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出彩”在於奮鬥》——一個退役老兵的自述

2019年2月,我正式畫圓了人生第一個“甲子”——得以退出社會體制中的某些“圈子”。但業餘“社交”,應該說從此時真正地開始。

回望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可謂平凡的湖面偶爾泛起一些漣漪吧。上世紀70年代中葉,我初中畢業便毫無思考地加入了“赤腳醫生”大軍的序列,成為一名年齡最小的大隊“赤腳醫生”。而彼時連基礎的醫學都不懂,只是跟在老赤腳醫生後面看幾眼,就大膽地給一位小學生施行了一次“完美”的面部“清創”術,也從而讓那位學生面部留下了一生都抹不掉的“印記”。為此我多年來深深為之而內疚。但那次的“醫術”展示的失敗,並未讓我退卻“從醫”之路,而且更加增添了“一根銀針一把草,紮根農村為人民”的信念。之後的工作中,我汲取教訓,認真看書自學和向老醫生請教,又好幾次在外傷清創中,逐步將傷者的創口做到“完美”縫合,減少疤痕的影響。

70年代後期,為響應祖國徵召,我又一次“違反”了《徵兵條例》,以“獨生子女”的條件應徵入伍,而且相當“巧合”地被安排到團部衛生隊。原以為,到了衛生隊肯定就是當“醫生”,可是現實卻給了個讓人失望的開始——去炊事班。當時心想,這下子哦,當“醫生”的希望算是完了!

還好的是,我沒頹廢,在練“輪大鍋鏟”的間隙不忘“舊業”——繼續自學醫學,終於半年後“考察”結束被安排“衛生員專職”培訓。經過半年正規的培訓,終於穿上了神聖的“白大褂”從事團衛生隊臨床護理工作。在此期間,留下了兩次讓我一生刻骨銘心的記憶:

第一次是部隊駐地附近的居民(小孩)因過敏而導致“急性喉頭水腫”和“呼吸窘迫症”,在那個年代部隊醫療水平相對比地方縣級以下醫院高,即便如此,像這種急症也不容易搶救的。但我們的主治軍醫膽大心細,毫不猶豫地帶領我們幾個衛生員為其施行“氣管切開”術,順利而成功地挽救了那個男孩。我當時就接連三天守護在病床為那孩子吸氧、吸痰、和護理等,直到拔出氣管導管護理切口癒合。那位男孩如今大概已有五十多歲了吧,如果再次重遊部隊駐地遇上他,也不知道彼此還認不認識了。

第二次,一位比我年長兩歲的老兵,他是一位連隊裡優秀的籃球健將,是我們整個團的“體育明星”。在一次晨操結束後突發暈厥急送來衛生隊,經緊急診斷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屬於“腦血管意外”。這位戰友太年輕了!我不敢相信診斷是真的,但現實殘酷地證實:此例應該屬於“先天性血管畸形”而導致腦血管意外,也就是說在當時臨床無能為力挽救!就這樣,儘管我們隊裡的頂尖醫生帶領醫護人員奮力施救,兩天後也沒能挽救過來,含淚送走了這位年輕優秀的戰友!

三年的衛生員經歷,讓我學到了不少在地方學不到的醫學知識。上世紀80年代初,我告別五年的軍旅生活,退伍回鄉後繼續從醫。當時農村底層的“醫療網點”並未得到實際的鞏固和加強,而是逐步走向了一種方向——村衛生室只是掛名存在,“赤腳醫生”逐漸淪為“個體行醫者”。這種形勢對我也是一種考驗,是繼續堅持“行醫”走下去,還是另謀出路為自己“發家致富”?思來想去,覺得該順應形勢做好本職——畢竟“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能以的知識與技術幫助鄉鄰,也是一名醫者的職責所在。

在幾十年的從醫過程中,依稀還記得某年冬天,那位小學老師冬臘月夜間突發“闌尾炎”來急診,我來不及猶豫,馬上推出摩托車,冒雨將其送往鎮醫院,由於送院及時手術,沒耽誤治療。那位老師至今遇到還深感謝意。

還有一位也是老教師(一位慢阻肺患者),因在收割油菜籽期間對煙塵過敏病情加重緊急來診,又一次毫不猶豫地、半夜裡將其護送至醫院氧療使其緩解。。。。。。還有數不清多少次使用最笨拙最實用(灌水催吐洗胃)的方法,將不慎操作和誤服農藥中毒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經過,也許有的患者淡忘了,但我每每回想起來依然心驚肉跳——畢竟那是在“救命”!

有人曾經懷疑我,為什麼從醫幾十年沒能“發財”、“出名”?我的回答很簡單:醫者,人之心、仁之心也!況且,除了本職,我還擔任過村兩委委員,又是共產黨員、退伍軍人,家裡還擁有承包地。固定的收入雖然不高,但還能維持家庭生活,雖然隨著孩子們逐漸長大,負擔隨之加重,但不能因此來依靠“以醫發財”的途徑解困!好在這麼多年就這樣走過來了,我感到知足和欣慰。

人這一生,不可能事事皆順。就在我退休的前五年,身體跟自己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五十好幾歲的大男人,居然患上一種稀有的疾病:“侵襲性胸腺瘤”!確診後我連忙查閱資料,預後不太樂觀,需要手術切除“腫瘤”,然後就是定期複查、終身服藥,防止“全身重症肌無力”發生導致生命終結!

這不亞於“五雷轟頂”!怎麼辦?咬咬牙吧,接受現實和接受治療!從五年前的十月份開始,給自己規劃了配合治療過程中如何打發時間的“藍圖”——練習寫作吧,給自己一個精神上的依靠和安慰。自那時開始,便利用治療的“寬裕”時間,頻頻寫作小小說、詩歌、散文等,給國內各家紙媒副刊和雜誌投稿,收穫了不少知識和成績,多次在省內外雜誌報紙副刊上,以文學方式推介我們可愛的家鄉風情人文,讓外界更多地瞭解我的家鄉。期間,有幸成為市作家協會的成員,圓了青年時期的“作家夢”!

儘管,這五年來歷經兩次胸部手術、一次放射性治療、長期服藥,病情時緩時重,但堅持看書寫字(作)的習慣依然堅持著。雖然,“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但只要還有為自己“出彩”的精神狀態還在,那就更應該自己給自己鼓勁,為自己的餘生多留下幾筆“濃彩”,給社會這幅壯麗的圖畫添一點耐看的顏色。

(單位:海口鎮退役軍人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