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越寫越痛苦,掌握這3種方法少走很多彎路

寫作誰都可以,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總能少走很多彎路。《秋葉特訓營7堂課》我才看了三堂課就收穫滿滿。書中的方法很厲害,總能一針見血的點破要害。但看的同時要記錄書中的關鍵點,立馬做出計劃付出行動,做個有目標的自媒體人。

寫作越寫越痛苦,掌握這3種方法少走很多彎路

堅持寫作400多天,收穫甚微,直到讀了《秋葉特訓營7堂課》才知道錯在哪裡。

進入自媒體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當時參加培訓班時信心滿滿,總感覺我就是那被埋沒的金子。相信只要憑著一腔熱血就一定成功,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信誓旦旦的揚言要在自媒體闖出天地,卻敗給了現實。半年的堅持沒有任何的回報,連閱讀量也屈指可數。經歷了內心的掙扎,最終懶惰說服了我。

直到有一天發現和我同步調的學員已經成了大V,還有學員簽約我才意識到錯過了什麼。

“天道酬勤”,但再勤勞的人蠻幹,也總感覺使不上力。看著同步調的學員一個一個高飛,我難免又有些焦慮。本來堅持深耕育兒領域的我,總會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迷惑亂了方向。明明已經更新很久的育兒文,突然看到別人的流量文做的不錯,就想去關注賺取流量。流量誰不喜歡呀,可就這樣越寫越難寫,忘了初心,迷失了方向。

前幾天看了《秋葉特訓營7堂課》一書,才看清了存在的問題在哪裡,寫作我最喜歡的事情,為什麼堅持下來反而痛苦?那些提起筆就犯難,想寫卻寫不出來的感覺,不單單是沒有積累足夠多的素材,還有寫著寫著偏離主題的迷茫。

“很多人寫不出來文章,最大的問題不是不想寫,而是拿起筆不知道寫什麼好”。《秋葉訓特訓營7堂課》正好彌補了我的不足,為我補上了重要的一課。

寫作越寫越痛苦,掌握這3種方法少走很多彎路

01.框架式寫作

在我理解的範圍內框架式寫作就像列寫作大綱,確定寫作的結構,構思好大概的骨骼,再來填充血肉靈魂。但我想的太過片面,書中的框架式寫作要比這範圍大的多。它可以運用到寫作上,運用到平時的工作中。

什麼是框架寫作:就是針對自己擅長的領域,列出可以談論的所有話題,按照一定的邏輯思維順序建立話題庫,建立框架樹,也可以看作圖書的一本原型大綱。

寫作了一年多我立刻浮現出每天早起寫作的身影,悄悄的起床打開電腦,我就一遍一遍的翻著網上的各種新聞和故事臨時決定該寫什麼。也因為找不到需要的金句常常抓破頭皮,感覺能夠出口成章,金句爆棚,寫文章有深度的人很厲害,只有羨慕找不到方法。但看了《秋葉訓練營7堂課》這本書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合上書再找擅長的領域,對於沒有專業知識和一技之長的我要更什麼領域感到迷茫。

如果沒有專長我就選比較得心的領域“育兒”,無論是書還是媒體上這方面的知識都比較多,就像秋葉大叔說的那樣完成框架之樹,搜素這個領域的所有話題,懂得多了,做的精了細,文章不但有了骨骼,血肉和靈魂也就有了。

寫作的時效性

秋葉大叔說:“在寫文之前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寫,寫給誰看。”只有確定了寫作群體才能寫出比較理性又有深度的文章,目標是不明確的,寫著寫著容易自嗨。

我在提筆寫之前,總要給自己提出三個問題:我想寫什麼,如何寫,以及怎麼寫。——高爾基

記得曾經寫過這樣一篇文章《孕媽唐氏兒篩查,該做唐篩還是無創DNA?這4條佔一條直接無創》當時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因為有好多媽媽不知道該怎樣選擇篩查唐氏兒檢查方法,我就登錄比較有權威的網站,搜索這方面的素材,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了該怎樣選擇檢查項目,選擇時需要滿足哪些條件。雖然沒有爆到幾十萬,但應該滿足了秋葉大叔說的時效性,這也是書中提到的另一堂課複利寫作的核心。

“具有實用性,時效性和傳播性。”

總是沒時間寫作,秋葉大叔的碎片化寫作秘及

總是苦惱於沒有時間讀寫,因為最近孩子一直在家上網課,孩子不上學難免事情多。別說寫作,光穩定情緒,一日三餐就焦頭爛額,哪裡還有心情寫寫寫?我每天把寫作的時間放在了早晨六點,但沒有話題,找不到素材,生活中好不容易的靈感也被衝的煙消雲散。

“碎片化寫作”看到老師的方法真像汲水的海綿,全部吸進腦子裡,快速付出行動。這方法對我來說太實用了,我雖然不像秋葉老師那樣忙碌,但的確沒有固定的時間寫作。

看看秋葉老師怎樣在百忙中堅持日更,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大塊的工作的。

01.有靈感馬上記錄下來

生活中人的靈感隨時會冒出來,但記憶總是短暫的,要想讓靈感保存下來就要進行有效的記憶,把內心的想法編成一段話發朋友圈,發微頭條或是記錄到手機上都是不錯的選擇。

寫作越寫越痛苦,掌握這3種方法少走很多彎路

在陪孩子時爆出的金句,突然冒出來的想法,一段有意思的話都可以記錄下來,在深耕的領域它就成了我們源源不斷的素材和寫作靈感。

02.把靈感變成提綱

當一件事在內心有了初步的想法,就要順手把靈感變成提綱,變成文章的結構。再好的金句和靈感如果沒有大綱串聯,很容易被遺忘,如果沒有大綱指引,即使遇到素材也會視而不見。


03.有意識的積累各種寫作框架

平時留心的積累領域寫作框架,就像滾雪球一樣生根發芽。利用這些有用的方法,做到不偏離,不停筆,有心的收集,積累素材框架,練上它8年10年,無形中就形成了一種技能。

秋葉碎片化寫作公式

一篇完整的文章=1分鐘靈感+5分鐘構思+5分鐘提綱+5分鐘素材+...+3分鐘素材+半小時高效寫作+5分鐘排版+5分鐘配圖+1分鐘推送+1分鐘回覆評論...


寫作的時候靈感有了,框架有了,掌握了碎片寫作的技巧,是不是輕鬆的偷笑。再坐下來深耕一篇文章會得心應手很多。

這是一本特別實用的書,無論是對自媒體寫作還是用到以後的工作生活中。讀了前三堂課,我已經開始搜索關鍵詞,確定深耕領域,規劃時間,做到寫作,素材,時間的合理規劃,願時間和努力不被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