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睡眠時間夠麼?

我們需要多少睡眠

對於特定的個體而言,很難確定正常的睡眠量究竟由什麼構成。有一種方法通過讓患者自然醒來以確定患者要睡多長時間。另一種方法則涉及確定患者在經歷不同時長睡眠後的清醒程度。若患者醒來後感覺精力充沛,並且一整天都能輕鬆保持清醒,即便處於無聊或單調的環境中也是如此,即認定為清醒度正常。

不同個體和不同生命階段的睡眠需求有顯著差異,雖然大多數成人報道每晚睡眠6-8小時,但某些健康的個體可能睡眠時長較短,每晚只需睡眠不到6小時並且無需補充睡眠即可感覺精力充沛。另一些個體可能報告每晚需要睡眠10小時或更長時間。即使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也意外地幾乎沒有科學證據可用來推薦一個固定的睡眠小時數。

為了反映出這種個體間差異,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更新了關於各生命階段中每日睡眠量的推薦意見,聲明推薦的平均小時數“可能是合適的”,但不同個體間有顯著差異,並且給出了每個年齡組的新推薦範圍。雖然新生兒的睡眠時長範圍變窄,但所有年齡組的睡眠時長範圍擴寬了1-2小時。美國睡眠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ASM)和睡眠研究協會推薦,成人常規每晚睡眠7小時或更長時間來促進最佳健康狀態。AASM對兒童的睡眠推薦與國家睡眠基金會稍有不同。

要保持最佳的身體健康狀態、免疫功能、精神健康和認知功能,必須有充足的睡眠。

美國睡眠醫學研究院和睡眠研究協會的共識指出,為了獲得最佳睡眠健康,18-60歲的成人每晚常規需要≥7小時的睡眠時間。

同樣,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共識報告指出,18歲至64歲的成人每晚推薦7-9小時睡眠,65歲及以上的成人則推薦7-8小時睡眠。嬰幼兒、兒童和青少年比成人需要更多的睡眠。

你的睡眠時間夠麼?

美國睡眠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ASM)和睡眠研究協會推薦

深藍色為推薦睡眠時間

淺藍色為可能適當的睡眠時間

黃色為睡眠不足或睡眠過量

睡眠不足

由於總睡眠時長減少(量的下降)或短暫覺醒導致睡眠片段化(質的下降),睡眠不足以支持個體維持足夠的清醒狀態、行為和健康時,即為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帶來的後果

慢性睡眠不足與多種不良結局有關。潛在後果包括:表現下降、意外事故和死亡的風險升高以及造成對身心健康均有害的影響。

良好的睡眠衛生對於持續獲得充足、優質的睡眠至關重要。

建議如下

1.即使在週末,也要堅持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保持作息一致使人更容易入睡和起床。

2.建立睡前儀式。將個人洗護、熄燈和減少噪聲等例行程序納入到預定睡眠時間前兩小時內,作為多階段睡眠治療干預的一部分,有效地改善了受試對象的睡眠情況。

3.如果存在夜間睡眠問題,則白天不要小睡,特別是在傍晚時候。然而,持續約20分鐘的短暫小睡有助於緩解白天的疲勞和睏倦,甚至有助於提高認知能力。與短暫小睡相比,小睡30分鐘以上更可能產生睡眠慣性,導致覺醒後警覺性和認知能力下降。

4.對於輪班的人來說,小睡通常是必要的,這有助於減輕疲勞,並在工作中保持警覺。

5.每天鍛鍊。定期運動對總睡眠時間有小幅改善,對快速入睡能力有輕至中度提高,對睡眠質量也有中度改善。

6.維持有利於睡眠的環境。臥室應該舒適涼爽。人群研究發現,夜晚的光照和噪音會顯著影響睡眠質量和時長。對於容易因環境刺激而導致睡眠中斷的人,使用遮光窗簾、耳塞或控聲器有助於創造最佳的睡眠環境。

7.睡在舒適的床墊和枕頭上。

8.每天早晨規律的明亮光照有助於儘量提高警覺性,保持規律的晝夜節律。早晨暴露在白光下1小時,有助於受試者早睡早起。早晨暴露藍光可能對晝夜節律的穩定有更強的影響。已經證明這可以改善白天的疲勞和睏倦。

9.晚上避免吸菸、攝入咖啡因和大量進食。雖然飲酒似乎會縮短入睡時間,晚上飲酒可使下半夜的清醒時間或淺層睡眠增加,且自述的睡眠質量降低。晚上吸入尼古丁可降低睡眠效率,增加夜間清醒時間。

10.舒緩的活動可以促進睡眠,比如在柔和的光線下閱讀。日常睡前至少30分鐘內應避免使用電子設備,如果夜間醒來,也不要使用電子設備。計算機屏幕和手持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可以抑制褪黑激素的自然產生,導致入睡困難;然而,導致這種效果的確切使用時間和照明強度。

11.如果睡不著,不要看錶。去另一個房間做些放鬆的事,直到感覺有足夠的睡意,再回到床上睡覺。

若患者接受上述睡眠衛生建議後,仍然難以獲得足夠的睡眠,則可以轉診睡眠專科醫生。睡眠醫學專家可以解決許多睡眠障礙和睡眠問題。例如,專門從事睡眠醫學的認知行為治療師會致力於重整導致失眠等睡眠問題的思想、情緒和行為。自我調節干預,如心理圖像技術,可以改善成人的睡眠相關行為和睡眠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