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家書情懷

“家書抵萬金!”:家書在歷代中的價值和作用


《傅雷家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家書情懷


春望


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家書價值幾何?

傅雷給傅聰的信件中表示,孩子,你怎麼老叫人牽腸掛肚呢?預算你的信該到的時期,一天不到,我們精神上就一天得不到安寧。

還有一句是這樣描繪的,我們歷來向你討家信,就像討情一般,你該瞭解你爸爸的脾氣,別為了寫信的事情多叫他多受屈辱。

從上面兩句可以想象出,傅雷和夫人為了等待傅聰的回信,受了多大的折磨,心態是多麼的動盪不安。

傅雷對孩子的教育是嚴厲的,甚至是苛刻的。他要求孩子的學習,要求孩子的待客禮儀,包括回信中的不妥也一一指出,包括在彈鋼琴的時候,手,背,力道和動作的和諧,姿勢的優雅。


特別是對傅聰情感上的問題,對朋友的態度,都是謹慎的提示,慎重的警告,無論如何都要剋制,以前途為重,以健康為重。在外面要好好利用時間,不但要利用時間來工作,還要利用時間來休息和寫信。

被忘了那句“家書抵萬金!”

至此,家書的價值才能真正的體現出來,一份簡簡單單的家書,在當年那個特殊的年代,是連接父母和孩子任何信息交流的,這些包括了孩子的生活,情感,學習,工作,各方各面。倘若這封信中寫到不舒服和生病,那麼帶過來的便是萬分的牽掛和不捨。


《傅雷家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家書情懷


家書在過去的作用

在電子郵件和包裹發達之前,大概是2000年之前,都是信件的天下,小小的郵票,大大的希望,一封封家書,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誨和期盼,一封封家書,是孩子成長時與父母的溝通。

杜甫還有一首詩流傳至今,就是

《得家書》


去憑遊客寄,來為附家書。


今日知消息,他鄉且舊居。


熊兒幸無恙,驥子最憐渠。


臨老羈孤極,傷時會合疏。


二毛趨帳殿,一命侍鸞輿。


北闕妖氛滿,西郊白露初。


涼風新過雁,秋雨欲生魚。


農事空山裡,眷言終荷鋤。

可見唐朝的時候就有家書的存在,只是當時的家書比較簡短,隻言片語的描寫,卻也能描繪出事情的真實面貌。

今日得消息,他鄉且舊居。附上家書,得知的消息,還是比較詳細的。

再比如曾國藩家書,這恐怕是歷史最有名氣的家書。這本家書是他的書信集合,這裡體現了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

這本書的信件涉及了父母,長輩,同輩,還有子輩,涵蓋了他的為人作風,修身養性,教育子女的大合集。

一如既往,《傅雷家書》正是傅雷和傅聰的信件往來,由傅雷主筆,母親代為謄寫,以怕信件丟失的緣由,來達到教育子女和維繫子女相思之情的表達。

家書在父子之間的情感聯繫


《傅雷家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家書情懷


1, 父親真誠的感受,情感的寄託。

父親講,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此時,傅聰正在國外學習,他這段話暗含的意思,你與學習的老師相處,是否也能到達為父的種種,情感的昇華。

2, 父母在物質方面和情感方面的幫助,永遠是無私的,貼己的。同樣告訴孩子,我們對你如此,有時,你需要對你的朋友一樣如此。

3, 朋友恩德的手術,父母教傅聰寫封信件安慰下。呈上面的情感穿插技巧,讓傅聰懂得,想就要去做,而不是光光責備自己。

4, 針對李白,杜甫的詩歌的區別,蘇軾和辛棄疾的詞的區別,該注重的地方,該學習的地方,傅雷也怕孩子怪他說話太嚴厲,奉勸孩子需要信任父親。

5, 父親恨不得天天在他旁邊,做個監護的好天使,隨時勉勵他,安慰他,勸告他,幫他鋪平前進的道路,準備將來的學業和人格。

6, 父親言語,我們做父母的人,為了兒女,不怕艱難,不辭辛勞,只要對你們好,能夠幫助你們的,總會盡量的給。

整本書這些描述,數不勝數,真是情感的真實流露,言語中的迫切和愛護,作為父母的愛,對孩子的愛和指引。


《傅雷家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家書情懷


結語

用《傅雷家書》中的一句來表達他整理這些書信的價值。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才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

作為平凡世界的人們,如何從家書中獲取警示語,勉勵自己前行的道路,或許此後再無家書,但,我們前行的道路上,揹負著所有父母的愛,老師的愛。我們給予的不過是對生活的愛,對生活的態度,做人的態度,內在的精神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