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68年的今天(11月1日)是志願軍第12軍正式介入上甘嶺戰役的首日!然而,只要提起上甘嶺戰役,人們述說的幾乎都是15軍的英勇事蹟!過去國內外媒體對上甘嶺戰役的宣傳以及文藝作品,大都集中在15軍,好像跟12軍沒什麼關係。終於在2020年10月30日央視播出的《國家記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之堅守上甘嶺》中看到正式的明確說法:

“在志願軍第15軍戰至最艱難的時刻,在金城一帶剛剛打完戰術反擊作戰的志願軍第12軍6個團的指戰員,奉志願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的命令,在換防休整的路上,日夜兼程揮師上甘嶺。王近山以十分堅決的語氣命令志願軍第12軍副軍長李德生:趕赴上甘嶺前線作戰!李德生當即表示:堅決執行兵團命令,指揮好前線的戰鬥!11月1日晚,苦戰了19天的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第135團第134團撤出戰鬥整補……。11月5日,志願軍第12軍31師全面接管了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防務”。這可是當年自11月1日起就參加了上甘嶺戰鬥,直打到形成戰役取得最後勝利,然而確一直默默無聞了幾十年的12軍,第一次有了官方的認定說法。當然上甘嶺戰役不但有15軍和12軍,還有功不可沒的炮兵部隊,三個部隊的直接領導都是志願軍第3兵團王近山代司令員,所以嚴格來說,上甘嶺戰役是3兵團王近山直接指揮15軍與12軍以及增調炮兵部隊的一次兵團級的步炮協同戰役。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其實15軍與12軍絕對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兄弟”!首任軍長王近山的12軍,它的前身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而組成6縱的一部分就是15軍軍長秦基偉當年的秦(基偉)向(守志)支隊。1953年兩軍勝利回國後,原12軍31師師長趙蘭田先任15軍代軍長(1954.04-1955.01),後任15軍軍長(1957.08-1967.08)……絕對的同源同宗親如兄弟。15軍在上甘嶺的浴血奮戰確實是戰功赫赫,然而以前只說上甘嶺戰役15軍英雄戰績,幾乎不提真正打贏上甘嶺戰役的志願軍第12軍,還真有點太不公平了(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嘛)!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我按公開的上甘嶺戰役數據總結了幾個方面,用數字幫“兩兄弟”算算賬:

一、戰役指揮:10月14日-11月5日,上甘嶺戰鬥規模階段作戰,由15軍軍長秦基偉指揮其45師和29師兩個團在“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兩高地的戰鬥23天;11月5日-11月25日,上甘嶺進入戰役規模的作戰,由12軍副軍長李德生的“五聖山前線指揮所”直接指揮12軍31師和34師106團及15軍後勤部隊,協同兵團的“上甘嶺炮兵指揮所”,步炮協同血戰上甘嶺戰役20天。但負責整個五聖山地區上甘嶺作戰的總指揮,是志願軍第三兵團的代司令員王近山(12軍原軍長)。

二、參戰部隊:步兵15軍45師的133、134、135團,29師的86、87團共五個團參戰;12軍31師91、92、93團,34師106團共四個團參戰;另12軍34師100團、35師103團作為預備隊調至文巖裡、洗浦裡地區,準備隨時支援上甘嶺戰役。加上戰役中陸續補充的2000餘新兵,共4.3萬餘人。實際投入作戰部隊九個步兵團。投入炮兵部隊有:炮兵第2師、炮兵第7師、火箭炮第209團,第60軍炮兵團,共11個炮兵營,計山、野、榴炮133門、火箭炮24門、迫擊炮292門。高炮部隊有:高炮第601團、610團各一部,高炮獨立第20營、獨立第35營,計高炮47門。

三、參戰時間:15軍五個團滿打滿算打了23天(10月14日-11月5日),12軍31師91團11月1日開始參加上甘嶺戰鬥,11月5日後半場換下疲倦的15軍,按官方的11月25日戰役結束,12軍部隊打了25天。但是若按真正戰鬥結束,12軍移交陣地給15軍的12月15日算,那是整整45天!而且四個團中的91團和106團各自打滿28天(91團11月1日-11月28日,106團11月17日-12月15日)。《解密上甘嶺》中說:上甘嶺戰役“第十二軍有大功,但是兩節說將第十二軍從上甘嶺戰役進程中獨立出來,有違史實”。其實12軍從沒想把這段上甘嶺的血戰“獨立出來”,僅僅是就事論事,以慰12軍那些無名英烈!

