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天寒夜冷,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就有了家的味道。


北緯45°,中國五常龍鳳山,目光所及皆是白山黑土的世界,這裡是“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閉上眼睛,迎面而來的微風帶著稻田的氣息,跨越1282公里,我們來到了中國最會種米的地方。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張廣才嶺,從字面看,它似乎跟一個叫“張廣才”的人有關。其實它來自滿語名稱“遮根猜阿林”,“遮根猜”原意“吉祥如意”,漢語諧音多次轉化之後形成今日看到的地名。


這裡是《舌尖上的中國2》拍攝地,紀錄片中稱這裡有“中國最好的稻米”。一碗用五常大米做成的白米飯,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吃起來有回甘,即使沒有菜,也能連吃三大碗。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五常大米,顆粒晶瑩俏皮。 圖/《舌尖上的中國》


五常大米的好已經眾所周知,但想要尋找到正宗的五常大米卻並不容易,最好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包下一塊地,親自看著它從播種到成熟,用近乎偏執的種植過程,去創造舌尖上的味蕾享受。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即便是珍貴如禿黃油,還不是得靠米飯來拌。 圖/《風味人間》


一口熱騰騰的米飯,除了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之外,更承載了這片土地的文明成果。一粒米的背後,有著人們對傳統地道味道的嚮往和追求。


一年一季,又到了五常米飄香的時節。今年跟著風物君,去嚐嚐地道五常大米,一定能驚豔你的舌尖味蕾。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在全世界僅有的三塊黑土地上種大米


黑土地是珍貴自然的饋贈,也是五常大米風味獨特的根本來源。


這種肥沃的土地,來源於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地表植被進入泥土,經過長時間形成腐化質演變而成。這種黑土地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鬆,這些條件都是水稻生長的“烏托邦”,使得黑土地上長出了天然的“穀物倉庫”。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目前全世界僅存三塊黑土地,分別位於歐洲東部的烏克蘭平原、美國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國的東北平原。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給大家挑選的這一款五常大米,生長在龍鳳山水庫第一灌溉區。牤牛河、響水河貫穿全境,獨享源頭活水,水庫純天然無汙染,堪比礦泉水,水稻每天“噸噸噸”,喝著礦物質水。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水源優質,空氣更是新鮮,坐落在長白山脈張廣才嶺下的龍鳳山,屬半山區第一積溫帶,山林密集,空氣清新,在這裡住兩天,就是一場洗肺之旅。


龍鳳山的無霜期達140天,全年日照超過2500個小時,充分的日照促進稻穀中糖分的積累,生長在這裡的稻米,口感香甜,空口就能吃三碗。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並不是所有的大米都能叫“五常大米”


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但人工種植的用心和努力,更能在味道中體現。與時間一起精耕細作,人工育苗、同步插秧和收割,全部嚴謹按照時節,唯有這樣,到餐桌上的大米才能口感甜糯、香氣沁脾。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正宗的五常大米,都是用“稻花香2號”品種,高於普通大米的高支鏈澱粉讓五常大米的口感更為誘人。


每一年,都是用自留稻種。為保留稻穀味道不致退化,即便自留稻種工序如何繁複,也要親自觀察、篩選、除雜、通風、晾乾、貯藏、防蟲、恆溫保留最好的種子,以待來年,親自將這些種子發芽育苗。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儘管如今的農業機械化設備已經很完善了,但這片土地仍然堅持人工插秧。土壤深淺,水流遠近,人工可以憑藉經驗更好的掌握稻秧的深淺,保證了稻子生長時溫度和水分的適宜吸收。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種植過程中,不爭搶產量密集種植,每一株稻子間都拉開了距離,風一吹,四處都能照到陽光。


為了不使用農藥和化學物質,所以在稻田裡養了鴨子,讓鴨子代替農藥去解決那些煩人的蟲害,這樣種出來的大米,每一顆粒都是純天然。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秋分後,稻穀充分成熟,請有經驗的稻農手工收割,是一年之中最有儀式感的時刻。


全手工收割嚴格控制了水稻的成熟程度以及收割時對米粒的破環,充分保留腹白,保持原有營養不流失。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米在碾磨的過程中採用獨特的“輕拋工藝”,減去多餘的美化外觀工序,最大化的保留了胚與皮層中的纖維素、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現在天氣已冷,經過自然晾曬的稻穀開始了“冬藏模式”,為了鎖住穀粒中的鮮甜,最大限度保存稻穀的水分和營養,採用下單現磨的模式,始終使我們吃到的都是真正的新鮮活米。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不用吃菜,也能連幹三大碗


面對如此尤物,在包裝設計上風物君也有過猶豫,最終還是選擇了簡單迴歸本真的包裝設計,用食用級的牛皮紙,和

自封條卷口的包裝設計。


環保又健康,每次食用完大米後,只需要再用自封條卷口捲起來保存就可以了。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打開包裝,便聞到淡淡的稻米清香,淘洗後香味不變淡,煮飯時蒸汽騰騰好誘人,空口吃口腔中有回甘,這是真正的新米才有的鮮美。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五常大米在製作過程中,容易煮熟又不怕煮爛,軟硬適中,家裡的老人牙齒不好、孕婦小孩胃口欠佳,都會臣服在這碗米飯的香甜之中,配上點清淡小菜,最是養胃。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還給你準備了幾個米飯伴侶,有了他們,吃飯一週都不重樣兒。


這個季節當然只有蟹粉和新下的五常大米才配啊!用蟹黃、蟹膏、蟹肉、蟹油做成的蟹粉,完美保留了大閘蟹的靈魂“鮮”當它們遇到熱騰騰的碳水時,“鮮氣”就會完全被激發出來。麵條、饅頭都有這個功能,但最合適的,應該還是米飯。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當溫潤如玉的米粒遇到金燦燦的蟹粉,米飯彷彿披上金色戰袍,瞬間變身“黯然銷魂飯”。米飯的熱氣裹著蟹膏的肥嫩、蟹黃的鮮美、蟹肉的清甜,化作舌尖誘惑。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除了蟹粉,當然是充滿油脂的臘腸和米飯最搭。週末在家做一鍋煲仔飯,掀開鍋蓋的瞬間,清香微甜的氣息撲面而來,躺在米飯上的臘腸渾身散發著誘人的光芒,在整個砂鍋中,沒人能奪走它的光彩。微甜中帶著酒香,口感緊實有韌勁,清爽不油膩,每一口都撩撥人心。


在“張廣才嶺”下的水稻王國,我們找到一碗新谷現磨的地道五常米


寒冬已至,沒什麼比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更能撩撥人心。


這一碗飯中藏著人間的溫情脈脈,也藏著春播秋收的自然規律,人與自然的和諧,代代相傳的口味,在這一碗小小的白米飯中,都能體會到。現在就趕緊下單,吃今年的第一口五常大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