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未曾敢對母親說出口

不久前,我讀了一篇文章,一篇關於母愛的文章,就叫“愛你,我很節制”,文章讓人很觸動,我甚至有看到想哭的衝動,不得不承認作者不但文筆細膩,更多的是注入了真摯的情感,很少看到有這樣打動人心的文字。

“母愛,最艱難的部分不是釋放,而是節制。”主人公段曉曉用長達15年的時光與母親疏遠,直到有一天,她才發現,其實,母愛一直在她身邊。

有句話,未曾敢對母親說出口

偉大母愛

因為母親與爸爸離婚,爸爸戒酒澆愁出了車禍,而媽媽與爸爸離婚卻也是因為爸爸嗜酒如命,醉酒後跟媽媽吵架,家暴,道歉,最終無法忍受選擇離婚。

曉曉還是愛爸爸的,因為爸爸沒有醉酒的時候對她也是極好極好的,16歲便失去了父愛,由此把失去爸爸的責任全部歸咎於母親,從此與母親逐漸疏遠,冷淡,拒絕,關上了心門。

有句話,未曾敢對母親說出口

直至,發現了母親以另一種方式(QQ網友)一直默默關愛著自己,遇到任何挫折,情感,或失敗的時候,一直都是以這種方式鼓勵著自己,卻從來不讓曉曉知道。

文章很長很長,卻也很感動,我的心也隨著情節的發展激動,不是單單為了最後的結局,而是為這樣的母愛。

有的人,總認為,在外面工作,每次跟媽媽聯繫,只分享自己認為是快樂的事,刻意隱瞞那些不愉快的日子和經歷,就是獨立,就是照顧了媽媽的情緒,不再讓媽媽擔心。

有句話,未曾敢對母親說出口

而媽媽有個任何的不舒服,也會刻意去隱瞞,為的也是讓子女少操心,“告訴你又有什麼用呢,你又沒在家,告訴你還讓你白擔心”,這就是母親的回答。

上一代的“減輕負擔”,下一代的“有心孝順”,就無意中形成了一條鴻溝,一種親情的割裂,是子女與父母無法真正建立最深刻的關係的根本因素。

我從小就被母親帶到另一個家庭,母親給別人家當了“後媽”,原因是媽媽無法忍受親生父親每天的辱罵和欺凌,她放棄了我其他的幾個姐妹,只帶了我離開。

也許有人會說,媽媽太狠心,但真的現實中,你卻是身不由己,爭吵不斷的家庭也許對孩子的影響遠遠大於分離。我曾經問過媽媽,為何要選擇一個不愛的人?

媽媽說,她以前是被拐過來的,那個年代剛剛有了外出打工掙錢的機會,但是沒想到被人販子拐了,拐來的還有同村的幾個女的,想逃逃不掉,沒辦法,只能留下來生兒育女,聽到這裡我心裡也很同情媽媽。

後來,媽媽生了我後,因為生的女兒太多,奶奶差點把我淹死了,是媽媽可憐我,看我又胖又可愛,實在不捨得,才有了今天的我,我很感動,也很感謝媽媽給了我這條生命。

再後來,媽媽實在忍受不了爸爸,於是偷偷帶著我離開了那個家,媽媽離開那個家後,遇到了現在的“繼父”,“繼父”對媽媽極好,對我也是極好的。繼父不辭勞苦供我讀書,給了我父愛和溫暖的家,是我最敬佩的人,我打心底感謝。

我的母親是位很溫和的人,從不會跟人吵架,甚至連對她大聲一點都是覺得我們在罵她,但她是個堅強的人,你根本體會不到她一天的勞作是多麼的辛苦。

早上五點就起床做早飯,做了早飯後,就要下豬圈裡餵豬食(在農村都會有養豬的),還餵雞鴨鵝,到了中午還要煮午飯,洗衣晾衣,下午下地農作,再晚些就要做晚飯了,如此循環,甚至連休息時間都沒有,堪比上班還辛苦。

媽媽已經60多歲了,可從來沒有好好享受過,我心裡覺得很愧疚,我曾經勸我爸媽,讓他們少做些事,保重身體,可媽媽說“你爸要做,我得陪著他,況且你們負擔太重,不做的話,怎麼生活?

聽到這裡我已經泣不成聲了。

有句話,未曾敢對母親說出口

陪伴是最好的孝順

我一位好友曾經也跟我說,“我好想對我爸媽說,爸媽,你們別做了,我養你們,可我始終不敢說出口”。

是的,我很懺愧,我始終不敢對爸媽說,“爸媽,你們別做了,好好享受吧,我養你們”。始終不敢說出口。

因為,在你沒有足夠的能力改變現狀之前,你只能帶著責任與信念努力走下去,不敢輕易給出承諾,你怕會讓他們失望。

只有,自己努力掙錢,有足夠的實力給爸媽過上好的生活,才有勇氣對爸媽說出想要說的那句話。才有勇氣感恩回報偉大的父愛母愛。

有句話,未曾敢對母親說出口

感恩父母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只願爸媽健康常在,多點陪伴,儘自己最大能力讓他們安享晚年。

母親節將至,願天下的媽媽,母親節快樂,願所有的人都能及時行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