四、參戰戰法:15軍在上甘嶺的前期戰鬥中,是浴血奮戰喋血銜命寸土必爭,誓死要全部收復上甘嶺地區的兩個陣地,白天敵軍進攻佔領表面陣地,我軍就夜間反擊,形成晝失夜反的局面。雖然戰果可觀,但是在反擊中我方用兵過多,不斷投入預備隊投入戰鬥,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傷亡。

11月1日12軍31師91團(抗戰時期夜襲陽明堡炸燬敵軍24架的769團)率先投入戰鬥參與597.9高地的戰鬥,91團團長李長生(原團長李長林已是31師副師長)來到上甘嶺陣地,發現陣地上有著多達十幾個連的建制部隊,為避免多建制所引起的指揮混亂,他把全團九個步兵連按序列編成9個梯隊,以8、7、9、5、4連……依次輪換,統一聽命實行“車輪戰法”,每個連不管傷亡如何,一律只打一天,就撤下來休整,前連長則留下來,作為後一個連長的顧問。充分運用“少、近、狠、快”的“小兵群”戰術,來對付敵之“羊群”戰術。同時加強步炮協同作戰,大口徑火炮主要對付縱深集結和向前運動進攻的敵軍,全團集中九門迫擊炮,組成輕便炮群,專打衝到陣前50-100米的敵軍步兵。

而11月17日夜投入537.7高地北山戰鬥的12軍34師106團,團長武效賢決定改變戰法,不再堅持以往的“陣地每失必反”的戰法,而是集中力量守住主要陣地,對其它陣地則“以火力控制,即使敵人佔了,也是徒然增大傷亡,最終還得撤下去。”此戰法獲得前線總指揮12軍副軍長李德生的認可,結束了我軍在537.7高地北山的,“投入部隊收復陣地――傷亡慘重丟失陣地――再投入新的部隊”這一惡性循環。此後,106團逐漸恢復大部分陣地,留下不易防守的7號和8號陣地僅用炮火覆蓋控制。

五、殲敵與損傷:官方的數字統計是:我軍殲敵2.5萬餘人(其中約70%是被炮兵部隊殲滅的)。其中,15軍,殲敵1.3萬餘人; 12軍,殲敵1.2萬餘人。15軍陣亡5200餘(解密上甘嶺:5319人),傷6200餘,共1.14萬人;12軍陣亡1900餘,傷2300餘,共4200餘人。合計陣亡7100餘,傷8500餘,共傷亡1.56萬人。當年父母的12軍野戰醫療二所(原野戰醫院二分院)也開赴上甘嶺前線,總共接收轉治了3000多傷員。

六、步兵彈藥消耗:都說上甘嶺勝利的三大法寶就是坑道、火炮和手榴彈。《解密上甘嶺》中這樣描述:“補充新兵的應急訓練,也只教衝鋒槍、手榴彈、手雷和爆破筒的使用”。“43天激戰,第15軍(

《解密上甘嶺》中把43天的上甘嶺戰役主戰部隊統稱15軍,這樣有失公允)共消耗各類物資11071噸,其中彈藥5530噸……”;後面又說:“浴血23晝夜的第45師遍體鱗傷……全師共消耗彈藥約1257噸,其中還不包括陣地上搜集的大量敵人遺棄之彈藥。”按此數據後面12軍使用了4273噸彈藥?顯然數據有誤差!即使按我炮兵發射41萬發炮彈(含5萬高射炮炮彈),大約為2800噸,12軍也還消耗了1400多噸彈藥!

