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邦交有什么特点?

战国时代,各大诸侯国都是脱离了周朝的控制,而各自成立的国家,这就会涉及到对于周朝土地、人口、权利等等内容的划分,这会涉及到利益分割的大小,而一旦有了利益上的纠缠就一定会爆发战争。

战国时期的邦交有什么特点?

在战国时期由于土地引起的整个社会的变革,国家之间普遍对礼的轻视,“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对于力和利的尊崇,使法家等在追求强大的各国改革中逐渐成为主流学派之一。

秦国在春秋时期虽处于势力兴起之时,却以“尊王攘夷”为己任,为周王室抵御戎族的进攻,实行德义邦交。在他国荒年时,尝施以援手。公元前647年,晋国大荒。当时秦虽与晋交恶,依旧对其进行粮食援助。等秦国在孝公时重用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实行变法后,尔后诸朝坚持变法之内容,法家在秦国由此奠定了领导地位。

战国时期的邦交有什么特点?

政治上的变化反映在邦交上,秦国开始从春秋时期的德义邦交变为逐利邦交,在秦惠王时就有所体现。秦惠王时欲攻齐国,患齐楚交善。张仪为之如楚,以商于之地六百里许楚背齐。等楚国绝齐之后,张仪以六里诡辩于楚王。秦国以承诺结盟他国,等达到相应的战略目的便背弃。

楚怀王三十年,秦昭王约楚盟于武关,待楚怀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邦交现实受邦交思想影响,秦国和楚国的邦交现实反映秦国在春秋时期以德义为核心的邦交思想在战国时期已发生变化,成为以“利”为核心的邦交思想。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推动造成的。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秦国,整个战国时期的邦交思想都逐渐围绕着“利”展开。

战国时期的邦交有什么特点?

吴起在楚国变法时,“将衰楚国之爵,而平其制禄;损其有余,而绥其不足;砥硕甲兵,时争利于天下。”而“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战国诸强以变法为开端,以背信弃德为手段,以逐利邦交思想为指导,在兼并战争中大展身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