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有人遇见保亭,说她美得惊心动魄,将她喻为宝岛圣地、翠山绿水、天然氧吧、养生秘境、心灵禅岛、度假天堂、人间仙境……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南麓,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极富自然风光与文化内涵,她紧邻五指山麓,位于北纬18°黄金线,仿佛置身于原始生态热带雨林腹地中,如世外桃源般诗意地栖息在海岛大地上。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作者:渔家子民 编辑:小琴台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保亭之美,美不胜收,

每页篇章,都是一副动人的画卷,

槟榔谷的韵味,

山兰节的稻香,

南昌村的菩提,

黎家的新娘子,

读不完的保亭之美

1

槟榔谷•古香古色韵味足

《槟榔•古韵》大型实景演出是海南的土著黎族,保存着最原始、最淳朴的黎族风情,美妙的舞姿,动听的歌谣,古老的传说,永恒的历史,都在浓浓的歌舞演出中巧妙融合,令人流连忘返。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钻木起火:早在几干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从鸟啄燧火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技能。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在摩擦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加之木材本身燃点比较低,所以就会发出火来。钻木取火起源于中国。钻木时,在木头前端放枯草类的易燃物,当摩擦产生一定热度时有轻烟,小心翼翼地在起烟处吹气,易燃物便可能生火。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簸箕饭:(黎王家宴)黎乡的美味,还能叫人吃出一个淳朴的民风,一种古朴的原始黎家风味。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黎锦是海南省保亭县黎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织锦等手工技能无不体现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黎族织锦技艺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纺织史上的“活化石”。自2009年黎族织锦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黎族织锦,一般包括挑花、刺绣、扎染(古称绞缬染)和蜡染等民族工艺。在海南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见到一件件出自黎族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龙被和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这些工艺精巧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因而驰名古今中外。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这里当然保存着最原始、最淳朴的黎族风情。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黎族百岁寿星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番庭村是保亭县三道镇的一个小村庄,共有52户227人。在黎语里,“番”就是“村”,“庭”意味着“缺水”,常年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番庭村经济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仅有1000余元。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另一个现实是,番庭村毗邻呀诺达、槟榔谷两个大型优质景区,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自家门口匆匆而过,村民们只能望其背影兴叹。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近年来,保亭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番庭村也凭借系列政策及措施带来的“春风”,摇身绽放为一朵芬芳在海南岛中部山区的美丽鲜花。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番庭村朴实好客的村民,为迎接游客,在昏暗的灯光下,热情跳起了竹竿舞。

2

山兰节•稻花香里说丰年

第二届山兰节活动主会场在保亭毛感南新委会南好村刚收割完的山兰稻田地上举行,吸引了近3000多名游客前来参加,体验一年一度的毛感乡山兰节,更多的去了解当地原味的黎乡文化,感受山林野趣和特色民俗风情。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黎族山兰稻传统刀耕火种种植方式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黎家妹子挂起山兰稻子,期盼明年又是好的收成!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捉鸭子比赛游戏。图中来个水中旋转闪电捕捉鸭子手。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捉泥鳅游戏。泥鳅是生活在泥底的鱼类,全身很滑,很不容易捕捉到,看到这小孩好不容易捉到一条,妈妈赶紧帮女孩用稻枝刺通泥鳅捆绑好给孩子。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开心捉到泥鳅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天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耳边回响着童年的歌谣,看到小朋友们热火朝天的在捉泥鳅,仿佛好像回到童年。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烤鱼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山兰酒是黎族的“茅台”,称之为“biang”。它是用黎族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山兰稻米和黎山特有的植物,运用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品尝山兰酒

山兰酒传统的酿造方法颇为独特。制作时,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再把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然后放置在垫满芭蕉叶的锥形竹筐内,上面也用芭蕉叶封盖。三天后,朝下的竹筐尖部开始往置于筐下的陶土罐子里滴出浆水,这就是山兰纯液,呈乳白色。待山兰纯液滴干后,竹筐内的酒渣还可再用黎族传统工艺进行酿造,酿造出来的酒就是山兰白酒。或者装进坛里。一日后取少量冷水沁入并封口,埋到芭蕉树下自然成酒,一年后酒呈黄褐色,数载则显红色甚至黑色。其时米、糟、叶无衡化为浆液。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山兰节焰火晚会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长桌宴体验黎家美食:山兰酒,山兰米,五脚猪,石鲮鱼。

3

南昌村•菩提籽富农家

毛感乡南昌村是一个苗族村寨,村民勤劳能干,自上世纪80年代起,村民们就开始自觉管护山上的野生藤类资源。近些年来,南昌村民在管护好原有藤类的同时,不断扩大红藤种植面积,如今,南昌村66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红藤,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随着近几年红藤果价格的攀升,南昌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成了保亭最富裕的村庄之一。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菩提籽(当地人称红藤籽)其树从幼苗到结果需要七年的时间,其生长过程需要依附周边的树往上伸长,最长可伸长至三、四十米,其果一年一摘。果可做成工艺品,藤身(树)可做成藤椅、藤装饰品。在当地可药用,据说拉肚子吃其果有很好的疗效。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11月27日,毛感乡首届海南星月菩提籽采摘季活动开幕仪式后,参加活动的嘉宾和游客来到毛感乡南昌村采摘红藤籽,体验采摘菩提籽原料的乐趣。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苗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织绣着精致的花纹图案。上衣有直领、无领、无钮对襟衫或者贯头衣。贯头上衣皆由三至五幅素织的布料缝成,适于刺绣加工,故衣襟多是绣花。女裙,我们称之为筒裙,通常由裙头、裙身带、裙腰、裙身和裙尾缝合而成,但也有少于或多于四幅;由于各幅都是单独织成,因而适合于织花、绣花和加工,所以筒裙花纹图案比较多,复杂。有些筒裙为了突出花纹图案,又在沿边加绣补充,提高图案色彩,故称为“牵”。妇女筒裙,由于织花的经纬密度高,大大加强了筒裙的牵度,因而经久耐穿,又具有特色。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4

南乓村•人逢喜事精神爽

毛感乡南乓村里办婚事,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喝酒助兴,恭喜新人非常的热闹。有帮忙布置酒桌的、有帮忙杀猪宰牛的、有帮忙煮菜的……忙得不亦乐乎。当然酒足饭饱后,分子钱是少不了的,多少则按个人感情给.现在黎乡生活条件比以前富余了,排酒宴很丰盛,一桌酒席有十多二十个菜种。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猪肉为主菜。可干煸猪排骨,猪肉煮青白菜或萝卜,瘦猪肉炒芹菜或小青蒜,花生米炖猪脚,茶鱼,闷五花猪肉等各色菜肴。佐菜的,有山芭蕉芯和胡萝卜。胡萝卜可刨成萝卜丝,浇上酸醋,拌入辣椒,制成名为“甜酸苦辣”的菜谱,味道独特,可解油腻。若家里条件好的,可杀水牛。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捣鱼茶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好特色的黎乡出酒席托盘(竹托盘)刚好一桌洒菜。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走读海南栏目主编梨花雨与当家婚事父辈们互动,他们很朴实好客,热情的接待我们。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到北纬18°不为别的 只为遇见最美保亭

△新娘子盛装

△黎家陪娘盛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