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區中醫院江秀莉:20餘年堅守初心,用赤誠與熱愛書寫大醫精誠

什麼是好醫生?在合川區中醫院腦病腎病風溼病科主任江秀莉看來,好醫生就是以患者為中心,全心致力為病人解除痛苦,把病人當親人。在20多年的從醫生涯中,她用肩膀擔起生命的重擔,用溫暖撫慰了受傷的心靈。

把微笑寫在臉上,把聖潔掛在胸襟,青春在病床邊悄悄逝去,理想在現實中熠熠閃光……這就是江秀莉,一襲白衣,從容堅定,忙碌在最需要她的地方。

合川區中醫院江秀莉:20餘年堅守初心,用赤誠與熱愛書寫大醫精誠

(合川區中醫院腦病腎病風溼病科主任江秀莉)

用一顆真誠的心,關愛每一位患者

在母親的影響下走上醫者道路的江秀莉,對醫生這個行業的熱愛從未動搖過。“我認為醫生是一個很高尚的行業,能夠救死扶傷,解決患者的疾苦,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20多年如一日,江秀莉始終保持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也正是因為這份熱愛,江秀莉始終以患者為中心,從醫至今,從未發生過一例醫療糾紛。“江醫生是一個很好的醫生,她很關心我們,把我們當成親人一樣。”在患者的心中,江秀莉就是這樣一個用“細心、愛心、耐心”對待病人的好醫生。

在江秀莉治療的病人中,有大多數的“回頭客”,這足以說明,她與患者之間有著良好的醫患關係。“我看過的病人對我都特別好,他們經常給我打電話,要我多注意休息,不要太累了。其中,陳叔叔他們老兩口更是每一個節日,都打電話關心我,一打就是10幾年,從未斷過。”說起這些,江秀莉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滿是感動。

對患者,她真情關懷,始終把患者放到第一位。可是,對家人,她卻深感內疚。由於工作的原因,江秀莉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我的父母年紀都很大了,但我回去陪他們的時間很少,每天和病人待在一起的時間可能比家人還要多,非常感謝他們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說起家人,江秀莉的眼眶不由地有些泛紅。

合川區中醫院江秀莉:20餘年堅守初心,用赤誠與熱愛書寫大醫精誠

(江秀莉帶領團隊詢問患者病情)

用一顆熱愛的心,影響一群人

把病人當親人,把奉獻當責任。20多年來,江秀莉總是科室來得最早的,走得最晚的,週末一般也只休息半天。跟隨了她8年的醫生張怡對此深有感觸,“江主任經常教導我們要對病人負責,別人帶班沒有自己瞭解病人,任何時候對待病人都要親力親為。”在江秀莉的影響下,張怡也養成了每天“早出晚歸”的習慣。

作為科室主任,江秀莉十分注重對年輕醫生的培養和教導。她一直都把年輕醫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待,除了教他們醫療技術外,還會教他們人際關係、處事能力等。“我們神經內科需要操作的比較多,像穿刺技術我都會手把手地去教,讓他們慢慢體會。”江秀莉希望幫助所有年輕醫生快速成長的同時,還能發動年輕人,讓他們不斷學習、進修,充實自身的知識儲備。

“江主任是一個十分敬業的醫生,只要是她會的,她都會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們。遇到問題時,她會主動指出來,及時給我們答疑解惑。”從大學畢業的一名實習醫生到現在成為一名主治醫師,張怡坦言,自身的所有成長都不離開江秀莉,在她的心目中,江秀莉是一個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工作上的人。“江主任對工作的這種熱愛,影響著科室的每一個人,我們都把她當成學習的榜樣。”

用一顆向上的心,提升科室技術水平

“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提升自我”,江秀莉十分注重自我的提升,她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為科室醫生樹立好榜樣。

在她看來,通過自身能夠對病人實行精準診斷到精準診治,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我們神經內科有很多疾病,都因為認識、定向、定位不清楚,給診治帶來很大麻煩,能夠對病人實現精準診斷,會給他們減輕很多痛苦。”

近日,來院的一位患者給江秀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回憶道:“當時他來的時候,咬合困難,無法進食,情況也比較複雜,不好精準判斷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江秀莉憑著多年的經驗結合患者本身的外傷史判斷出患者應該是破傷風引起的神經性損害。江秀莉談道,破傷風的治療是很棘手的,但能夠找到治療的方向,就能夠給患者帶來生命的希望。

在提升技術的道路上,江秀莉從未停止過前進的腳步。從去年開始,江秀莉帶領科室醫生開展了30多例中醫血管內溶栓治療,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為患者減輕了疾苦。現階段,江秀莉帶領科室正在開展腦血管血管介入治療。

“現在腦血管病變的病人很多,開展腦血管血管介入治療的效果比較好,可以提高腦血管疾病救治的成功率,減少後遺症。”只要能夠為老百姓解決問題,江秀莉都會不斷去探索,去尋找更好的治療效果。談到未來的職業規劃,江秀莉沒有絲毫的猶豫,堅定地說道:“未來,將帶領科室醫生通過學習、進修等方式為老百姓帶來更多的先進技術,切實提高老百姓的就醫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感。”(文/鄒密;圖/合川區中醫院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