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這要送給一位住在海邊的姑娘,月亮升起的時候,她的家鄉很漂亮。」

定下了「海上明月巾」的客人這樣講。

她將收到的藍色絲巾上印著一輪清冷的明月,另一側還添上了一句話:

「願你稜角分明,自在如風。」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這是染坊女主人小焱的手筆。

山中萬物已入夜,光影之下紙墨未乾,

她正為每件手作的產品附上祝福,明兒再一一裝袋、寄出。


這樣的夜晚,一個人,在鄉村裡,做喜歡的事。

在兩年前,還像是朋友圈裡流傳的故事。現在卻成了小焱的日常。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25歲是個奇妙的年齡分割線,很多人的人生在這個節點發生轉變,小焱也是如此。

2018年,她不顧家人的反對,辭去工作。

一個人從天津來到四川眉山,開了一個染坊,當上了老闆娘染布匠。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自此以後,這個20來歲的姑娘,幾乎每一天手都洗不乾淨,

就連指甲縫裡也全是藍色染料。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小焱是甘肅蘭州人,曾在天津當了3年的幼兒園老師。

18年的暑假,她去成都一家染坊當了一個月的義工,

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地喜歡上了植物染。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她和老公阿杰,也是在那裡,因為染布結緣。

他們現在開的染坊,名叫「古拙藍染」。

因為小焱喜歡布料如同被歲月漂洗過的味道,古拙又質樸;

藍色也是古時平民用得最多的顏色。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染坊是由阿杰老家的院子改造而來。

青瓦蓋起的染坊被群山環繞,薄霧籠罩在山頭。

村子裡的人家不多,但每一戶都是土牆、青瓦、小徑柴門,

園子裡還有覓食的大白鵝、看門的阿黃······滿眼都是樸實無華的人間煙火氣。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阿杰的父母都在城裡務工,反倒是他們兩個年輕人守著老宅子。

山中日子閒散,在沒有緊急訂單的日子裡,他們大可一覺睡到自然醒。

拉開窗簾,方正框體之外的竹林自成畫卷,門前的桃花開得爛漫。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屋前的小院一邊是自己動手開闢出來的菜地。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另一邊則是用竹籬笆圍起來的花園。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小花園裡的花開得正盛,小焱還不忘從山裡採一些回來。

所以染坊內外除了藍色的門簾,最多的就是自由發揮的靈魂插花: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桌上的花瓶是一節竹筒

屋簷下的花藝是懸掛在半空的一個廢棄陶罐

在破鍋裡養的水葫蘆也開了花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四季的菜單也說不完:

立春時節,煮一碗湯圓、再嗦一碗陽春麵

夏至之後,安排上一鍋荷葉飯

暮秋時分在銀杏樹下撿白果煲湯

冬至裡喝上一口熱氣騰騰的臘八粥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我喜歡聽她絮絮叨叨地分享生活裡的小細節:

「染好的衣服已經晾起,地瓜也烤熟了······

園子裡的菜長得很喜人,今晚吃哪個?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養花、種菜還是次要的。


要說人什麼時候距離鄉野、自然最近?那一定是從密切感知天氣的變換開始。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每一個清澈晴朗的日子,都是染坊熱鬧起來的好時機。

院子和露臺的空地上,剛染好的布匹正在陽光的烤炙下緩慢變色。

肥貓糖糖在桌上癱成了肉餅,一會兒起來捉蟲,一會兒又吐著舌頭繼續酣睡。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小焱在樹蔭下縫縫補補,有時是做抱枕,有時是在做茶席。


對了!忽然想起中午吃的南瓜羹,小南瓜是朋友送的;

那便順手再做一面小鏡子當回贈禮。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夏季在山中聽雨也極為有趣。


王維筆下的雨天,是「雨打芭蕉葉帶愁,心同新月向人羞。」

在這裡變成了光明正大偷懶、發呆的好機會。

斜倚窗前看雨珠如豆,轉身鋪上新染的布當桌旗,便可安靜地翻開一本閒散雜記。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不過山中的歲月,也並非日日如此平靜。