再看看手榴彈類的數據:上甘嶺戰役我軍合計消耗木柄手榴彈235,297枚,加重手榴彈50,846枚,反坦克手榴彈15,187枚,反坦克地雷512枚,爆破筒5,984根,炸藥2,917公斤。15軍45師統計:在23天的戰鬥中,消耗10.65萬顆手榴彈,4.6萬顆手雷和1500餘根爆破筒。而12軍31師在《前指報告11月1日至20日戰況》(1952年11月21日)中描述:31師20天“共消耗手榴彈4.3572萬枚,手雷4508枚,爆破筒2067根……,60炮彈1.1169萬發,82炮彈3.5477萬發,無座力炮彈797發,火箭筒彈6發,60長彈406發,加重手榴彈2332枚,高機彈4830發”(僅僅是31師前20天,後8天及106團的數據沒查到)。

15軍29師(邱少雲所在部隊)85/86兩個團的數據也沒有,但由於他們一直是作為45師的後方守備和預備隊,直到10月30日才參與反擊戰,沒打幾天就被12軍31師換下來,所以彈藥消耗有限。從雙方的彈藥消耗重量與數量看,大概可以推算出12軍消耗的彈藥總數大於15軍,尤其是前線直瞄輕型火炮的使用多於15軍。以上都不包括蒐集敵方遺棄的手榴彈、手雷等。

七、我軍炮火數量:從上甘嶺10月14日開始時候僅有45師的15門火炮,後來加到13個連火炮43門,高射炮兵第5營。至20日炮兵17個連,因戰鬥損失至20日實有火炮46門、火箭炮6個連,高射炮5個連。進入戰役階段,我軍已配有11個炮兵營,計山、野、榴炮133門、火箭炮24門、迫擊炮292門,高炮47門。據統計43天激戰發射炮彈(不知道這裡跟前面12軍的統計是否有重複):

60迫擊炮彈 69703發

82迫擊炮彈 184861發

57無後坐力炮彈 9770

化學迫擊炮彈 2971

75山炮炮彈 9276

75野炮炮彈 19248

76.2野炮彈 8126

105榴彈 38687

155榴彈 2866

105加農彈 597

火箭炮彈 5604

37高炮彈 56835

85高炮彈 2224

100毫米以下火炮發射了303955發炮彈;

105毫米以上火炮發射了47754發炮彈;

高射炮發射了59059發炮彈;

總共發射炮彈數量為410808發炮彈,遠遠小於美軍火力。

八、上甘嶺英模:15軍在朝鮮三年戰鬥中,總共有功臣13456位,其中上甘嶺一戰就湧現出12347名,約佔在朝鮮立功總數的91.76%。其中:朝鮮共和國英雄3位(特等功臣特級戰鬥英雄1名黃繼光,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2名),特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26名,一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3名,特等功臣15名、一等功臣137名;二等功臣671名,三等功臣11490名;

