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網貸監管力度如此嚴格的情況下還會有人鋌而走險

昨天看到一則騰訊新聞原標題是:”央視調查套路貸:網紅被逼跳樓,兩個月借一千五還50多萬

她留下這麼一段話就選擇了輕生:曾經的我是一個多心大、多陽光、多快樂的人呢,就因為這兩個月的時間,我希望能用我的死來整治一下網貸

今年七月份開始我記得已經開始大力度整頓網貸P2P平臺,在九月份大數據事件和十月份的暴力催收事件就已經讓很多的平臺轉型甚至強制清退等整頓手段,但是為什麼在監管如此強硬的風頭上還會有公司鋌而走險不顧一切,一下這段話就很好的解釋了到底是為什麼。

為何網貸監管力度如此嚴格的情況下還會有人鋌而走險

《資本論》裡,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更何況是利潤高達成千上萬倍利潤的“套路貸”,但是咱們不能否認的是網貸給真正有需要的人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被一些無良企業加之利用,為了更大的利益化他們無所不用。

這些年的從業經驗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為什麼會被陷入套路:

為何網貸監管力度如此嚴格的情況下還會有人鋌而走險

1、在欠貸款事正常利息都和正規的無二,但是很多不專業的人嚐嚐忽略隱形條款,那就是逾期後利息算法,比如借款一萬正常利息年化15%,分12期還每期換958.3元,但是你逾期一天後產生的逾期費、資料管理費、保密費、利息等加上可能就要還本期應該還的135%,那麼就是1293.7元這樣算下來一年的利息就高達了55%以上,當然這個算法是我當初接觸到的網貸結合多家總結出的,實際情況有些平臺會比這個更加高,畢竟是利滾利的。最後會滾到200%甚至1000%去這就是你逾期後產生的隱形條款,所以朋友們在貸款是請多看看合同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

為何網貸監管力度如此嚴格的情況下還會有人鋌而走險

2、陰陽合同,意思就是你看到的是一份但是實際履行的又是另一份,比如借款一萬,但是合同上籤的是兩萬,這就是俗稱的砍頭息或者叫保證金,就算讓你看到這種合同小貸業務員會說並不是真的讓你還這麼多隻要按期還就OK,但是這種話也就騙小白用戶的,到時候你就知道是不是還這麼多了。

為何網貸監管力度如此嚴格的情況下還會有人鋌而走險

3、套路你在別的平臺進行以代養貸,這就是俗稱的55高利貸,運行模式就是讓你在其它平臺進行借貸以代養貸,其實這些平臺都是他們一個公司旗下的業內叫馬甲包,你看到的不同的APP借款平臺實際上都是一家公司註冊的,當把你榨的差不多的時候在引到別的平臺上去,長期以往你借的一千變成十萬也就很正常了。

為何網貸監管力度如此嚴格的情況下還會有人鋌而走險

4、利用用戶著急用錢的心態製造違約合同,著急用錢管他三七二十一簽了就是了,但是當你要還錢都時候就會製造各種意外讓你還不上,最終導致合同到期逾期違約然後賠償違約金,違約金可是能高達本金的百倍。

這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經驗,敬請guan注公號(youxinguanjia1)為大家介紹和科普更多的金融貸款知識。

為何網貸監管力度如此嚴格的情況下還會有人鋌而走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