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文 | 發現澳大利亞

ID | Go_Aussie

在中國,學霸在許多家長和孩子眼中,就像神一樣的存在。然而,或許就連這些學霸都沒有想到,到了國外,等待他們的卻是另外一種局面。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在美國的校園文化裡,存在著這麼一個約定俗成的鄙視鏈:

那些在某一領域十分專業,卻缺乏社交能力,內向害羞的“書呆子”,被稱為Nerd;而那些擅長體育,外向自大,體格強壯,人緣好卻喜歡欺負別人的“運動員”則被稱為Jock

毫無疑問的,處於鄙視鏈底端的Nerd,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書呆子”,是最不受歡迎的。而曾經在國內風光的學霸們,到了國外卻被輕易貼上了Nerd的標籤。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在哈佛大學近期披露的申請人“個性”評價上,“只會讀書”、“不善交際”的亞裔毫無意外地被打出低於其他族裔申請人的評分。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華人進入精英階層有多難?

美韓混血兒Wesley Yang曾為美國《紐約時報》,寫過名為《Paper Tigers》紙老虎一篇報道。

他採訪了許多位生活在美國的亞裔男學霸,想知道這樣一群人融入美國主流社會,成為精英階層究竟有多難?

Wesley Yang曾寫道:

直黑髮、丹鳳眼、黃皮膚、扁平臉,無精打采的像只爬行動物。我試圖告訴自己這臉和別人的一樣好看。但是鏡像中的我還是很陌生……是的,我就是香蕉人。

有時我會想象別人眼裡的我:一個隱身人。

說起亞裔,你會想到數學尖子,小提琴能手,被壓抑,被欺負,服從命令的半機器人。表面上被社會推崇,實際上被利用。

其實,在這個社會和文化裡,亞裔無關緊要。

他還提到了《虎媽戰歌》引起了關於種族的口水戰。

他還提問了這樣的疑問:討論雖熱烈,卻沒人相信亞裔真的會接管這個國家。就算亞裔佔領了教育的制高點,他們是否也佔據了現實的制高點呢?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Wesley Yang的這段內心獨白,或許道出了許多生活在美國亞裔群體的共同感受。

在美國最牛的公立高中史岱文森讀過書,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的小毛,便是這數萬華人學子中的一員。回憶起在史岱文森讀書的日子,這位學霸如今依然是心有餘悸。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史岱文森是美國出了名的學霸集中營,在這裡,全紐約標準考試最頂尖的3.7%的學生才能被錄取。

與我們想象中不同的是,他描述道:“這裡不鼓勵多樣性,需要的就是考試精英”。

小毛說走進史岱文森就仿若走進了美國的亞裔學霸,因為僅僅是佔紐約人口12.6%的亞裔,在這個高中就佔了72%。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小毛說,和他一樣的亞裔學生裡,大腦裡都堅信這樣一個信念:通過反覆的練習就能獲得高分。

比起相信自己的天資,他們更相信不斷訓練的重要性。所以,這些已經在接受美國精英教育的華裔年輕人,

依然在晚上和週末參加著一個又一個的補習班。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然而,這樣的刻苦於常人的學習,讓這些亞裔學生得到他們想要的了嗎?

紐約HCH高中的學生會主席小蔡在哈佛大學讀大四時,就公立高中的精英學子們做過一篇調查和論文。

調查的結果是:白人學生視亞裔為威脅。

事實上,美國名校是絕對不會讓亞裔群體成為主流這樣的事情出現的,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方式進行“平衡”:普林斯頓大學的社會學家TE做過計算,為了獲得同等的錄取概率,亞裔學生在SAT考試中要多考140分才行。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小毛說,在美國讀書時他總會有這樣的感覺,

“一群沒名沒姓的亞裔孩子,一起成為別人的陪襯”。

在這個過程中,小毛也發現要在美國這樣的主流社會被定義為真正的成功,除了足夠聰明、足夠努力,還要懂得社交。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小毛特意研究了史岱文森高中的種族金字塔,他驚訝地發現:那些金字塔尖兒的天之驕子們,不僅長得漂亮,會社交,而且個個是學霸。

塔尖的人可以得到一切,其實是為上流社會做準備,而這些卻讓華裔學生壓力山大。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你總感覺要努力學,但光學習又不夠。”小毛無奈地說。

華人的職場天花板

美國有這樣一組調查數據發人深省:亞裔在美國人口中佔大約5%,但在企業管理層中僅佔0.3%,在董事會中還佔不到1%,在大學校長中佔約2%。

在財富500強企業中,亞裔CEO也屈指可數。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谷歌CEO印度裔桑達爾·皮查伊)

而在一些亞裔集聚的特殊產業,情況也大體相似:

硅谷中1/3的軟件工程師為亞裔,然而在聖弗朗西斯科灣一帶的25所最大型的公司中,僅有6%的董事會成員是亞裔,僅有10%的公司管理人員是亞裔。

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終身聘用的科學家中有21.5%為亞裔,但實驗室或分部主管中只有4.7%是亞裔。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無法融入主流社會,是許多移民尤其是移民一代的痛點。

而在許多老移民眼中,他們為了孩子教育移民海外,就是為了讓孩子未來能超越父自己,成為西方主流社會中的一份子。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然而,這道職業鴻溝或者說是隱形的天花板,真的會因為努力培養學霸、讀名校、進入大公司而消除嗎?