12軍在朝鮮三年戰鬥中,總共有功臣14484名,其中:朝鮮共和國英雄3名,(特等一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22名,二等功臣1269名,三等功臣13190名。而上甘嶺戰役中:12軍湧現出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1名一胡修道(加上金城地區防禦作戰中的伍先華、楊春增2人,第12軍共有3人獲朝鮮“共和國英雄”殊榮,跟15軍一樣,各佔整個志願軍的1/4),此外還有特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6名、一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5名、一等功臣二級工作模範1名、特等功臣5名、一等功臣41名、二級英雄單位1個、一等功臣單位11個等(二三等功臣不詳)。12軍上甘嶺戰役產生出的英模遠遠少於15軍。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在上甘嶺戰役的43天激戰中,拉響手榴彈、手雷、爆破筒與敵同歸於盡,捨身炸地堡、堵槍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其中就有12軍10位英烈。跟這些犧牲的烈士相比,所有的功與名又算得了什麼?有人說電影《英雄兒女》中,拉響爆破筒衝向敵群的英雄王成,就是12軍91團8連戰士王萬成等同志的原型。事實是高喊“向我開炮”的是於樹昌、趙先有、劉順武……等烈士;而手握爆破筒衝向敵群的壯舉不僅有楊根思,還有伍先華、孫佔元、李文彥、王萬成、朱有光…等幾十名與敵人同歸於盡志願軍英雄。他們像“王成”一樣,不但在戰鬥中喊出那種堅強的豪言壯語,而且在戰鬥到僅剩一兩個人時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與敵人同歸於盡,表現出了志願軍戰士那種堅強的革命意志!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在上甘嶺戰役爆發前,王近山指揮的3兵團是38軍、15軍兩個軍(12軍剛剛完成配合20兵團的金城防禦戰任務正在歸建3兵團途中;而60軍已配屬第20兵團,接替第68軍擔負東起文登裡、西至北漢江一線的防務)。當時38軍防守在鐵原以北地區,15軍防守在金化以北地區。15軍的具體部署是:第44師並第29師的87團,共4個步兵團、7個炮兵營和1個坦克團為右翼,各團採取後三角配置,全師成L形部署於平康谷地東側,與38軍防區相接;第45師3個步兵團和2個炮兵營憑五聖山之險,防守左翼;第29師2個團為預備隊。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而真正的“上甘嶺”其實是五聖山南面山窪裡的一個只有十來戶人家的小村莊,經過五次戰役雙方拉鋸激戰,上甘嶺村莊早已成為一片廢墟,只是作為一個地名,出現在地圖上。上甘嶺北面的五聖山,位於朝鮮中部,平康東南約19公里,金化以北約5公里處,海拔1061.7米。五聖山西側,便是鬥流峰和西方山,三山如唇齒相依,形成天然防線。西方山再往西就是寬達八公里的平康谷地,從平康谷地往北幾乎就是一馬平川地進入平康平原(當時38軍調歸3兵團指揮,這裡正是38軍和15軍44師防區的結合部),如同是群山環抱中的天然走廊,從漢城到元山的鐵路、公路橫貫其間。在五聖山的南面山腳下,有五個高地猶如張開的五指,其東南方向4公里處,上甘嶺村莊廢墟前方左右兩個以海拔高度命名的597.9和537.7高地,就是五指中的中指和食指。

彭德懷曾指著地圖對駐防五聖山一線的15軍軍長秦基偉說:“五聖山是朝鮮中線的門戶。失掉五聖山,我們將後退200公里無險可守。你要記住,誰丟了五聖山,誰要對朝鮮的歷史負責。”所以說要是五聖山失守,整個中部戰線便有全線崩潰的危險。也正是因為這個八公里寬的平康谷地,才讓負責防守五聖山的志願軍15軍錯判了敵情,以為美韓軍如果要進攻五聖山的話,就必定會選擇較為平坦、有利於他們機械化大部隊展開的地點平康谷地做為突破口,所以在開戰之前就在西方山和鬥流峰兩座高地上佈下重兵,坑道中的大炮也都是朝向平康谷地的,但是沒想到這回美軍竟然會舍易取難,竟然以不利於機械化和大部隊展開的上甘嶺做為突破口。15軍軍長秦基偉回憶道:“我們分析最大的可能在44師正面(平康方向),企圖奪取西方山、鬥流峰……估計敵人重點進攻五聖山的可能性較小,因為五聖山地勢險峻,便於我軍防守”。他傾向於敵軍會沿者平坦的大路攻擊,而不是險峻的上甘嶺。所以直到美軍發起進攻時,上甘嶺南邊的15軍45師135團僅僅放置了兩個連兵力,以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為支撐點,互為犄角,防禦面積3.7平方公里(正面寬2.5公里,縱深不到1.5公里)。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1952年10月14日4時許(《解密上甘嶺》確定的時間是10月14日5時44分),上甘嶺戰役爆發,“這一天,美韓軍以310門重火炮、百餘門輕型火炮、30餘輛坦克和77架次飛機,共向上甘嶺發射約20餘萬發炮彈、15.6萬發重機槍子彈,投擲233枚航彈”。我597.9高地(三角山)和537.7高地北山(狙擊兵嶺)遭受的持續轟擊是空前絕後的(15軍軍史中是一天30萬發),火力密度高達每秒落彈六發。有關炮火數量與每秒6發是平均還是瞬間問題,我在《數字解密上甘嶺---之火炮數量與炮火密度》中已經分析出:上甘嶺戰鬥的第一天,美軍的火炮數量是435+90=525門大小口徑的火炮。以每秒6發的密度持續轟擊了十幾個小時!15軍苦心構建了4個多月的工事,剛到中午就已蕩然無存。

