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大學校園貸,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不行?

最近無意間在知乎看到一個熱議的話題貌似都已經很久之前的了現在又被人拿出來探討,主要內容是這個樣“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卻不行?

下面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首先先給大家看看幾個熱門回答是這樣的

網友:寶貝請轉身

盤點大學校園貸,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不行?

瓦特?看的出來這是18年的回答,至今還在排名靠前,細品一下還是覺得有道理的,男的身體貌似沒有多大價值,當然拋除器官哈!

網友:零度向前

盤點大學校園貸,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不行?

包包衣服,鞋子,玩雖然說的也很有道理但是姑涼不覺得有失風化況且後面還不上被套路可不僅僅是和男朋友做做那麼簡單的事了,指不定弄的家喻戶曉。咱也只能說保重!

以下是最受歡迎的答案也是比較有理有據的

網友:JoJo王頎

1、為什麼女大學生能選擇裸貸?這個問題,是一個“資格”的問題。為什麼男人的身體不能夠換錢,而女人的身體能夠換錢?為什麼年輕女人的身體能夠換錢,而年老女人的身體不能夠換錢?

這都不用多加思索,這簡直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情了。在人與人這個社會層面而言,女人是被物化為一種私有財產的東西。在卡爾·馬克思所批判的這一類舊社會裡,只存在著活生生的“人”和死板的

“私有財產”這兩類東西。這兩個大類,在人類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社會的時候,一切的關係都逆轉過來了。由封建社會的“人”支配“財產”,轉變成了“財產”支配“人”。

盤點大學校園貸,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不行?

所以你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世界上發生的絕大多數光怪陸離的事件,都可以用

“財產支配了人”這一句話來加以描述。

為什麼豪車撞人引來議論?因為豪車這個“財產”,凌駕於活生生的“人”之上。

為什麼奢侈品被普遍設置在商場的一層,超市卻被設置在負一層?因為奢侈品這個“財產的需求”,凌駕於活生生的“人”之上。

為什麼員工跪老闆引來議論?因為老闆這個“財產的代言人”,凌駕於活生生的“人”之上。

盤點大學校園貸,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不行?

“財產”凌駕了“人”,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大特徵。

所以說有許多的封建的男人痛心疾首,痛斥現代“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又有許多的所謂的“女權主義者”高呼“時代勝利”“繼續進軍”。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實在是一個熱鬧非凡。

但很可惜的是,答主要給所有人潑一盆冷水。現在的這個時代,不是人心不古的問題,也不是什麼運動勝利的結果;這個時代,從始至終都在向著資本主義而前進著,異化著。而伴隨著這種前進與異化,財產凌駕於人類的結果並不是一種偶然,而是一種必然

所以說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外的一個極端。過去的人把女性視作一種物品,於是有了束腰,有了纏足,有了三從四德,有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不幸的是,現代的人仍然把女性視作一種物品,於是有了化妝,有了包養,有了整形手術,有了天價彩禮。

這是一種狂歡。有部分的女性沾沾自喜,自己性別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孰不知這只是一種迷幻的假象。地位被提升的絕不是普遍的女性,而是僅作為“財產”而存在的少部分女性

盤點大學校園貸,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不行?

那麼如何判斷女性的地位是真正的普遍的提升了

呢,還是只有少部分已經異化成“財產”的連帶式的“提升”了呢?前者就要看勞動權,後者就要看人身依附關係。我們講只要存在著強烈的人身依附關係,那麼這種財產性的物化就是實錘的——無論是人(男性)支配財產(女性),還是財產(女性)凌駕人(男性)。

只要模型沒變,一千句一萬句都是白搭。佔據話語權的從來都是強勢者,並且總是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弱勢者的模樣;這一點自人類社會誕生至今,絕少有更變過。現代的所謂“女權”崛起,無非也就是財產的崛起,商品的崛起。

盤點大學校園貸,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不行?

你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一種很難能可貴的能力。

譬如說馬克思的階級分析法,他稱一方為“資產階級”,另一方為“無產階級”。那為什麼我們不直觀一點兒,直接稱這兩個群體為“富人”“窮人”呢?

——因為直觀的東西,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資產階級之所以“富”,是因為其壟斷了生產資料。無產階級之所以“窮”,是因為其不佔有生產資料,只能依附於資產階級。倘若你只是單純的打倒了富人,並沒有改變任何的社會制度;那麼這批窮人又會迅速的變成富人;“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治標不治本,富人和窮人仍然會永遠的繼續的持續下去。

所以女性要想真正的解放,就要把人異化成財產

這個概念,從整個社會上刨除出去。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不能刨除這個概念,反而大加利用這個概念;利用人異化成財產,而為自己牟利。這才是為什麼女權運動魚龍混雜的根本原因。

你又要拜金主義,又要拜物主義,又要女權運動;那是不可能的,那是矛盾的。

盤點大學校園貸,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不行?