名叫Yellowworld的網站出現過這樣一條簡潔的感慨:如果你是東亞裔,你需要上一所頂尖的大學才能獲得一份高薪工作。

但即使你獲得了一份高薪工作,那個全家都是普通州立大學畢業的白人可能不知不覺就爬到了你上面,僅僅因為他是白人!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除了膚色還有文化理念

和小毛一樣在史岱文森高中讀過書的小初,因為寫詩曾獲得過創意寫作獎學金18000美元。和許多的華裔學霸一樣,聰明勤奮,履歷完美,在美國出生,

但他依然對自己的膚色沒有信心。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小初說:“那種自信的感覺,可能還要過上幾代才能有!”然而,

膚色真的是成為阻礙華裔向上發展的唯一原因嗎?

加拿大的法學教授和作家小吳有著自己不一樣的觀點:小吳母親是白人,父親是中國臺灣人,這讓她對於中西文化有了自己更獨特的觀察視角。

白人給人一種感覺,他們可以做重要的工作,這種高傲卻是亞洲人沒有被訓練過的。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我曾經被灌輸“要遵守所有的規則”這樣的理念,而在白人的文化裡,卻是沒有統一和一層不變的規則需要遵守的。

在許多白人眼中,亞洲人的人社就是“做苦力”,這樣一個來自中文的詞彙也增加了中西文化隔閡和偏見的擴大。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在美國,其實不乏知名的創業者。

YouTube的創建者之一Steve Chen;在線鞋店零售商ZAPPOSO的創始人小謝,在2009年把ZAPPOSO以大約十億美元的價值賣給了Amazon。

他們都彰顯了一種冒險者的形象,而這對於在美國打拼的亞裔群體來說,是並不容易的。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對此,有媒體提出這樣的觀點:

要成為領導需要個人主動,需要思考一個組織可以採取怎樣不同的工作方式,需要搭建人脈關係、自我推銷和自信的主張。

如果斷言任何亞裔都不擅長創造性思維或不願承擔風險,顯然是種族主義的觀點。

但如果說一個在教育上向來注重死記硬背和填鴨式灌輸的群體,在整體上不大可能造就很多傾向於挑戰當權者、打破傳統行事方式的人。

先接受和認可自己

一位名叫Eddie Huang(暱稱小黃)的華裔給出了不一樣的選擇。小黃在奧蘭多長大,有著一個典型的虎媽和固執的貓爸,

和許多生活在美國的華裔一樣,小黃也在職場發展中遭遇過天花板。

和許多人因為擠不進主流社會而痛苦,得不到文化認同而苦惱不同,小黃決定真實面對自己身份,發揮華裔自身的特長——開一家餐廳。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開餐廳或許並不是許多父母眼中入眼的事業和工作,更不是他們所期待的,孩子融入西方主流社會的方式。

小黃知道與其活在父母的期望中,不如做自己內心所想!

“在美國,美食是華裔最擅長的,我要讓吃快餐長大的年輕一代尊重我們的美食!”小吳自信地說。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在Wesley Yang採訪的眾多華裔學霸中,小黃在他眼中是那個選擇用自己的方式被西方國家接受的人。

作為移二代,Wesley Yang說自己也面對著身份的焦慮,不屬於亞洲文化也不屬於西方文化,但這卻並不妨礙他成為自己。Wesley Yang說:

“我拒絕用任何一種文化定義自己,通過刷題來獲得各種證書在我看來是一種罪,裝出高興的樣子來取悅白人也是一樣。”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為什麼華裔學霸始終爬不上西方的精英階層?

這或許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的存在。

這就像北大清華畢業的高材生就該進世界五百強一樣,是存在於大多數人腦袋裡的偏見。

《紐約時報》對亞裔男學霸的採訪就像一個縮影,反映出了家長對於子女的過度期望,學子夾雜於中西文化中的左右為難……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而如果我們非要委曲求全,去成為自己不想成為的人,去滿足他人對於自己的構想和期待,那這是否又是出國留學、接受西方教育的最終目的?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小編希望所有身在海外的,華裔學子學霸、新老移民們,能如願以償找到自己在西方國家的角色和位置,

進入精英階層的道路或許並不容易,但起碼我們可以努力做到對自己的選擇堅定和自信!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想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出國留學?

自己的性格適合去學什麼專業?

趕緊點擊下方小程序測一測

快速幫你探索未來職業方向

明確留學目標

如果你對留學英國、澳大利亞有疑問,或者就是純想聊天,都可以直接掃碼找君君哦~(商務合作請聯繫QQ:1279717675)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名校畢業的華人學霸,最後卻消失於精英階層,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