這一天,美偽聯軍投入了10個步兵連進攻,而志願軍方面只有2個連。而且由於師炮兵主力來不及參戰,能夠支援步兵作戰的僅有3門122毫米榴彈炮、6門山炮和6門38野炮。

上甘嶺作戰,是由連、營規模的陣地爭奪戰鬥開始,逐步發展到戰役規模的。由於戰場狹窄,作戰雙方都只能以“添油”式的方法逐次投入兵力。戰前範佛里特的啟動計劃是:出動兩個營,以傷亡200人為代價,耗時5天結束戰鬥。最後付出的代價是,投入的兵力是計劃的15倍,耗費的時間是計劃的8.6倍,實際傷亡是計劃的125倍,出動的飛機是計劃的12.1倍,收穫的戰果是一敗塗地。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開戰幾天的戰況幾乎是一次次地重複:敵人採取了密集的大縱深隊形,後梯隊緊跟著前梯隊;夜間進至出發位置,白天連續攻擊;同時,炮兵實施不間斷的縱深壓制和遮斷,空中飛機則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用這種聯合兵種的進攻模式佔領稜線表面陣地;夜晚,我方組織戰術反擊,恢復表面陣地,替換退守坑道的部隊……所不同的只是每天要打掉兩個新上陣的連隊。連續幾晝夜的反覆拉鋸般的“添油”陣地爭奪戰,迅速地消耗著雙方部隊的有生力量,15軍45師也陷入了極度的困境。僅僅十幾天戰至第二階段時,15軍就損傷消耗及大,連預備隊幾乎都打光了,縱深守備兵力嚴重空虛。第15軍在發往志願軍第三兵團的電報上說:“(上甘嶺)戰鬥開始,由於對敵進攻持續性估計不夠,有些急躁,用兵過多。但45師打的極為英勇頑強,負傷不下火線是普遍的,捨身殺敵,與敵同歸於盡的可歌可泣事蹟很多。該師傷亡很大,已有17個連隊人數在25人以下,有的連隊已沒有人了。其本身已無力把這個仗打下去……”,45師的連隊幹部傷亡65%以上,排級幹部傷亡89%,班長副班長傷亡100%。但面對驚人的傷亡,單靠15軍已難以將戰鬥進行下去。

