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農機合作社】安徽省懷寧縣福寧農機專業合作社

【2019年,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了“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典型案例徵集活動,按照服務基礎條件好、全程農機作業服務能力強和綜合農事服務成效顯著的標準,遴選確定了70個全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典型案例。小編給大家整理之後每天發佈一篇,敬請關注,如果您周邊還有更加有特色的農機合作社,請聯繫我們。】

安徽省懷寧縣福寧農機專業合作社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發展農業服務聯合體

懷寧縣福寧農機專業合作社立足農業生產的社會化服務基礎,遵循主題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的方向,圍繞現代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等環節,著力推動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發展,努力實現組織規範、綜合配套、覆蓋全程、服務優質、便捷高效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基本情況

懷寧縣福寧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0年7月,位於懷寧縣獨秀現代農業示範區,佔地面積22畝,現擁有7組日處理420噸穀物的烘乾線;兩座可提供3.5萬畝大田栽插所需秧苗的現代化育秧工廠;45臺套的農機具,1200㎡的機具停放、維修保養、機具展示及曬場3800㎡。註冊資本金180萬元,現有固定資產863萬元,自有流轉生產基地5250畝。


【示範農機合作社】安徽省懷寧縣福寧農機專業合作社

近三年,合作社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機耕滅茬、育秧機插、統防統治、機收還田、烘乾代儲)面積達到7萬畝,是集組織採購、供應農業生產資料、農用機械;引進新技術、新品種;開展農用機械種植及技術培訓、交流和信息諮詢服務;糧食、油料作物種植、烘乾代儲等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主的多元化新型法人實體。

2017年,福寧農機合作社審驗評定為“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部級示範片”及省級“大型農機大院”等農機、農事綜合服務組織。

主要做法

一、明確目標,分工負責

福寧農機合作社起初是由王文斌等6人於2010年5月發起成立,經過近10年的不斷髮展,按照安徽省“以綠色增產為目標、以新型經營主體為載體、以機械化育插秧為突破口、以全程社會化服務為切入點”的要求,為提升水稻生產機械化耕作水平和社會化服務能力,福寧合作社以“平山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三橋農業綜合開發省級示範區”為中心,向周邊十個鄉鎮(平山、三橋、黃墩、小市、石牌、黃龍、清河、江鎮、雷埠、臘樹)幅射,實行覆蓋全程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為構建懷寧縣農業服務型經營體系建設探索出一條新途徑。


【示範農機合作社】安徽省懷寧縣福寧農機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由社理事長負總責,合作社成員代表及服務諮詢、良種引進、育苗機插、植保防控、農技農機等專業人員分別組成的“社會化服務作業組”。福寧農機合作社通過聯合福寧米業(當地龍頭企業)等組織,組建懷寧縣金福寧現代生態產業聯合體作為全程社會化服務的實施主體,並與之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合作社在聯合體內起著承上啟下的紐帶作用,不斷健全內部運行機制,按照“社員代表大會決策、理事會執行、監事會監督、成員友好合作”的民主管理機制運行。各相關人員按照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服務規範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二、規範運作,優質服務

合作社與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和縣農委簽訂了“優質品種種植轉讓及技術合作協議書”,組織有關專家論證,實行良田良制、農機農藝、良種良法、綠色防控的有機結合。利用網絡及微信平臺適時發佈病蟲測報防治、科學合理測土配方施肥、新型缽體育苗機插、高效率機耕、機插、機收等科技種糧前沿新技術的服務與推廣,於2017、2018年成功舉辦“全市水稻缽體育苗機插”、“全省水稻機械化種植”、“全省新型農機作業現場會”及“全縣綠色防控飛防作業”等農機作業、觀摩現場會。

福寧合作社內設機構健全,各種證照齊全,各項組織管理制度、財務規章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和器械保管制度等相關制度上牆,嚴格按照服務要求和社會化服務質量標準、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質量規範、水稻集中育秧服務質量規範、秸稈還田機械化服務質量規範、水稻插秧機械化服務質量規範、水稻、小麥聯合收穫機械化服務質量規範開展服務,自覺履行與服務對象簽訂的服務協議。

合作社採取統一品種、統一機械化種植、統一田間管理、統一烘乾銷售的“四統”模式。建立“農機作業、糧食銀行、土地託管、農事服務”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戶提供機具維修235臺套/年、農資統購額576.3萬元/年、培訓諮詢350人次/年、銷售對接額1378萬元/年等“一站式”服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種植戶,福寧社會化服務合作社對所有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將比市場價下降5%-10%,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服務於農,讓利於農。在農業、財政等部門的支持監管下,福寧社會化服務組織逐步走向管理規範、設備先進、技術一流、服務至上的社會化服務團隊,全力服務於“三農”。

