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停车的发展方向(下)

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停车的发展方向(下)

3 投资建议


3.1 产业建议


智慧停车不仅具有极强的市场需求,同时技术进步的驱动,以及近几年国家、省市政策的加持,给该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促使智慧停车进入新的上升期,产业链竞争格局正在从群雄混战的分散局面向头部品牌企业集中,并且联合各类资源向全产业链布局成为相关企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认为,该行业具有长期的增长空间。此外,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级智慧停车成为地方政府解决交通问题、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方向。我们认为,对于城投企业、尤其是交通类城投企业而言具有参与行业投资的显著优势。


3.2 产业链建议


针对产业链各环节的主要分工及产业链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城投公司应结合自身优势以上游为行业参与切入点,但长远来看还需联合各类资源逐步向全产业链进行布局:


3.2.1 产业参与切入点:发挥城投优势以投资建设为主要切入点


交通类城投企业介入运营环节具有天然优势。智慧停车是万亿产值的智慧城市中地理信息的重要内容,智慧停车必然要纳入到智慧城市的交通管理中,与城市治理密切相关。交通类城投企业在智慧停车领域具有天然优势,通过投资建设作为主要切入点可以做为城投企业进入智慧停车领域的战略选择。


3.2.2 产业发展战略:联合各类资源纵向发展是在行业长久发展的关键


智慧停车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向综合运营管理商发展是企业获取利润并能长久发展的战略趋势。对于城投企业而言,除了发挥自身的停车场资源优势、建设优势之外,还应主动与智能设备制造商、互联网科技企业等相关参与主体形成合作,通过联合各类资源达到向产业链下游纵向发展。


3.3 投资风险


我们建议城投企业参与智慧停车产业链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关风险。一是资金风险,智慧停车行业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尽管停车场有着“源源不断”的收入,但是一方面要保障空置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才能有较为可观的收入,另一方面停车场巨大的建设成本也使得资金回收周期较长;二是政策风险,停车问题涉及范围较广,规划、建设、用地、设备、执法管理等等,涉及的政府部门也较多,各部分从多个角度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使得运营管理难度增大,尤其在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的结合上,更进一步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三是市场风险,各环节技术成熟度不一,导致停车流程整体智能程度不足,影响用户体验从而影响市场开拓,不同主体之间圈地跑马造成的信息孤岛现象虽然已经得到重视,但是短期内想要打破隔阂仍然存在难度。


附录:我国国家及地方层面智慧停车相关政策


随着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各地政府也为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发展智慧停车部署工作计划、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l 明确发展目标,例如山东青岛提出 “到2022年,全市经营性停车场基本纳入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联网管理泊位达到31万个”;


l 明确补助标准,例如深圳龙华区要求申请补助的停车设施需“设置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实现与全市智慧停车云平台及龙华区大数据平台联网”;


l

明确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

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停车的发展方向(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