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無常的王君廓,以宗室為墊腳石,卻因不認識草書,為野人所殺

王君廓是唐初名將,但他與別的將領不同,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曾用十三人破敵萬餘人,但是王君廓有一個很大的性格特徵,即反覆無常,而且沒有底線,搞出了很多的事情。

他為了立功,說服宗室廬江王李瑗叛唐,而王君廓則反過來殺死了李瑗,拿李瑗的頭顱做了自己的墊腳石,深為李世民看重,但他的強盜思想在為官的過程中總是被李玄道指責,因此摩擦不斷。

而當王君廓奉旨入京的時候,李玄道的一封信徹底將王君廓的本性逼了出來,提前到死神那裡報了道,令人唏噓。

反覆無常的王君廓,以宗室為墊腳石,卻因不認識草書,為野人所殺

王君廓幼年時期就成為一名孤兒,家裡很是貧窮,而長大後的王君廓就因為有勇力做了一名馬匹買賣的中間人,但他喜歡偷盜,在鄉里的名聲很臭。隋末的大環境讓王軍廓不甘於在家鄉過籍籍無名的生活,他想離開家鄉也出去做一番大事業,但自己沒有錢不說,還是個半大小夥子也沒有影響力聚眾。

就在這時,王君廓盯上了自己的叔叔,他試著說服自己的叔叔和他一起出去闖一闖,不過當時他的叔叔已經成家,也算是有穩定的小日子,自然不願意跑到外面去受累。為了說服叔叔和自己一起出去,王君廓想了一個損招,他對叔叔說叔母和鄰居有私情,其叔一聽,火冒三丈,又有王君廓在身邊挑唆,一起之下去將鄰居給殺了。

犯了人命官司的叔叔自然不敢繼續留在家鄉,無奈之下和王君廓趁夜離開了家鄉,從此開始聚眾為盜的日子,而王君廓想要做的顯然不是一般的盜賊,亂世之中,誰都有機會,不能不為此拼一把。

所以王君廓身邊很快聚集了千餘人,他領著這些人到處劫掠,狡猾如王君廓在與他人交戰的時候非常喜歡玩詐降的遊戲,先是放低姿態表示自己會歸降,等對方放鬆戒備,王君廓就突然發動進攻或者選擇逃走,這一招可謂屢試不爽。

反覆無常的王君廓,以宗室為墊腳石,卻因不認識草書,為野人所殺

比如在遭遇河東郡丞丁榮和隋將宋老生的時候,王君廓就使用了這一招,還有後來在決定歸順哪一方的時候,王君廓、韋寶、鄧豹在商量歸附的時候意見不統一。王君廓更看重勢力最大的瓦崗李密,而韋寶、鄧豹則更想跟隨李淵。

王君廓就假裝同意和韋寶、鄧豹一起歸順李淵,然後趁兩人不注意的時候突然發動攻擊,將物資都奪了過來,然後浩浩蕩蕩去歸順李密,只是瓦崗多得是歸順的人,而王君廓的實力實在算不上大,並沒有得到李密的重視。

王君廓一看李密沒有重視自己,竟然領著人離開了瓦崗,轉而又去投了李淵。李淵向來重視人才,來者不拒,來了就給官做,王君廓剛投奔到李淵這邊,就被封為上柱國、加河內太守,常山郡公,這樣的待遇自然讓王君廓死心塌地。

於是在李唐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王君廓是出了力的,尤其是在攻打王世充和竇建德的過程中,王君廓立了很大的功。

反覆無常的王君廓,以宗室為墊腳石,卻因不認識草書,為野人所殺

620年,李世民奉命攻打王世充,命王君廓攻打洛口阻斷洛陽的糧道,王君廓完美完成任務,後又攻克了轘轅,等到王世充派人來攻,王君廓故伎重演,詐敗,將王世充的人引進了自己的埋伏圈,獲得大勝。遠在長安的李淵知道王君廓的功績後,還下詔嘉賞王君廓,李淵是這樣說的:

“爾以十三人破賊萬,自古以少制眾,無有也!”

王君廓領13人破敵過萬,這樣的戰績的確是少有的,值得好好嘉獎,而王君廓因此得到的賞賜也不少。

後來王君廓還參與了攻打竇建德之戰以及再後來的平定劉黑闥之戰。622年,竇建德的部下以劉黑闥為首反叛,迅速佔領了不少的地盤,而李世民奉命平叛。王君廓最開始被李世民派往洺水城以1500騎守城。

反覆無常的王君廓,以宗室為墊腳石,卻因不認識草書,為野人所殺

等王君廓領兵進入洺水城之後,就被劉黑闥圍困在其中,李世民曾三次試圖救援但不得法,後來李世民害怕王君廓守不住城,遂讓王君廓突圍而出。王君廓在出城的同時,羅士信領200騎進城固守。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羅士信用自己的命換了王君廓的命,雖然這一仗最終是李世民勝了,但是羅士信卻死了。

王君廓換回了一條命,在平定劉黑闥之後鎮守幽州,與突厥作戰獲得大勝,李淵再一次給了王君廓特別大的賞賜,《舊唐書》記載:

“徵入朝,賜以御馬,令於殿庭乘之而出,復賜錦袍金帶,還鎮幽州。”