危急時刻,王近山打電話:“秦基偉,你撤下來,我讓12軍上!”秦繼偉大喊:“我不下!死了也不下!”秦基偉心裡雪亮,他知道12軍是王近山的看家籌碼,自6縱改編為12軍,王近山率這支老部隊扛著這杆大旗不知打了多少有口皆碑的硬仗,牛氣得很!而他的15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隸屬陳賡的4兵團,4兵團的三個軍中,15軍還算不上陳賡最倚重的,這一比顯然就比輸了一個檔次了,秦基偉怎麼甘心?!王近山將桌子一拍,爽快地說:“那就一言為定,15軍不下!不過,12軍也要上,我把12軍配屬你指揮,怎麼樣?再增調些炮兵,還有一個喀秋莎炮團”!《解密上甘嶺》中這樣描述喀秋莎的威力:在決定性反擊之夜,火箭炮團第四次進入陣地。22:15全團齊射,其聲如百鳥爭鳴。拖著尾火的彈丸,流星雨般地飛過,在墨黑的夜空中橫起一道道赤紅的火流光河,發射陣地上一片炫目的雪亮。參戰的22門喀秋莎,於8秒鐘之內便將352發132毫米口徑火箭彈,瓢潑般傾瀉向敵縱深十幾裡的炮陣地和二梯隊集結地,形成大面積轟炸。這密度可是每秒44發啊(352/8=44發)!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就這樣,在上甘嶺戰役最關鍵時刻,王近山當機立斷命令剛從金城地區撤下來正準備開往後方休整的12軍取消休整,停止北下立即掉頭南進返回前線(打虎親兄弟啊)。10月20日一調12軍31師91團,作為15軍45師預備隊先期投入戰鬥(估計這個就是後來有人說12軍是15軍預備隊的起源);25日二調第92團11月1日三調第93團,陸續參戰。根據戰局發展,11月3日,第3兵團首長決定四調第34師第100、第106團和第35師第103團陸續開赴上甘嶺地區(後來只有四個團,91團、92團、93團、106團實際投入上甘嶺作戰)。也就是說,在李德生11月5日接手指揮上甘嶺戰役之前,王近山就已經親自四調12軍轉往五聖山地區重返前線,投入上甘嶺戰鬥。91團前身為大名鼎鼎的“虎團”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92團抗戰時原為“左權獨立團”。93團前身為“朱德警衛團”,該團在1941年11月保衛八路軍總部兵工廠而獲得的“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稱號。而106團是肖永銀副軍長的老部隊,12軍的戰鬥英雄王克勤出自這裡(上甘嶺戰役後106團改為102團,而後來91團則改為106團)。此時第12軍已有6個主力團奉命參戰,其中5個團已開抵戰場。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1、主圖標識的虛線紅藍線,為12軍31師11月1日,接防15軍陣地時,敵我前沿態勢。

2、主圖'虛線紅藍線’前方的'實線間斷紅藍線’,標識為12軍31師、34師106團於12月15日將陣地交防給15軍時,敵我前沿態勢。

【 附錄圖'上甘嶺戰役要圖’內容介紹 】 :

1、附圖內兩個小黑框內的文字說明 :

(1)、上方小黑框圖內文字(上方):我參加上甘嶺作戰之炮兵:火箭炮209團、炮兵9團3營;炮兵11團1營、2營;炮兵20團2營、3營;炮兵28團1營;炮兵29團1營;炮兵30團2營;60軍野炮營;82迫擊炮52門。82迫擊炮52門。高炮610團、高炮20營、高炮35營。

(2)、下方小黑框圖內文字:敵進攻上甘嶺地區之兵力為計:美7師、美空降187團、阿比西尼亞營、哥倫比亞營、**第2師、**第9師等共約6萬餘人。105公釐以上口徑大炮324門;坦克176輛;出動了飛機三千多架次。

2、附圖內,用4個黑圈起來的是我軍炮兵陣地圖。小紅旗表示為12軍各個參戰部隊番號。兩條紅色粗箭頭指向各表示上甘嶺的2個高地位置。紅藍線即表示敵我分界線。藍字標出了敵軍番號和位置。

鑑於12軍兩個師的參戰調動,上甘嶺已不再是15軍兩個師的戰鬥了,已經發展成戰役規模,於是3兵團重新調整了作戰指揮系統,代司令員王近山親自點將,把第12軍副軍長李德生調到前方指揮。在西霞洞兵團指揮部,當面賦予任務。王近山對著地圖,一邊用手指著一邊說:“上甘嶺形勢十分嚴峻。敵人投入空前多的兵力、火力,向五聖山前沿瘋狂進攻。15軍能投入的機動兵力已全部用上,但敵人的攻勢仍未減弱,還在補充兵員。敵人的意圖是戰略性的。從各方面的情報看,敵人在後期,還將投入更大的兵力向我進攻,戰鬥將更加激烈殘酷。”最後,王近山以十分堅決的語氣說:“12軍現已調為兵團的戰役預備隊

