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你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支 NBA 球隊選到現象級優質新秀,會獲得怎樣的加成?

其實早在36年前,喬丹就已經給這個問題書寫了標準答案。芝加哥公牛在1984年選秀大會上用探花籤選中來自北卡羅來納的邁克爾-喬丹,同時也打開了上升通道,成為聯盟的新豪門。

喬丹究竟給公牛帶來了怎樣的加成?在這裡我沒必要班門弄斧,我打算直接引用福布斯的體育商業專家庫爾特-巴登豪斯寫過的一段話。

“在喬丹被選中的第二年,傑裡-萊茵斯多夫花費1600萬美元買下公牛。那年有四支球隊被出售,公牛是其中售價最低的一支。當喬丹第二次退役時,公牛已經是聯盟最值錢的球隊。現在公牛的估值達到了32億美元,萊茵斯多夫持有公牛到今天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7%,超過了標普500的6.7%。”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喬丹和公牛教科書版的案例已經告訴我們選到一個好新秀能給球隊帶來怎樣的變化:更好的戰績、更多的關注度、更強的影響力……但歸根結底,這些都是促進門票銷售增長、刺激周邊產品銷售、吸引更多贊助商的底層邏輯。

所以,一名好新秀帶來的變化基本可以用收入的變化來概括。

換言之,選到一個好新秀近似於買到了好公司的股票,做了一筆好的投資。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2002年,火箭選中姚明開啟了中國市場的一片藍海,他們也成為了第一個吃到中國市場甜頭的 NBA 球隊——如果問我的NBA啟蒙記憶,我會告訴你是2004年火箭國王的中國賽。

當然,選中姚明打開的不僅僅是中國球迷市場,而是把整支火箭隊的熱度都提高到了全新的層次。

所以,你能夠看到01/02、02/03賽季收入只有8200萬美元的火箭,在姚明入主火箭的第二個賽季收入飆升至1.25億,而且在姚明退役之前保持著平均每年1.47億美元的收入。

(為什麼火箭的收入在姚明的第二個賽季才出現實質性的提高?我的看法是姚明外來者的身份並不被多數美國球迷認可,新秀賽季的姚明和美國球迷仍然處於一個互相試探的狀態,在姚明新秀賽季拿出乾貨之後,他的影響力才在美國本土體現)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繼姚明之後最有影響力的新秀當屬2003年的詹姆斯,騎士在選中他以後,收入也開始有大幅度的提升。

和姚明不同,這位早早就獲得全美關注的“天之驕子”對於騎士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因為有喬丹和公牛的珠玉在前,克利夫蘭球迷也不免會把詹姆斯和騎士看作是下一個“喬丹公牛式童話”。

而你想什麼,就會去做什麼。所以,03/04賽季騎士的收入也從前一年的7200萬提升到9300萬,在兩次爭冠時期,騎士甚至可以做到比肩豪門的收入。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和姚明一樣,詹姆斯也把騎士推到了一個新的層次,而且克利夫蘭的球市環境要遠比休斯頓落後,甚至說詹姆斯是以一己之力粗暴地把騎士提升到新高度也不過分——火箭如果沒有選到姚明,那麼它們還有兩冠打底,而騎士如果沒有選到詹姆斯,他們還剩什麼?

從詹姆斯和騎士之間的興衰關係中也反映了一點,好新秀對於小球隊有多麼重要的影響。

這時候你或許可以理解克利夫蘭球迷為什麼會把詹姆斯捧到“救世主”的高度,這份影響力並不是單靠經紀團隊包裝就能做到的。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詹姆斯的騎士之後,07-09連選三名核心的雷霆也是“選到好新秀”的受益者。還有近兩年選到特雷-楊的老鷹,選到東契奇的獨行俠,選到錫安-威廉森的鵜鶘,也都是受益者。

東契奇是19/20賽季球衣銷售額第6的球員,大半個賽季沒打的錫安-威廉森球衣已經賣到了第15位。

從學生時代就吸睛無數的錫安,不是沒機會和鵜鶘成為下一個“喬丹和公牛”、“詹姆斯和騎士”。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雖然特雷-楊的球衣賣的沒有東契奇和錫安這麼瘋狂,但他給老鷹帶來的加成更具有代表性:根據當地媒體《亞歷山大憲法報》統計,19-20賽季的老鷹在當地轉播商的收視率提高了49%,這顯然是和成為全明星首發的特雷-楊有關。

而且根據《亞特蘭大商業紀事報》的數據,18/19賽季老鷹的球衣銷量比17/18賽季提高了26%,其中主要源自於卡特和特雷-楊。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選中現象級新秀除了能帶來短期的運營收入爆發,還有一點容易被忽視的是:影響深遠的長期無形資產。

姚明幫助火箭開拓的中國市場就屬於此列;詹姆斯帶來的隊史第一座冠軍也扭轉了騎士萬年輸家的悽慘形象,更有利於騎士未來的發展。

而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喬丹給公牛留下的烙印,而公牛也因此獲得了幾乎用之不盡的精神遺產——23號的球衣銷售、最強球隊的正面形象、六冠王朝積累下的球迷基礎……

10/11賽季,羅斯拿下 MVP 把公牛的收入提高到2億級別,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遠。因為不論公牛是在重建還是爭冠,他們都有超過億元的收入打底。


“即便喬丹退役多年,也只有尼克斯、湖人、勇士的市值超過了公牛”。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擺爛選秀的事只有小球隊在做?