偶爾她也會冒雨在院前摘下一片滴水觀音,舉在頭頂當傘撐。

聽著大珠小珠在葉內翻滾,打溼了衣裳也還能咯咯地笑出聲,年齡好像一下倒退了二十幾。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晴雨交際尚且如此,四季更替帶來的的草木枯榮、溫度變換則直接決定了染坊的工作內容。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敲打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清洗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晾乾


春日花開葉茂,是做拓葉染的好時機:
採摘新鮮的花草、清洗、擦乾水分、鋪開、敲打、

清洗布匹、過媒染劑、晾乾,一個個繁瑣的步驟,卻總能讓她樂在其中。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柿染


初夏多晴空,6月的溫度和陽光也最適合做染:

採摘、清洗、去蒂、打碎、發酵、煮開、染、曬,不知不覺日頭已經偏西。

尤其是去年做的柿漆早已發酵了整整一年,用它們做成包漿,染成的布煞是好看。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紅茶染

紅茶染


待到秋至,小焱更喜歡染一些溫暖的顏色

——茶色、紅色、黃色、大地色。

暖呼呼的襪子、圍巾也會排上日程。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冬季的幸福,就是燒一堆火煮燃料。

熱染的時候,可以一邊染布,另一邊烤上蜀地人家都會做的臘腸。

炭火之上,腸衣滋滋不倦地鼓著氣泡,整個院子都瀰漫著肉香。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雖然居住在山中,但他們並不想當隱士,更不是刻意逃離城市

單純只是「因為染布需要一個大的場地,曬布需要一個大院子」而已。

除了日常沉迷染布,在鄉野漫步、去城裡趕集的時候,

小焱也跟普通女生一樣,喜歡穿上新入坑的漢服。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以前在城市裡生活的她喜歡攀巖、蹦極之類的極限運動。

山中條件不允許,她便愛上了滑板和摩托車。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實在耐不住那顆想攀巖的心,那就等秋天滿樹都是果實的時候,一天爬上樹好幾次。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只有兩個人的日子過得有些寂寞了?

於是他們收拾出了兩個房間,專門招待遠方的朋友,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

三五好友聚在小花園裡烹茶採花,結伴去水塘邊摘荷葉,合力在河邊漿洗剛染好的布匹。

這不,剛剛設計好的耳環、手串、扇子,這時候也有了新的模特。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上門的除了年輕的客人們,還有村裡的老人。

村裡的人家,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家中只剩小孩和老人。

知道老人家們幹農活沒多少收入,小焱就把縫紉、處理原料的工作分一些給她們。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不僅喜歡接待客人,他們倆也愛「串門」。

去樂山會做美食的姐姐家,小焱忍不住連吃帶拿;

去貴州的扶貧車間(當地人去縣城務工,一個月工資不過1000元),

不僅帶去了訂單,也能順便教車間裡的阿姨們縫些她設計好的樣式。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染坊的部分藍草原料就來自貴州榕江,

小焱習慣叫幫她們種藍草的阿姨為楊嬢嬢(四川話阿姨的意思)。

嬢嬢家裡有五口人,兒子和兒媳都在外面打工。

老倆口就靠種藍草做靛泥,補貼家用。

不過在小焱這裡,完全沒有扶貧的概念。

她更喜歡把染坊和嬢嬢們之間的關係概括為互幫互助。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而且隨著染坊訂單量的增加,小焱和阿杰兩個人已經開始有些忙不過來。

現在,他們正在尋找一個更大的地方開染坊。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雖然未來還充滿不確定性,但小焱說她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

在山中有一座染坊,在鬧市有一家賣布的小店,懷裡有一隻小肥貓,還有愛的人在身旁。


感謝小焱和阿杰接受採訪並提供素材

古拙藍染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龍馬鎮

諮詢染坊主人個人聯繫方式,請加滾妹微信:jsgunmei


中國版「小森林」:90後姑娘辭職上山開染坊,陌生人爭相去拜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