的表現在美國絕對可以排進前三。

研究生院沒有綜合排名,只有分學科排名,以高排名的學科數量算,只有哈佛能和伯克利一較高下。

可以簡單看一下,伯克利各專業的名次,經濟系綜合排名並列第1,工程學院排名第3,化學第2,計算機並列第1,數學並列第2,物理並列第3,化學並列第2,生物科學並列第1,社會學並列第1,政治科學並列第4,心理學並列第1,地球科學並列第2。稍“差”一點的,像商學院並列第7,法學院並列第9,公共衛生並列第9,也都是前10級別的。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伯克利工程學院的各專業排名

只要是伯克利開設的學科,可以說是各個強悍,這也完全符合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預期,之所以伯克利在中國學生中,正是抱著這樣的預期,所以才被視作神校的。

尤其是現在,計算機專業大火的今天,伯克利作為計算機專業排名並列第一的四所美國高校之一,可以這樣說,如果你同時拿到了伯克利,哈佛,耶魯的計算機博士錄取,直接放棄哈佛,耶魯,選伯克利,可以說是留學生的共識,可能是很多“圈外人”難以想象的。

伯克利與華人

伯克利大學對華人來說,是比較友好的,其實這也是加州系大學的共同點,因為地處加州,臨近硅谷,科技公司眾多,一方面這些科技公司有很大的招工要求,但是美國本土願意做這種工作的人並不多;另一方面留學生出國,還是去找工作的比去做科研的人要多。雙向需求下來,不僅加州系大學願意多招中國學生,中國學生也願意去。

從歷史上看,也可以說,伯克利是和華人學者淵源比較深的大學了。

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華人數學家,陳省身,從1960年開始,在伯克利工作了19年,丘成桐就是在那期間赴伯克利跟隨陳省身獲取的數學博士學位。199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並且擔任過奧巴馬政府的能源部長,的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也是在伯克利獲得的博士學位。此外還有前面提到的吳健雄,在伯克利取得博士學位,還有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也是伯克利的博士。

除了這些著名的“歷史”人物,說到現代,距離大家比較近的,還有很多例子,比如機器學習框架Caffe的作者,先後在Google,Facebook擔任要職,目前加入阿里巴巴,擔任副總裁職位的賈揚清,就是伯克利的博士。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賈揚清

斯坦福和伯克利

這兩所學校同樣地處加州,臨近灣區,位置得天獨厚,而且兩所學校從強勢的學科分佈,還有學校的實力還說,都非常相近,所以也經常被視為“對手”,有點類似於哈佛和MIT,劍橋和牛津這樣的關係。

這兩所學校,互相之間也是“相愛相殺”,有很多趣聞,比如說有好事者,應該是斯坦福的“鐵粉”做了一個網站,地址為

http://stanfordrejects.com

網址直譯為斯坦福拒錄的人,然後你登錄這個網址會直接被重定位到伯克利大學的官網。“內涵”了,伯克利的學生都是去不上斯坦福的。

當然了,這種惡作劇,本身也是強者之間的“惺惺相惜”,如果不是因為到了能夠比較的地步,才沒心思互相調侃呢。這就好像,清華北大的學生會互相調侃,但是一個外人,沒頭沒腦地攻擊這兩所學校,就算是另一邊的學生也會不高興,到時候就是統一戰線。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斯坦福 vs 伯克利

非要比較的話,平心而論,這裡也不和稀泥,斯坦福的綜合實力是要強過伯克利的,尤其是在本科階段,但是兩所學校無疑都是頂尖名校,研究生階段的差距,其實微乎其微,更多是你本人自身能力的問題。

另外就兩所學校的風格而言,伯克利相對斯坦福來說,創業氛圍弱一些,相對來說,斯坦福培養出的企業家更多,億萬富翁更多,斯坦福在造富能力上,應該在全世界的大學中僅次於哈佛,包括Google的兩位創始人,Yahoo的兩位創始人,Snapchat的創始人,英偉達的創始人華裔企業家黃仁勳等,都是斯坦福的校友。

而在培養工程師,科學家方面,伯克利不輸給斯坦福,甚至可能還更勝一籌。從諾貝爾獎的數量也能看出來,伯克利更佔優。

但在造富能力上,伯克利確實顯得一般,伯克利的校友中,最富有的應該是,前日本首富,軟銀的會長,孫正義,他在1980年從伯克利的經濟學系畢業。從商業的角度上來說,孫正義可以算得上,伯克利的畢業生中最成功的一位了。

另外有坊間傳聞,中國某互聯網巨頭創始人的公子,能進入伯克利讀書,和這位創始人與伯克利校友孫正義的關係分不開,當然了,這種坊間傳聞,聽聽就好,不用當真。

國內排名第22,世界排名前5,說說這家美國神校為何被如此排名

孫正義

伯克利雖然在留學生的圈子裡,是一所神校,但是在圈外名氣一般,也和這點有關係,比較缺少超一流的政商人才給學校名聲帶名氣,因此沒有“出圈”效應。

你問你家裡那些沒上過什麼學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大舅四大爺啥的,八成也都是知道哈佛,耶魯,劍橋,牛津的,但是伯克利就很好了。

像哈佛耶魯那是美國總統的搖籃,哈佛還有比爾蓋茨,斯坦福有那麼多硅谷的大亨,牛津劍橋是英國皇室,首相的搖籃,還有牛頓,霍金這種人壓陣,所以名聲很響。諾貝爾獎這種東西,實話說,如果不是這個人真的名留科學史了,或者說有什麼特別出圈的名人效應,那麼其實真的沒多少普通老百姓,記住誰是誰。伯克利相對來說,那種有“出圈”效應的人比較少,所以整體名氣沒有那麼大。

關於伯克利的就介紹到這了,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