三、創新機制,完善體系

在切實做好機耕、育秧機插、統防統治、聯合機收、秸稈還田等社會化服務的基礎上,為延伸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服務功能,合作社成立了福寧“科技種糧培訓服務中心”、“土地託管服務中心”及“糧食銀行代儲服務中心”等部門,積極開展農機植保、代耕代種、統防統治、代農烘乾、儲存等專業化、社會化服務。

合作社將“農民的收益就是企業的效益”作為根本立足點,堅持“面向農村,服務農民,支持農業,和諧發展”的發展方向,努力打造從農田到餐桌的綠色產業鏈,實現綠色農業產業化經營。

合作社著力健全服務體系,通過為種糧農民搭建全程社會化服務平臺,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代農烘乾、儲存、加工、兌換,實現了產前、產中、產後的從種子到產品的一條龍服務體系。2016年,福寧農機合作社投產運營的日處理420噸的穀物烘乾和存儲1.2萬噸的標準化糧庫,重點解決目前農戶種糧在烘乾、存儲、增效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把農民利益與企業利益、生產者與經營者密切聯繫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共享的新型合作關係。

1、穀物烘乾:本地區水稻收穫季節常處在多雨、潮溼、陰涼天氣,稻穀難以及時晾曬。長期以來,新收糧食的乾燥方法主要依靠自然陽光在曬場上翻曬,甚至佔用農村道路打場翻曬,不僅受氣候條件的限制和影響較大,同時也影響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據查,每年因氣候原因稻穀來不及曬乾或未達到安全水分貯藏造成發芽、黴變和蟲害的損失率高達驚人的5%-10%。糧食烘乾省工省時、減少糧損(人工晾曬損失一般在2%-3%),節省場地,其最大的好處在於不僅不會出現損耗,還可以節省大量人力,更重要的是“曬穀不用看老天的臉色了”。合作社充分發揮聯合體內的橋樑紐帶作用,優先優價為群眾提供糧食烘乾服務,農民從田間收割的糧食可直接送合作社烘乾銷售。2018年種糧大戶董子勤(承包土地1200畝)曾興奮地說:“我再也不用愁潮糧了,福寧合作社解決了我水稻乾燥、存儲的大難題”。公司的糧食烘乾便民服務,為廣大種糧戶爭得了天時,贏得了效益,開創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良好局面。

2、糧食代儲:2015年以來,為適應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種植新形勢,解決群眾儲糧矛盾,福寧合作社與聯合體內的龍頭企業聯手積極開展“糧食代儲”業務,將農民利益與企業效益,生產者與經營者聯繫在一起。為確保儲糧農民的合法權益,合作社本著“互惠互利、雙方自願、自主管控風險”的原則,開展糧食代儲業務,與種糧群眾建立了一種契約存儲關係,創建了本地區糧食流通新秩序。截至2018年底,公司已為575名小農戶及種糧大戶代儲糧食5140噸。糧食代儲不僅為廣大農戶解決了糧食保管易受潮、黴變、除蟲、鼠害等難題,降低了儲糧損耗,解決了儲糧難的問題,增加了農民存糧收益,也幫助企業掌握了優質糧源,緩解了收購資金緊張的局面,盤活了企業倉儲資源,減少了經營費用支出,探索出一條解決農民儲糧難的存儲新模式,做到了農民高興、企業滿意、政府放心。

四、積極作為,落實社會責任

在合作社不斷髮展的同時,福寧合作社主動把產業扶貧、脫貧攻堅扛在肩上。合作社在結對幫扶的平山鎮鳴鳳村和三橋鎮金閘村,將現有分散承包經營的承包戶土地集中流轉至村委會,由村委會統一託管給福寧社會化服務組織,實行統一提供良種、統一育插秧、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儲的方式,為龍頭企業建設優質綠色有機專用品牌糧食基地。貧困戶以承包經營的可耕種田地面積和產業扶貧專項資金全程參股福寧合作社的糧食專用品牌基地經營。


【示範農機合作社】安徽省懷寧縣福寧農機專業合作社


2018年,福寧合作社務工作業支付貧困戶勞務工資7.83萬元、參股分紅收入16.5萬元,支付村級集體經濟品牌基地經營利潤12.7萬元,為上述兩村整體脫貧出列做出了積極貢獻。

願景

合作者下一步打算主要有:一是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深化社會化服務。由耕種收環節,向產前產中產後的全環節加快拓展,增強全程全面機械化服務能力,加強技術指導,擴大服務規模,提升組織化程度,不斷做精做強產業。二是開闢融資渠道,提升綜合農事服務能力。合作社將謀求更多的農村金融資源,拓寬融資渠道,尋求更多的社會資本進駐合作社,做強綜合農事服務,促進合作社其他產業發展壯大。

啟示

面對新形勢,福寧合作社將本著“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的指導思想,堅持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佈局、重點突出的原則,與種植戶實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並和當地龍頭企業等組織聯合,成立農業服務聯合體,推動合作社全程服務能力向縱深發展,努力在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為實施一二三產業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現代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了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