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我叫王元東,今年86歲,是一位志願軍老兵。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2020年10月31日,王元東在安徽老家的老屋前敬軍禮。

1950年元月3日,我在離家鄉不遠的一個鄉鎮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就在這年底,我又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出國作戰,當時在志願軍852後勤部。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如今,六七十年過去了,很多事情再回憶起來,又讓我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裡,為了保衛和平,為了守護正義,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陽光明媚,我們這一代人犧牲,我們不怕,只要能換回子孫後代的安寧幸福,我們覺得這就夠了,我們犧牲的值。

我19577年退伍,退伍的時候,回老家過了一次團圓的中秋節。

1952年,那年我18歲,我跟隨部隊出國作戰,當時,有朝鮮人民軍獨立大隊和我們一起並肩戰鬥。我剛開始的時候,在戰場上的連隊廚房做飯,後來被調到連部當通訊員,後來,在後勤倉庫負責物資的接收和轉運分發等工作。

我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剛出國作戰的時候,下了火車我們徒步行進35里路,處處都是空地,一股燒焦的味道,地上沒有一棵植被,到處都是被美軍飛機轟炸後的焦黑狀。大約走了40多里路,才遇到一片未被美軍飛機轟炸的小樹林,我們在這小樹林裡隱蔽住宿了一晚上。

後來,我們到達預定位置後,開始接手後勤補給的工作,比如,倉庫晚上進來的“菜、米”等物資,要在第二天天亮之前,就要分發給前線各連隊。

那時候,當地的朝鮮老百姓也會給我們幫忙。

每天,我們都能聽到美軍的飛機在頭頂上盤旋,我們最擔心的就是目標被發現或者運送物資的車輛或人員在路上被美軍飛行員發現。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如今,很多年過去了,我以前,經常一個人坐著的時候,還會回憶起當年的戰鬥往事。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我是那麼多志願軍戰士中的一位,我也為我曾經的參戰感到無限的光榮。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今年,我收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的紀念章,我的內心很激動。我們鎮子上的書記親自把這個紀念章,給我送到了家裡,我們村裡人,都對我又一次肅然起敬,也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村子裡的後生們。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在當兵之前,那時候我們村子在解放前還是非常窮的,我家那時候有兩畝地,村子裡有一位富農,幹農活連基本的農具都沒有,不得已,後來我出去討生活了。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這是我以前住的老房子

我這一輩子,算是一步一步看著我們村子裡的人這70多年的發展變化,很多年輕人都去了城裡生活了,這是趕上了新中國,趕上了好時代。村子裡,還有一些老房子,我看著都很熟悉,也都是大家出去了,家裡的老房子留著,這樣,以後回家也能有個根。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這個在門口的櫃子,已經不能用了,它是當年我母親嫁給我父親的時候,我外公外婆給的陪嫁物品,家裡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這事了,不過,現在,一直在我身邊照顧我的女兒知道的多一點。我的女兒王素梅,她今年55歲了,每天都從前面那個叫王洲子的村子,來到我這裡給我做飯吃,幫我洗衣服,別人問起她,說她孝順,她給人家說,“我父親也是吃過苦的人,就想讓他晚年了,享幾天福”。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我女兒和我在一起,她每天都來給我洗衣做飯

每次,我聽到她這樣說,我心裡都不是滋味,說實話,我很幸福,也替她覺得辛苦。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解放前的時候,我從15歲的時候,跟著我們湖溝街上的一位姓夏的瞎子一起出去討生活,他21歲,大我6歲,他就到處以給人家算命,來弄點吃的。

跟他出去的時候,他經常在路上打我,我受不了他的打,再加上後來我們解放了,當時的鄉長鼓勵我報名參軍,當上解放軍,這是我們自己的隊伍,我就報名參軍入伍了,入伍那年就是1950年。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我小的時候,就生活在這個村子裡,後來,從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回來,也一直住在這個村子裡,就在這一小片地方,我的一輩子都在這裡,除了少年時代跟街上的瞎子出去討飯吃,也很幸運的是,我參軍入伍,後來能給咱們的國家做一點貢獻。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如今,我86歲了,過得可真快,我現在沒事的時候,就在家裡看看電視,天氣好的話,女兒就推我出來曬曬太陽,另外,我作為當年的出國作戰人員,每個月有重點優撫補助。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當年,那些在戰場上的我的戰友們,可能沒有等到這枚沉甸甸的紀念章,但是,我們大家的意志和理想是一樣的,那就是我們要過好日子,就要有犧牲,就要同侵略者做鬥爭。

我不後悔我當初的選擇,若是人生重新來過,我還會再一次拿起鋼槍保衛祖國。

我今年86歲,抗美援朝我參戰過,不忘18歲那年去打仗從未後悔

我是老兵王元東,這是我的故事。


口述 ┃┃ 王元東 相關資料由王元東提供

口述文字整理記錄拍攝 ┃┃ 圖說江淮

寫在文後的話:

志願軍老兵王元東生活的村子,位於皖北澮河南岸的湖溝鎮中心村王莊組,老人一輩子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屬於自己血地的故鄉。

一個偏僻的小村子,一座並不起眼的小瓦房,卻住著這樣一位英雄。

每天,英雄的家裡,都在上演溫暖的父女親情故事,55歲的女兒王素梅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颳風下雨,總會來照顧自己的老父親王元東。

1998年的時候,王元東的老伴得了風溼關節炎,後來肢體嚴重變形,離開了人世,老人家當年從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回來後,就在村子裡結婚生子,老伴和他一般大,兩人育有兩兒兩女,現在也算是兒孫滿堂,生活圓滿。

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時代不容錯過的面龐。

當我們把自己的選擇,自己的命運交給國家的那一刻,就真的是“丈夫許國,莫問歸期”了。祖國終將會選擇那些,選擇了祖國的人,祖國也終將會記住那些為祖國犧牲奉獻的人。


本文系圖說江淮獨家原創首發圖文作品,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侵權必究。

更多圖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請點擊關注圖說江淮,帶給你有溫度的視覺人生,歡迎私信提供故事線索,講述你的人生故事,溫暖每一個前行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