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身體未發育,這5點表示有重病要就醫,第3點最易忽視

當一個家庭有一個新的生命誕生的時候,所有人都是緊張的。尤其是寶寶的父母。雖然爸爸沒有懷孕,但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也會格外關注。但是因為有些時候新晉級的父母缺乏經驗,不易察覺孩子的不適,最終因送往醫院不及時導致貽誤最佳治療時機。今天我為大家講五個家長易忽略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所有寶寶渡過難關。

新生兒身體未發育,這5點表示有重病要就醫,第3點最易忽視

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面色。健康寶寶因為基礎代謝率高,面色看起來會是紅潤的或者白裡透著紅。如果發生生理性黃疸時,會有紅潤的臉色裡伴有微黃。如寶寶患有極為嚴重的疾病,會導致寶寶面色蒼白,沒有紅色。再嚴重的就會是面色發灰或者口唇周圍呈現紫色。這種面色發白或者嘴唇發紫都是因為寶寶組織缺氧所致。缺氧多是因為肺部感染或者先天性心臟病。

新生兒身體未發育,這5點表示有重病要就醫,第3點最易忽視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寶寶的呼吸。寶寶在安靜狀態下的呼吸次數不會超過60次,如果超過60次家長就要注意了。如果呼吸增快,就要檢查寶寶的體溫是否正常,如果體溫正常,就要考慮新生兒肺炎。另外,新生兒的呼吸肌發育不夠完善,在一些時候想咳嗽但是不一定能咳嗽,會以氣急和吐沫的形式告訴你他需要就醫了。同時,因為寶寶在平時是腹式呼吸,也就是平時他們呼吸時會有肚子的起伏,但是如果你發現他們會有胸部的起伏,也說明他們呼吸困難了,這個時候你要就醫。

新生兒身體未發育,這5點表示有重病要就醫,第3點最易忽視

第三個注意摸寶寶的肚子。正常情況下,孩子的肚子是軟的。當寶寶患有消化道畸形或者腹脹時,他的肚子看起來非常的鼓甚至是肚皮被撐得鋥亮的。如果這時候輕輕按一下,甚至可以感覺硬邦邦的。要注意,寶寶剛吃完奶不要立即拍肚子,這會引起寶寶嘔吐。在冬天,孩子怕感冒,減少洗澡的機會,這時候就要在換尿布時注意一下孩子的小肚子。

新生兒身體未發育,這5點表示有重病要就醫,第3點最易忽視

第四點就是要注意寶寶的吃奶情況。如果寶寶吃奶有力,吃完奶後沒有嘔吐或者只有少量嘔吐現象,那說明寶寶是健康的。吃完奶後有少量奶吐出不用擔心,只需在吃奶之後多拍幾下背就好。但是如果寶寶吐的奶裡含有黃綠色的膽汁或者寶寶吐奶的時候呈噴射狀,那就說明孩子有重大疾病了,父母應該給與足夠的重視,條件允許,可以直接去醫院檢查。

新生兒身體未發育,這5點表示有重病要就醫,第3點最易忽視

第四個注意的就是寶寶的哭聲。寶寶的哭聲是每個家長都要學會的一門語言,餓了哭,尿了哭,渴了哭,怎麼都哭。但是有一天寶寶特別安靜,你不要高興,也許寶寶需要去醫院了。我們在實習的時候,老師經常強調,沒啥事要經常關照不哭不鬧的寶寶。因為也許這時候的寶寶因為重病,已經哭不出聲音來了。除了寶寶的哭聲,還要小心區分寶寶的咿呀學語和呻吟聲。新生兒不會咿呀學語,有時候會被新父母誤認為是哭啼,嬰兒的哭啼一般都非常的響亮,而且他們一般兩小時哭一次。每次哭啼,如果餵了奶換了尿布他就會停止哭啼。但是如果是寶寶病了,這種呻吟聲會持續很長時間。

新生兒身體未發育,這5點表示有重病要就醫,第3點最易忽視

第五個觀察的就是寶寶吃奶情況。一般情況下,寶寶吃奶有力,而且飯量也很大,那就說明寶寶很健康。寶寶的飯量會隨著時間而增加,我們按照體重換算基本可以考慮為每公斤體重120-150毫升/每天。有的寶寶身體發育緩慢,但是每天食量差不多,我們也大可放心。餵奶的總的原則就是按需餵奶,並不是我們大人認為的按時間餵奶。

以上就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如果發現上述問題,要及時就醫,在就醫過程中,要注意小被子不要裹的太緊,保持呼吸道通暢,時刻注意寶寶面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