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姓埋名20年的中國核司令毅然回國:在國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

我國唐朝赫赫有名的詩人韓愈曾吟誦道:“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這位忠君愛國的詩人願意肝腦塗地來報答自己的祖國。

而在我國曆史的長河上,這樣懷有獻身精神的人不在少數,而我國鼎鼎大名的核司令——程開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位曾經銷聲匿跡的科學家在做出驚人成功後,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祖國,選擇報效自己的祖國。

程開甲:物理天才,初露頭角

程開甲於1918年8月3日出生於江蘇吳江,程開甲與其他自小便才華出眾的天之驕子們截然不同。程開甲幼時並未展現出出眾的天賦,甚至可以說是平平無奇

隱姓埋名20年的中國核司令毅然回國:在國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

而程開甲本人當時也並未生出好好學習的念頭,當時的程家在程開甲的祖父支撐下足可稱為小康之家,而程開甲甚至生出了“哪怕不用努力,一樣可以活得有滋有味”的念頭。

然而,這樣的生活在祖父去世後,程家的家境就漸漸敗落下來。族人們四處逃竄,這樣一個在當地家喻戶曉的大族便崩離解析了。

程開甲這才意識到自己不可能依靠他人一輩子,眼看著父母為了維持家計而不惜四處奔波,明明還未到不惑之年卻早已早生華髮。程開甲下定決心要扭轉自己的命運,使得家族再次強盛起來。

於是,這位曾經憊懶的少年彷彿脫胎換骨一般,開始了自己的學習之路。自此,程開甲的生活中彷彿只剩下了學習,為了彌補自己過去的漏洞,熬夜至半夜三更

已經是常態,挑燈夜戰對於那時的程開甲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

隱姓埋名20年的中國核司令毅然回國:在國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

這時的程開甲似乎感覺不到勞累,一心沉醉於學習的世界中。而在此過程中,程開甲逐漸覺醒了對於物理的喜愛,他這才瞭解到物理的世界對於他來說是如此美妙,如同一個光怪陸離的嶄新世界。

於是,程開甲將全身心投入至物理的學習中,在理解到物理的美好之處後,那些曾經在程開甲看來枯燥乏味的公式也變得趣味橫生

也正是憑藉著對於物理的獨特見解,程開甲的成績如同乘坐了火箭一般突飛猛進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中更是因此脫穎而出,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同時對程開甲拋出了橄欖枝,而程開甲最終選擇了浙江大學這個物理研究學者人才輩出的大學。

程開甲:醉心於研究20年,最終選擇報效祖國

程開甲憑藉著優秀的成績聞名於眾人中,因此榮獲出國留學的機會。而中國同樣對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分外青睞,甚至主動提供給程開甲的留學資金。儘管程開甲外表看似毫無波動,但是卻將祖國這份情誼牢記於心,發誓自己若是出人頭地,必將千百倍奉回。

隱姓埋名20年的中國核司令毅然回國:在國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

自此之後,程開甲彷彿銷聲匿跡了一般,消失於眾人的視野中整整20年。眾人皆認為這位曾經的天才已經泯於眾人。實際上,程開甲一刻也沒有放下自己的研究。

在英國,程開甲將自己與外界隔離,全身心投入關於原子彈的研究中。那時有關於原子彈的相關研究在當時的世界也是一道不可攻克的難關,不少科學家甚至因此焦頭爛額,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正當眾人因為這般研究而心生退意的時候,程開甲反而前進一步,選擇潛心研究。儘管之前從未有人涉及這片領域,但是程開甲並未因此而輕易退縮,而是拋棄心中的一片雜念,選擇潛心研究

隱姓埋名20年的中國核司令毅然回國:在國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

儘管在此研究過程中,程開甲也曾遇見數不勝數的困難,也曾因為種種難題而心煩意亂,但是一想起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祖國,程開甲毅然決然地選擇堅持下來,為國家貢獻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程開甲將原子彈的設計徹底攻克,推動了全世界有關於核武器的研究,令世人皆是稱讚不已。

而英國政府同樣對這位天賦出眾的科學家另眼相看,政府不惜向程開甲開出了優厚的待遇,這甚至是程開甲夢寐以求的。

然而,正是在1959年,程開甲聽聞新中國成立的消息,這一位懷有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的中國核司令毫不猶豫地選擇回到國家,他自始至終認為,在國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

,這裡並非自己的歸屬之地。

隱姓埋名20年的中國核司令毅然回國:在國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

他從未忘記自己的誓言,當自己功成名就之時,也正是自己報效國家的時刻了,在自己窮困落魄之時,是國家慷慨解囊地伸出援手,拯救自己於危急存亡之際,正是憑藉著國家對於自己的支援,自己才能達成今天這般成就。

祖國在程開甲心中的地位並非常人得以取代,也正是憑藉著對於國家的感恩之情,程開甲不惜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回到自己的祖國。

回到祖國後,程開甲繼續自己在於導彈方面的研究,他同時也是中國“兩彈一星”的研究人員之一。若是沒有程開甲,中國的導彈研究計劃將會受到巨大的衝擊,而突破原子彈的研究更是會遙遙無期

可以說,程開甲扭轉了中國科技研究的命運,使得中國的科技重新與世界接軌,程開甲是讓中國成為科技大國的重要原因。

隱姓埋名20年的中國核司令毅然回國:在國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哪怕離家千里的遊子,終究會選擇迴歸故土。但是讓程開甲選擇回到祖國的原因並非如此簡單,更多的是因為程開甲自小便對祖國懷有一顆熱愛之心。

中國對於人才的培養從未忽視,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才會創造如今人才濟濟的局面。然而,在接受國家援助的同時,我們同樣不可做那忘恩負義、背信棄義之輩。

也曾有不少人因為功名利祿而迷失心智,忘記了自己的初心。所以,在功成名就之時,我們同樣不可忘記自己為何為努力,也不可以忘記養育自己的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