因為大城市球隊壓倒性的先天優勢,選秀規則原本是用以保護小球隊利益,平衡聯盟資源分配的措施。

但實際上,大球隊籤球星、小球隊選秀淘寶的界限已經變得模糊了。即便那些可以在市場上豪擲千金的大球隊也開始願意用選秀的方式重建。

通過擺爛重建球隊的大球隊數不勝數:費城76人相信過程等來了恩比德和西蒙斯,達拉斯獨行俠也是靠著擺爛拿到東契奇才真正完成德克時代的過渡。

5年3冠的勇士本賽季開始曲線救國,直接擺爛成聯盟副班長積累選秀資源。全聯盟最賺錢的尼克斯2015年開始也走上了選秀建隊路。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後科比時期的洛杉磯湖人通過擺爛收集了一批優質新秀資源,才有了後來的安東尼-戴維斯。其實你看湖人雖然給外界揮金如土的形象,但湖人隊史舉足輕重的名人大部分都是選秀來的:科比、傑裡-韋斯特、魔術師約翰遜、埃爾金-貝勒、詹姆斯-沃西......

即便是前文提到有喬丹留下豐厚資產的芝加哥公牛,也是在拿到狀元籤選中羅斯後才開始後喬丹時代的第一次復興,在羅斯受傷離開後更是不斷通過擺爛收集優質新秀:馬爾卡寧、溫德爾-卡特、考比-懷特......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為什麼大球隊要搶小球隊的“飯碗”?他們不是可以靠著資本吸引球星嗎?怎麼還要花時間去擺爛選秀呢?

因為,選秀是 NBA 球隊獲得資源補充性價比最高的方式。

比起花大價錢籤自由球員,選秀的風險要低得多,就算是你選到本內特這樣的水貨狀元也只是損失一點機會成本,大不了再擺爛一年,本內特的合同對球隊也造成不了什麼損害。

但是,如果給出一份垃圾合同,損失的不止是一點機會成本,消化一份垃圾合同往往還要花費數年時間,球隊全盤計劃也會受到影響。

所謂,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人趨之若鶩。當擺爛選秀有利可圖,而且還是暴利,那麼豪門球隊的臉也能腆的下來。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選到明星雖好,但又有幾人能留下?

選到好新秀當然會給球隊帶來強有力的加成,相當於用遠低於市場價格簽下一名優質勞動力。特別是那些頂尖的現象級新秀,更是能將球隊推到全新的高度。

但選到好新秀並非就萬事大吉了,怎麼留住這些新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實際情況是——沒有多少球隊能做到。

我做了一個統計:2000-2015屆的新秀中(不算15屆以後的球員,因為他們一部分還沒正式進入自由球員市場),出產了82位全明星,但這些全明星留在本隊的只有16人,留隊的概率只有20%。(其中邁克爾-裡德、託尼-帕克、布蘭登-羅伊這種只是退役前在別隊短暫打過一個賽季的球員也計入其中)

而且真實的留隊概率在未來應該還會降低,因為很多球員還未退役,職業生涯還沒有定論,一些新生代球星只是剛簽下了自己的第二份合同,未來也很有可能會轉會。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所以,大部分通過選秀選來的全明星,並不會一直留在本隊。

這些能留住球星的球隊,大部分都是所謂的大球隊。這留在本隊的16名球員裡也只有裡德、帕克、羅伊、字母哥、戈貝爾、唐斯6人是在球市較小的隊伍效力,而其中現役的字母哥、唐斯沒有捲入過離隊緋聞嗎?


從喬丹到詹姆斯再到錫安,一個強力新秀等於“救市主”嗎?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體現——小球隊仍然是“弱勢群體”。特別是當自家培養的球星剛打出來就被挖走,對於小球隊的市場是一次極為嚴重的打擊。

20%的留隊概率表示,不論是在自由球員市場還是交易市場,有優勢的大球隊想要挖人並不難。去年的安東尼-戴維斯和保羅-喬治就是最好的事實例子。

換句話說,球隊真正想要強大還是要靠自身的運營和成長,把未來押在某一位球員身上並不是最理想的方式,除非你能再選到一個邁克爾-喬丹。

一支球隊想要真正的立於不敗之地,那麼就應該專注於合理的運營,做到進退有餘,就像馬刺、雷霆那樣,而不是假於某位球員之手。

(雖然馬刺今年也要無緣季後賽了……但球隊保持20年的上升週期也算聯盟首屈一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