王君廓在幽州,但並不是幽州的老大,李淵在武德九年將廬江王李瑗派往幽州做大都督,特命驍勇善戰的王君廓輔佐李瑗,兩人最初的相處還是非常和諧的,李瑗很看重王君廓,也非常倚重王君廓,將其視為自己的心腹,並結了親。

反覆無常的王君廓,以宗室為墊腳石,卻因不認識草書,為野人所殺

但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李瑗到幽州沒多久,京城就變了天,李建成被殺,李世民成了李淵的合法繼承人,而在關鍵時刻,在外面的宗室也都被召回去。李瑗在見到來通知他進京的通事舍人崔敦禮的時候慌了。

原來李瑗一直和李建成的關係比較好,是站在他那一邊的,誰也沒有想到李建成居然敗了,這打了李瑗一個措手不及,他不知道京城等著他的是什麼,在驚慌失措之下,李瑗就找王君廓商量對策。

而王君廓也已經知道了京城中的變化,正在發愁自己沒有立功,不能在李世民面前混個好前程,等到李瑗找他出主意的時候,王君廓靈機一動,“欲因事陷之以為己功”,這不就是立功的最佳時機嗎?他直接對李瑗說:

“京都有變,事未可知。大王國之懿親,受委作鎮,寧得擁兵數萬而從一使召耶!……大王今去,能自保乎?”

說完兩人抱在一起痛哭,哭夠了以後李瑗決定起兵,將崔敦禮扣押了起來。

反覆無常的王君廓,以宗室為墊腳石,卻因不認識草書,為野人所殺

李瑗對王君廓很是信任,但是李瑗的部下對王君廓卻不怎麼相信,兵曹參軍王利涉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李瑗的心腹之一,在得知李瑗的決定之後,為李瑗出了不少出主意,並建議李瑗委兵於王詵而除掉反覆無常的王君廓。

李瑗在這件事上猶豫了,他對王君廓的信任已經很深了,不可能因為王利涉的一番話就殺了王君廓,但是他又覺得王利涉說的也有道理,就在他猶豫的檔口,那邊王君廓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決定先下手為強,他提前殺了王利涉,並拿著王利涉的頭顱出來對幽州的士兵說:

“李瑗與王詵共反,禁錮敕使,擅追兵集。今王詵已斬,獨李瑗在,無能為也。汝若從之,終亦族滅;從我取之,立得富貴。禍福如是,意欲何從?”

這些士兵效忠的並不是李瑗,而是天子,在聽到王君廓的話之後自然不會和李瑗站在一起,反而都跟著王君廓一起討伐李瑗。可憐李瑗對此還一無所知,等王君廓領兵將崔敦禮放了出來,李瑗才知道,倉促之間將自己的心腹部下聚集起來,但本就是膽小懦弱的李瑗又怎麼會是王君廓的對手?

反覆無常的王君廓,以宗室為墊腳石,卻因不認識草書,為野人所殺

王君廓不過幾句話,就讓李瑗變成了孤家寡人,只能等到王君廓去取他的首級。王君廓並沒有手下留情,直接殺了李瑗,將李瑗的頭顱送往長安。遠在長安的李世民並不知道王君廓竟然敢用宗室的頭顱來做自己的墊腳石。

等到李瑗的頭顱到了京城,剛剛登基的李世民給了王君廓很多的賞賜。王君廓因此官拜左領軍大將軍,並且兼任幽州都督,而且,王君廓得到食實封千三百戶。

這在當時是很重的一個封賞,要知道在1300戶這個檔上,除了王君廓,就只有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和杜如晦,即便是李唐宗室李孝恭也只有1200戶,由此可見李世民對王君廓的重視。

得到李世民重視的王君廓又重新回到幽州,成為幽州的老大,也恢復了他原本的強盜本性,驕橫不遵法度,更不用說約束部下了,長史李玄道常常因此和他起衝突,但王君廓仗著自己才是幽州的老大,對李玄道的說教根本不放在心中,兩人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

等到了627年,王君廓奉詔入京,李玄道知道後寫了一封信,託王君廓帶給從舅房玄齡,王君廓接過信來後,收拾了一番就進京了,但是走在路上的王君廓越想越不對,他很想知道李玄道給房玄齡的信中寫了什麼,是不是將自己在幽州的所作所為一併告訴了房玄齡?

反覆無常的王君廓,以宗室為墊腳石,卻因不認識草書,為野人所殺

王君廓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於是他在到達渭南的時候將這封信打開了,但是打開信的王君廓慌了。王君廓自幼沒有讀過書,雖然認識幾個字,但和文盲差不多,根本就不認識李玄道的草書,這讓他愈發覺得這封信有問題,那他帶著信進了京,豈不就成了甕中的鱉?

想到這裡,王君廓驚出了一身冷汗,他告訴自己不能進京,然後將驛站的小吏殺死,騎著馬北上,準備逃到突厥去,但合該王君廓倒黴,等王君廓到達邊境,很快就要到達突厥的地盤的時候,或許是因為王君廓的表現太過慌張,以至於引起了邊境附近人的注意,然後把他逮住給殺了。

關於這個結局,《舊唐書》是這樣記載的:“將奔突厥,為野人所殺,追削其封邑。”

可嘆王君廓也算是英勇善戰的大將,本可以有一番大作為,但是卻反覆無常,沒有底線,為了功成名就,連自己的叔叔都要算計,連信任他的李唐宗室李瑗都成了他的墊腳石,也難怪會有如此的結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