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不為人知的一面:“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雍正不為人知的一面

雍正,歷史對他的描寫,往往是兇狠毒辣的形象示人,但你可能不知道,雍正也有著他最為溫情的一面。讓人讀來,滿滿的感動!

雍正十年,三年一次的鄉試開始了。河南學政俞鴻圖違反規定,把自己的小妾給帶進了考場,這個小妾利用便利,輕易盜取了考題的內容,以一萬兩銀子的價格賣給了一個平日裡不學無術的富家子弟。當榜單下來,平日裡胸無半點文墨的白字佬竟然高中,一時間引起了大的波瀾,引起了朝廷關注,後來雍正帝命人嚴查。

最後查出是俞鴻圖違反了規定所導致的結果,吏部為了快速安撫天下讀書人,就判了最為嚴厲的腰斬。雍正帝也是毫不猶豫地批准了實施此刑。

在行刑那天,因為俞鴻圖沒有給劊子手好處費,所以在行刑的時候,沒給他一個痛快,多次砍錯部位,導致他在極為痛苦中緩慢死去,並且在被腰斬後,痛苦的在地下寫了七個“慘”字。這種情況最後被彙報到雍正那裡。皇帝覺得實在太過悽慘嚴厲。從此以後廢除了這個刑法。自此,延綿了千年的酷刑,才被徹底取消。

雍正皇帝不為人知的一面:“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雍正給大臣的奏摺批覆語

(雍正帝在給大臣批覆奏章時所寫: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也不負爾等也)

雖然說平日裡雍正帝對貪官們向來嚴厲,但是他的那份嚴厲不是一成不變的。他是個恩怨分明的人,他只是對魚肉百姓的貪官表示出憤恨。但這種憤恨不是夏桀、商紂那樣以殺人作為取樂的暴君。不僅不是暴君,對待百官,有時雍正更有著他溫情的一面。

他多次在回覆臣下的奏摺上體現其溫情的一面。至今在故宮現存的雍正給臣下的奏摺裡時常出現:最近身體可好?好久不見,甚是想念!爾等忙完此事,一定來京城和朕把酒言歡。這種言論多次出現在雍正給臣子批覆的奏章裡。

相傳一日,某地巡撫接到了雍正皇帝的一封信,信裡面讓他立刻返回京城,有要事和他商量。這個巡撫接到信件後,不敢遲疑,準備驅馬即刻趕往京城。不多大會,又突然收到了皇帝的第二封信。信裡說:“他已經找人給他算過卦,說他本月不易遠行外出,所以叫這個巡撫下月再趕來京城。”多麼體貼的帝王呀。

雍正皇帝不為人知的一面:“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雍正皇帝(雍正王朝角色)

重孝道

不僅對下屬官員如此關心,對待官員的家屬,作為領導的雍正也是相當的照顧。兩廣總督楊宗仁重病臥床,皇帝趕忙派了皇宮裡最好的御醫趕往武昌給楊宗仁治病。最後還關心的問道楊宗仁還有什麼要求:儘管提。

這個楊宗仁也是上了年紀,有個兒子遠在陝西榆林做官,所以一直想讓兒子告假陪伴著他。雍正帝最後直接將他的兒子調任武昌當了按察使,這樣又不耽誤工作,又了卻了臣子渴望子女團聚的心願。現在很多子女因為工作的原因,遠離他鄉,一年到頭很少能陪在父母身邊,導致了很多空巢老人的出現。

雍正深知孝道不是簡簡單單的給他吃飽,而是讓他們能開心快樂。正所謂:“養其身,悅其心,立其志”才是最高的孝道。快過年了,無論在外混地好與不好,都要回家陪父母過年,這才是最大的孝道。而作為領導的雍正,這點做的可謂是相當的到位。

雍正皇帝不為人知的一面:“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雍正(吳奇隆版)

雍正五年,雍正朝的大臣陳時夏被升認江蘇巡撫。但是讓陳時夏難為的是老家還有80歲的老母遠在雲南無人照養。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陳時夏每日裡操勞著政事,還要想著家裡的老母。雍正帝知情後,立馬叫當時的雲南巡撫鄂爾泰派人把老太太安然無恙的護送到蘇州來,讓他們一家團聚。

雍正朝還有個叫孫國璽的官員,他被任命為臺灣道臺,但是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朝廷規定了不能攜帶家屬到臺灣,所以陳國璽年邁的母親常年和自己的兒子見不到一面,只能在海峽的北岸眺望兒子。雍正帝知道此事後,痛斥了吏部官員,最後特地下了旨意將陳國璽調回了福州任職,得以讓老人家和自己的兒子團聚。

雍正皇帝不為人知的一面:“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清朝大臣

刻薄皇帝最為溫情的一面

大雅量

如果說上面兩個故事,代表著雍正帝對孝道的看重,那麼後面的一個故事,則代表著他對臣下的寬容大度與大的雅量。

雍正初年,因為諸王鬥爭,國家政治還是相當不穩定,雍正通過雷霆手段平定了這場內亂。但是他對待兄弟們的手段,也是叫當時的人們議論紛紛。這不當朝的翰林院官員孫嘉淦就指責雍正帝對兄弟太過苛刻了。老皇帝康熙就是因為幾個兒子整天爭奪天下給氣死的。皇帝本人應該團結眾弟兄,不應該對他們如此嚴厲刻薄。

皇帝聽完他的話,臉都給氣白了,準備要殺他,這時的太子太傅朱弒勇於進言。說孫嘉淦此舉頗像魏徵,也是為國家著想。雍正聽後,也覺得確實如此,立馬轉怒為笑,不但沒有責怪孫嘉淦,還立馬給他升了官,並且反思了了孫嘉淦所提的意見。為了避免後世子孫因爭儲而互相殘殺,雍正特地發明了秘密立儲制度,從那以後國家最高權力的過渡階段,再也沒有出現過像雍正朝以前的奪位之戰了。

雍正皇帝不為人知的一面:“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孫家淦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雍正帝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冷麵殘酷皇帝,他反而有著人性最為光輝的一面,作為中國歷史上改革最為成功的改革家之一。他懂得松言並濟。他對待貪官汙吏,犯上作亂的臣子他決不姑息。但對於忠臣、愛民如子的官員,他也是毫不吝嗇的表現出對其的喜愛。對於這樣的一位帝王,恨他的人,咬牙切齒;愛他的人,也同樣對他感激涕零。

貌似雍正是個很矛盾的人,但其實對貪官的看似殘酷打壓,實則正是對於百姓正是最大的福分,從側面更加能反應出雍正骨子裡是還個充滿著溫情的人。

雍正帝在身前對自己所做的之事,外人如何看待的,早就有了豁達的胸懷,就像他自己親自雙手書寫的那樣: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