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池界的活化石:為大哥大、iPhone造電池,反客為主征服日本

中國電池界的活化石:為大哥大、iPhone造電池,反客為主征服日本

欣旺達,興於蘋果供應鏈,卻能及時擺脫單一大客戶依賴,完成了民族企業真正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

文/華商韜略 宇剛

  欣旺達,作為蘋果供應鏈上一家知名的電池供應商,現在已成為市值過200億的全球鋰電池的領軍企業。

  2019年,欣旺達逆勢實現營業收入252.41億元,同比增長24.1%,2009-2019年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2%。

  連續10年的高速發展,起於康佳,興於蘋果的欣旺達,勝在其產業佈局廣,如今在華為、小米等大客戶中保有一席之地。

  欣旺達還是一個穿越手機週期的“活化石”,但最早,這家公司是靠給“大哥大”配套鎳鎘電池起家的。

  上世紀80年代,電話只能使用鎳鎘電池,大得像塊磚頭,也就是當年“大哥大”上的電池。

  1991年,索尼推出了鋰電池,但是由於高昂的價格,最初並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只有索尼在自身產品上運用,並被日本人所壟斷。

  但最終讓鋰電池走進尋常百姓家,還是由於國產電池廠商的參與,手機售價才逐步變得親民,成為了大眾生活品之一,欣旺達正是抓住了這個發展的契機。

  1999年,欣旺達得知康佳準備進入手機市場,於是決定毛遂自薦。“當時的康佳已經是上市公司了,我們還只是一家小企業,也沒有什麼名氣。但是,我對公司的產品和技術能力都很有信心,所以我向康佳拍著胸脯保證‘產品更好、成本更低’,建議他們‘試試吧,反正也不吃虧’。”創始人王明旺回憶說。

  終於,欣旺達成功為康佳量身定製出一款出色的電池樣品,性能遠高於同類產品,價格還比市場低上30%。自此,欣旺達成功進入了康佳的供應鏈體系。

  2011年,是欣旺達的轉折點。

  欣旺達拿到了蘋果iPhone3和iPod 20%的電池訂單,正所謂,“得蘋果者得天下”。

  但在iPhone4時代,卻被蘋果更換供應商的舉措打亂了陣腳,

失去蘋果訂單的欣旺達當年利潤跌幅達13%。

  此後,欣旺達繼續與蘋果公司恢復了合作,但經此一役,讓欣旺達清晰地認識到,大客戶雖好,但是大客戶依賴卻增大了經營風險。企業如果想健康發展,必須要調整當前的業務結構。

  這與另一大蘋果電池供應商——德賽完全不同,德賽至今仍嚴重依賴蘋果的訂單。

  慶幸的是,當欣旺達想轉型時,市場給了它機會。

  自2012年開始,國產手機迅速崛起,欣旺達逐步與增長勢頭正旺的華為、小米、中興、OPPO等國產手機開展合作,一解燃眉之急。雖然國產機單機售價低,電池利潤薄,但是貴在銷量穩定,讓欣旺達撐過了艱難的一年。

中國電池界的活化石:為大哥大、iPhone造電池,反客為主征服日本

  2015年,欣旺達成立動力電芯研發院,經過3年時間的研發動力電池市場,在2019年與吉利牽手,成功配套了吉利帝豪EV;在海外,欣旺達成為了雷諾日產動力電池的供應商,中國鋰電池成功“反客為主”,正式大規模進入日本市場。

  2019年1-10月,欣旺達累計乘用車裝機量第10名,BEV產品累計出貨達到21736臺,其中自主電芯出貨13092臺。

  當然在3C領域,也是其傳統核心業務-手機數碼類鋰電池,欣旺達早已經成為一線移動終端的主要供應商。

  值得一提是,之前有創紀錄的發行價的科創板股王——石頭科技,其核心產品掃地機器人,也是由欣旺達代工生產。

  一一END一一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