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復工難,直播主播收入也“大跳水”?

疫情之下,直播賣貨這一新業態快速進入大眾工作生活,與直播同時“紅”起來的是各行各業的“主播”,不少人通過李佳琦、微婭知道了主播還能這樣“玩”。從直播賣服裝、美妝,再到賣車、賣樓,更有直播賣火箭,背後考驗“主播”要體力要精力,還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主播”們是消費者與企業之間重要的鏈接渠道,他們或曾是老師、櫃姐、收銀員,因為各種原因進入直播帶貨市場,他們可能是已擁有粉絲的網紅也可能是企業CEO,或者是行業素人,每天堅持數小時的直播全力“帶貨”。即日起,南方都市報推出《直播間的東莞》欄目,通過直播“主播”這一行業視角,講述他們的直播生活,東莞直播帶貨情況,觀察東莞行業復甦情況,紀錄東莞復工復產。

大碼主播菲菲

疫情期間月收入僅4000元縮水近十倍

大碼主播菲菲,入行不到兩年,現在是擁有139萬粉絲的淘寶達人。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讓菲菲的直播時間減半,收入也來了個“大跳水”。菲菲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她每天基本直播6個小時左右,長的話可能播8個小時。但疫情期間,大部分工廠都開不了工,沒辦法拿貨,全靠一家供應商在撐。以往直播都是30件衣服“打底”,現在每天只能反覆地賣同一批衣服,一天也只能直播三四個小時。加上粉絲的購買慾望直線下降,這都對菲菲的收入造成極大的影響。

大年初八 園區一人直播

菲菲告訴記者,今年2、3月份,她都只能拿到4000元錢左右。與峰值相比,收入縮水近十倍。她認為,這是由於疫情期間大家都宅家不出門,沒有購買衣服的慾望,整個服裝行業都非常慘淡。菲菲還記得,今年大年初八,整個虎門電商產業園,基本只有她一個人還在直播,這是以往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因為疫情,菲菲也有想過停播。但為了不辜負粉絲,最終也沒有實行。

菲菲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堅持做到現在,與性格有很大關係。因為達人號的主播,需要有鮮明的個性,也就是所謂的“人設”。同時,主播還要有很樂觀的心態,不然心態很容易就崩了。如今,擁有近140萬粉絲的菲菲,直播帶貨的最好成績是一天30萬元左右的營業額。這對大碼主播來說,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究其原因,菲菲認為,一是產品性價比高,二是得益於粉絲群體的信賴。只有粉絲對主播產生了信賴,粉絲才會為主播推薦的產品買單。

從成都“打飛的”到東莞入行“主播”

其實在兩年前,菲菲還只是一名在西餐廳工作的員工。當時,淘寶上大碼主播正熱,一心想做主播的菲菲,在看到東莞一家公司發佈的大碼主播招募令後,立馬辭去了西餐廳的工作,買了一張機票就從四川成都飛到了廣東東莞。“雖然當時身上只揣著700元,但我相信我能出人頭地。”菲菲對記者說道。

菲菲還記得,自己是在2018年的11月11日,也就是天貓“雙十一”這一天,正式踏入直播這個行業。那一天,天貓的最終成交額達到了2135億元。但菲菲卻是在倉庫裡,見證了這一“消費狂歡”。第二天,菲菲不僅沒能上播,還直接被分去了倉庫打包。至今,菲菲仍感嘆,“淘寶的發貨量太大了,倉庫裡面全是貨。”

一開始,菲菲只是在店鋪直播打基礎,每月工資維持在四五千元左右。但相較於在成都時2800元的工資,來到東莞做了主播之後菲菲的收入有了小幅增長。經過近一年的沉澱後,2019年10月10日,菲菲“自立門戶”開了自己的達人號,收入開始飛速增長,最高一個月甚至可以拿到四五萬元。

但這其實是一步險棋,因為達人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做成功的。菲菲稱,剛開始做達人號的頭三個月,非常關鍵。如果在三個月內,流量上去了,那達人號就能做起來。否則,就會被淘寶直接淘汰。據菲菲所說,和她同一時期做達人號的那一批大碼主播裡面,現在只剩她一個人還活躍在這個行業。