2、為什麼女大學生要選擇裸貸?

當我們明確了第一個問題,即“為什麼選擇裸貸”;其原因是“人異化成財產”這個答案後。對我們而言,第二個問題便迎刃而解了。商品的一大特徵是什麼?是追求自己能夠“賣出去”,能夠快速的變現。而商品為了變現,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只有商品得到售賣或者租賃,才能實現商品的原本目的;另外一個方面,只有得到售賣或者租賃的商品,才能反過來證明商品原本所具有的價值。

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假設這裡有兩塊手錶,一塊50元,一塊50萬元。讓你選擇其中一項,答主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50萬元的那一塊。我們說,我們有很多的理由來說服自己;譬如說50萬元的手錶外觀好,或者說50萬元的手錶質量好。

但實際上,你想也不想就選擇50萬元的手錶的原因,歸根結底只是因為這塊手錶值50萬元罷了。在這裡,價格反而成了商品的決定性因素,商品反而淪為了價格的一個小小的註腳。

盤點大學校園貸,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不行?

所以為什麼女大學生選擇裸貸?因為他急需將自身的價格提升上去。這絕非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而是一種無意識的舉動。

通過購買大量的,精緻的,價高的商品,來提升自己作為商品的價格。通過擁有高價格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的高價格;再通過自己的高價格,證明自己作為商品的非凡品質,卓越不群。在這裡,價格的“反客為主”是如此的顯眼。甚至於對異化論一無所知的人,都能清晰的嗅到這裡面盲目拜物的銅臭味道。所以你看,絕大多數的選擇裸貸的女大學生,他們都是怎麼說的?“別人都有,我沒有,所以我想要這個東西。”“別人都沒有,我就要有,所以我想要這個東西。”這些話顯得是如此的平常,卻把最關鍵而又致命的一個邏輯掩蓋掉了。

那就是:“我需要使用這個東西,所以我想要這個東西。”

他們從來不會說諸如此類的話。

所以你看許多的新聞,遭受欺詐的女大學生們都說,“沒買什麼東西”“買的都是雜七雜八的東西”“我也不知道我買了什麼”。商品是什麼,在這裡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購買本身,為了購買而購買。

盤點大學校園貸,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不行?

那麼為什麼男大學生不選擇裸貸呢?第一當然是不能。第二自然也是沒有必要。這不是男大學生天生的因素,而是整個社會的環境所導致的。換言之,這是一個意識形態的問題。未被異化成財產的人,是不能夠通過展示自己而獲得經濟收益的,也沒必要通過任何商品的價格來證明自身的存在。倘若人急需通過商品的價格才能證明自身的存在,那麼只能證明兩點:

1、他把自己與商品相互混同(有證明的必要性);2、他在主觀或客觀上缺乏實質的內涵,所以需要商品的價格來彌補(有證明的需求)。

所以再說的遠一點兒,有另外一種人,特別喜歡買高價格的商品,甚至於天價的產品。這是誰?是資本家,是大老闆。他們去購買商品,並不是一般人想象的簡單的“有錢”,而實質上是上述兩點的體現。“有錢”只是一個必要的條件,而“急需花錢來證明自己”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異化成資本的老闆,有這個“有錢”的條件去滿足自己。而異化成財產的女大學生,缺乏“有錢”這個條件,故而只能通過“裸貸”這一為傳統道德譴責的方式來滿足自己。

盤點大學校園貸,為什麼女大學生可以裸貸而男的不行?

資本主義就是一種思潮,一種存在於每個人腦海中的東西。他看似根深蒂固,卻邏輯上脆弱的經不起哪怕一點兒的推敲。在資本的邏輯下,我們每個人,都在無意識的作惡

最可怕的罪惡,從來都不是故意犯下的罪惡。

而是明明犯下了罪惡,我們卻認為這是順理成章的正確行為。這,才是最可怕的。

以上就是知乎叫:“JoJo王頎的網友的答案。

在文中有句話我很贊同,也很佩服,就是“通過擁有高價格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的高價格;再通過自己的高價格,證明自己作為商品的非凡品質,卓越不群

沒錯我們出入社會不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嗎?只不過是證明的方式不一樣罷了,但是我們不管怎麼去選擇證明的方式請大家都不要忘記初衷,雖然出發點不一樣但是終點終歸是一樣的。

在這裡小編告誡大家不管在什麼時候有什麼難言之隱或者困境,請一定要慎重選擇和使用網貸,別貪圖一時的自身價值而被有心人所利用,如果真的是非用不可,那麼請記得關注我私信我咱們一起來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