。全軍同志從上到下,要準備全部投入戰鬥”!王近山指示李德生:“立刻成立五聖山指揮所,由你統一指揮12軍、15軍,戰況直接報兵團。仗是在15軍陣地上打的,也要報15軍。”開始12軍副軍長肖永銀還提出部隊指揮權的歸屬問題,意思是12軍要打就要名正言順的打,可是王近山當時就火了,說:“到了這時候還考慮那麼多?!你們先打,交15軍指揮,等打完仗再說。”(然而戰後再說……再說……幾十年都是再說……)

11月5日以12軍副軍長李德生為首組成五聖山指揮所,在德山峴組織前方指揮所,直接指揮上甘嶺地區12軍31師和34師的作戰;以及第29師的配合行動。同時為了增強炮兵力量,3兵團已經增調了一個火箭炮團,再增加炮兵第7師2個營,炮兵第2師5個加榴炮連,第60軍野炮2個連,加上20日參戰的1個榴彈炮營,上甘嶺地區志願軍已有11個炮兵營,計山、野、榴炮133門、火箭炮24門、迫擊炮292門,高炮47門。成立前指的同時,決定由炮兵第7師組成上甘嶺前線炮兵指揮所,炮七師師長顏伏擔任炮兵指揮所主任,對上甘嶺前線的各配屬炮兵統一指揮,協同“前指”粉碎敵人向上甘嶺地區的任何進攻。上述兩個指揮所統歸15軍軍長秦基偉指揮(很有意思,沒讓12軍軍長曾紹山直接參與,可見王近山的良苦用心)。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1952年11月5日之前,志願軍總部都把上甘嶺戰役稱之為“597.9高地戰鬥”和“537.7高地北山戰鬥”。11月5日12軍接替15軍防守集中力量反擊,奪回了表面陣地。11月6日,第3兵團擬定了《597.9高地及537.7高地北山作戰部署》,同一天,志司將此部署上報北京。翌日,北京批覆,同意此部署,並強調五聖山附近的作戰已經發展成為戰役規模,並已取得巨大勝利。從此時開始,志願軍總部將“597.9高地戰鬥”和“537.7高地北山戰鬥”,統稱為“上甘嶺戰役”。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所以有人把11月5日,李德生指揮的進入上甘嶺戰役這一天算作12軍上甘嶺參戰的日期,然而我覺得實際應該從91團在11月1日參加戰鬥算起!從上甘嶺戰役兵力使用和指揮關係上看,第12軍奉命參加上甘嶺地區作戰,開始時是以團為單位陸續投入,配屬兄弟部隊作戰,歸15軍指揮;而後期作為兵團預備隊投入戰役,擔任主要作戰任務,其作戰指揮是李德生在第3兵團直接指揮下實施的指揮。時任31師上甘嶺指揮作戰的是31師李長林副師長(原91團團長)。所以嚴格來講,上甘嶺戰役應該是志願軍第3兵團王近山司令直接指揮15軍12軍及增調炮兵部隊的一次兵團級的步炮協同戰役。整個上甘嶺戰役,我炮兵共發射炮彈40餘萬發,美韓偽軍在戰役中的傷亡有近70%是被志願軍炮火殺傷的。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從91團11月1日投入戰鬥,到李德生指揮的11月5日交叉的五天,再到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結束,12軍應該是在上甘嶺戰役中打了25天!若按12軍接防與交防的戰鬥時間算,應該是總共打了45天(戰鬥25天,戰役20天)。

其實,在11月25日官方認定上甘嶺戰役結束日,12軍並沒有馬上撤下來,而是將上甘嶺原有陣地全部恢復和鞏固後,於11月28日,31師才奉命將597.9高地之陣地移交給15軍,北返谷山休整;如此算12軍在597.9高地已經鏖戰28天。

而從11月11日12軍92團收復537.7高地北山,14日93團接手,17日換106團堅守,先後三個團血戰537.7高地北山。到11月25日時候,537.7高地北山並沒有完全停火,12軍106團奉命繼續堅守537.7高地北山,直到12月15日106團才接命令將537.7高地北山移交給15軍第29師。這樣從106團11月17日進入陣地開始到移交,也是鏖戰了28天。若從11月11日12軍92團收復537.7高地北山,到12月15日106團移交15軍算,12軍部隊在537.7高地北山整整戰鬥了34天!