大碼女裝店播甘宇

復工以來直播間銷售額保持年前水平

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在尋求自己的“新出路”,而直播是最為火熱的一種方式。“收入肯定多多了!”這是這段時間中,大多數人對負責帶貨的主播們的看法。那事實是否真的如此?近日,南都記者走訪了東莞虎門多家大碼女裝服飾商店,通過採訪瞭解到,從事大碼服飾類的主播,店播和達人的收入所受影響程度不同。其中,入行不到一年的店播甘宇,疫情期間的收入跟此前沒有大出入。

3月底復工 直播快速恢復

“喜歡的寶寶們要抓緊下單了,尤其是要遮肚子的寶寶,這款衣服真的一定要買下。”1991年出生的甘宇,在去年6月加入主播行業,在東莞虎門一家大碼女裝電商裡做一名店播,每天上播的時間有5個小時,但實際上班時間是9個小時,月收入在7K-8K左右。“正式開播之前,還要選品、鏈接上下貨等工作。”甘宇說。

4月18日下午4點多,甘宇正在一間約15平方米的小房間裡直播。“歡迎寶寶們來到直播間。”在甘宇面前的觀眾只是一個個賬號,在手機屏幕上,通過文字、表情來和甘宇互動。即便沒有一個“實在”的觀眾,甘宇的整一套“叫賣”動作都十分嫻熟和自然。

相對買家來說,電腦、手機、攝像頭,還有旁邊各種花式的衣服才是甘宇日常工作的“穩食老友”。不過因為疫情的關係,甘宇和他們分別了有兩個月的時間。

甘宇在接受採訪時告訴南都記者,疫情期間家裡被封住了,要出來很難,所以一、二月份自己沒有開工,到了3月底才從江西回來東莞上班。甘宇坦言,雖然實體店對電商來說競爭力並不是特別大,但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實體店還沒有開門,這樣對電商、對主播來說多多少少都有些好處。

“復工”以來,甘宇在直播間的銷售額保持著年前的正常水平。而甘宇所負責的直播間,是她所在電商的天貓旗艦店,有160多萬粉絲。一天的觀看量在4、5萬人次左右。

要讓觀眾下單買東西 學問多多

雖然入行不到一年的時間,但是甘宇帶貨量最好的一天,有五六萬的營業額。這還不是在“雙11”這種購物狂歡節中。“主要還是一些秒殺活動吧,這對於觀眾來說吸引力很強,會帶動銷售額,那麼主播的業績也會高一些。”甘宇說。

“剛來的時候會有專門的人帶新人學習,大概一週的時間後新人從試播、主播助理做起,然後慢慢自己獨立當主播。”甘宇說,店播主要是推銷店內產品,那麼店家會對新來的主播進行店內培訓,包括直播話術、與粉絲互動、介紹產品等。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接觸,甘宇認為,要提高帶貨率,主播是最關鍵的。因為主播的“表演”是否生動形象,與帶貨能力有關。甘宇告訴記者,直播帶給買家的觀感是比平面的要更加直觀,買家可以通過主播的講話、拍照、展示等在直播間裡面的各種表現,來感受主播的親和力。“如果一個主播講話、眼神讓觀眾感覺到不舒服,即便穿在他身上的衣服再好看,觀眾也沒有那種購買的慾望。”甘宇說。

為了和觀眾有很好的互動,甘宇每次直播都會和粉絲聊聊天、開開玩笑。“但是隻會切入一點點,然後就要馬上轉到衣服上面來了。”之所以這樣,因為甘宇深刻明白到,自己是帶貨主播,和娛樂主播不同,更傾向於帶貨。

“要想辦法讓觀眾下單買東西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裡面的學問多著呢!”做主播大概一年的時間,還算是初入行,對於未來怎麼去提升自己,甘宇還沒有一個很確切的想法,但是想要繼續再多鍛鍊一下,多沉澱,有機會的話願意往達人主播挑戰。

統籌:南都記者 梁錦弟

採寫:南都記者 梁錦弟 黃慧萍 黃馨瑩 莫曉東

攝影:南都記者 劉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