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八門語言的22歲牛津碩士:語言學習帶來了逆襲的動力

精通八國語言的文科生,在最強大腦舞臺上的成功逆襲

精通八門語言的22歲牛津碩士:語言學習帶來了逆襲的動力

最近一期的《最強大腦》節目中,選手楊軼再次頂住壓力完成了關鍵挑戰,奠定了團隊的勝利地位。

那一刻,他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這已經是他連續三次面臨關鍵挑戰了。

在這個文科生不太被看好的舞臺上,他能從一眾理科生中脫穎而出,除了自身較強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外,良好的記憶力、空間力和推演力也讓人刮目相看。

在破圈突圍賽“海市蜃樓”中,選手們在規定時間裡,必須將12個字母道具儘可能多地擺對角度,使其的投影完全吻合目標圖形。

這個項目的排列組合多達4億種,而楊軼是唯一12個字母全部擺對的一個。

縱觀這個22歲青年的履歷,精通中、英、日、韓、西、葡、泰和日語手語八門語言,本科以全額獎學金被東京大學錄取,現為英國門薩會員、牛津大學碩士在讀,妥妥的別人家小孩。

常年語言學習的經歷,讓他積累了不少記憶符號的方法,讓記憶力常年得到鍛鍊,從而讓他在比賽中成功逆襲。

語言學習能夠激發記憶力和表達力,不要錯過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期

精通八門語言的22歲牛津碩士:語言學習帶來了逆襲的動力

語言學習並不僅僅是讓孩子多掌握一門語言這麼簡單,通過系統的學習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和表達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而優秀的記憶力和表達力,會讓孩子在成長中,收穫更多的成功。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科學地安排孩子開展語言學習呢?

華盛頓大學教授帕特里夏庫爾通過研究發現: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到7歲都會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標準,隨後不斷下滑,這個時期可以說是孩子學習第二語言的黃金期。

尤其是0-3歲,更是給孩子打下語言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

孩子過早接觸外語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這是很多家長心中的疑惑。

事實上,有研究表明:嬰兒時期的語言天賦更為驚人,因為他們對周圍人說話高度敏感,可以分辨出微小的語言差異。


精通八門語言的22歲牛津碩士:語言學習帶來了逆襲的動力

在談到自己學習語言的方法時,楊軼表示最重要的就是重複不同的表達,要在不同的場景中重複。

比如學習了一個新的表達,就要儘可能找機會去使用,帶入不同的場景去使用。

所以在語言學習的黃金期,為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也非常重要。

而楊軼分享的語言學習方法,和我們的教學理念也不謀而合。

母語化教學,科學的CLIL教學法,讓孩子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更主動、更感興趣地去掌握英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