通盤核算,從11月1日91團597.9高地參戰,到12月15日移交537.7高地北山給15軍止,12軍血戰上甘嶺應該是整整的45天!(最後將537.7高地北山4、5、6號陣地,移交給15軍29師的部隊,是12月7日參加戰鬥的12軍31師91團2營4連)。

上甘嶺戰鬥一結束,15軍即組織師以上幹部集中半個月,彙報基層英雄事蹟,總結基層戰鬥經驗,人人講故事,人人談體會,於是才有了黃繼光、邱少雲等戰鬥英雄名播四海。

而12軍不光是一線直接鏖戰的官兵無名,還有大量的後勤運輸醫療保障的人員更是默默無聞。父母的12軍醫療二所不但也開到上甘嶺前線,肖永銀副軍長還命令醫療二所再派出10名有戰地救護經驗的醫護人員,到前沿德山峴一線參與救護工作。(上甘嶺戰役醫療二所共接收治療傷員3000多人。而12軍野戰醫院二分院/醫療二所,抗美援朝幾年來收治了多少傷病員,連院長都搞不清楚,但從醫院化驗員保存的化驗單編號已達17503號,以此推斷應該2萬人次以上)。12軍全軍在上甘嶺也是數萬人浴血奮戰45天,4000多英雄飲彈長眠,戰後竟然沒有總結,沒有慶功會,沒有鮮花,沒有宣傳自己的英雄……原106團團長武效賢回憶這段歷史時,禁不住雙手掩面而泣:“我們對不起那些犧牲的戰友啊,戰役結束,我們沒有進行過總結,沒有開慶功會,從陣地上一下來,就開赴東海岸築防……”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其實從10月23日起,上甘嶺的戰鬥不僅成為朝鮮戰場聚焦之處,新華社也開始連續兩個月集中報道,一時間上甘嶺兩個面積僅3.7平方公里高地為朝鮮、中國甚至全世界所密切關注。其實絕大部分寫通訊報道的記者和作家都是在12軍部隊撤出上甘嶺移交15軍後,上甘嶺我軍陣地已經十分鞏固,我軍完全掌握戰場主動權的時候到上甘嶺採訪的,他們寫的報道、文章,自然要是以他們採訪的15軍的部隊情況寫成,而且“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捨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英烈也確實較多。這樣,國內在宣傳上甘嶺戰役時,肯定聽到的都是15軍說……,基本上忽略了12軍的作用。

1954年志願軍15軍和12軍回國後,上甘嶺一戰打出的15軍後來成為中國的首個空降軍,而首任空降軍軍長的是原12軍31師師長趙蘭田(1954.04-1955.01,15軍代軍長,1957.08-1967.08任15軍軍長),儘管上甘嶺戰役時趙蘭田已經到60軍任副軍長,並沒有隨12軍31師參加上甘嶺戰役之戰(但是原31師的官兵誰敢去15軍跟老師長爭功啊?)。後來李德生在他擔任軍長的12軍專門作出一個規定:關於上甘嶺戰役的功勞,誰都不準再提,誰都不準再爭。此後,軍隊中再從未發生爭上甘嶺戰役之功的事。上甘嶺戰役是延續15軍幾代官兵的心頭驕傲,也是12軍多年揮之不去的傷感。12軍的官兵可以不爭功隱姓埋名默默無聞,祖國和人民不會也不應該忘卻這些戰士的拋頭顱灑熱血的浴血奮戰……

數字解密上甘嶺---之主戰部隊15軍與12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