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些事情安靜內心沉靜思想

學會讓自己安靜,把思想沉靜下來,漸漸減少對事物的慾望;學會讓自我常常歸零,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新的起點。遇到心情煩躁的時候,喝一杯清茶,放一曲舒緩柔和的音樂,閉眼,回味身邊的人與事,慢慢梳理新的未來;或者靜心地躺躺,看看書。這些即是一種休息,也是一種修行。靜生慧,慧生覺,覺生定;靈臺清靜,靜能生慧,慧能生智!

1.音樂

最好是純音樂,與大自然相關的音樂最好,如班得瑞、《七星海》、《我的海洋》,這些可以自己搜索。

如果是有聲音的,唱經的聲音也會讓人安靜。如《大悲咒》、《心經》,不過對於佛學完全沒研究的人,可能效果也有限(請注意是佛學而非佛教。)

聽的時候,就放鬆和放空,如果心裡始終有個對抗的意志,那就一點兒用都沒有。如果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倒是很認真,但只是想要證明別人說的不對,那麼,怎麼都是無效的。另外,雨聲有奇效。

做這些事情安靜內心沉靜思想


2.色彩

綠色、藍色容易讓人平靜。如果有條件,可以把自己的居室佈置成藍色或淺綠色,也可以採用燈光,或者小擺設。壁紙設置成綠色,對眼睛也好,養綠植也有類似的作用,看著盈盈綠意,心裡會安寧下來。人在深山裡,滿眼綠色,容易心靜,也是類似的心理機制。

3.空

如果可能,儘量不要在眼前擺太多東西,做好收納,很多東西,“藏”起來,不要放在外面。各種瓶瓶罐罐,都收起來,嘗試一下極簡主義,眼前太滿,容易煩躁,不見,不煩。

4.自然

竹、木用具,都容易讓人安靜,記得不要多,空曠中,少少幾件竹木,就可以起到安定的作用。

5.溫度

通常來說,熱,容易讓人煩躁,所以通風、溫度都很重要。如果天熱又忍受不了空調,用扇子等道具,讓自己清涼下來,心也容易靜。太冷也不行,因為要和寒意相抗,也耗用精力。不冷不熱的適中狀態最好。

做這些事情安靜內心沉靜思想


6.飲食

宜清淡,不宜辛辣刺激。可能的話,嘗試一下素食、果蔬。如果願意,可以養成飲茶的習慣,茶是一種儀式,即使是一個人飲茶,在洗茶、沏茶的過程中,慢慢啜飲,也能夠幫助心靜下來。不要小看儀式,儀式往往是一種導引,在按照程序進行一道道儀式的時候,心不知不覺就安靜下來了,這個過程,也是濾去雜念的過程。雜念,通常是因為不知道做什麼、如何開始,有固定的程序,讓人不假思索,心靜之後,再做其他。

7.寫字

就是一枝筆、一張紙,寫在紙上,可以是毛筆也可以是硬筆,沒有一定之規,寫的內容,可以是自己的隨想,更好的做法是抄書或者抄經,比如《金剛經》、《心經》,都不算長,抄的過程,也是沉澱感悟人生的過程,如混水,漸漸澄清。

8.填色

《舒壓一整年:秘密花園》(天鵝君注,回覆黑天鵝圖書微信 曼陀羅 三個字,可下載本系列書試塗文件,隨手打印即可隨手塗色)這類塗色書的風行,有其道理,雖然看上去很簡單,但人在填色的過程中,容易專注下來,也是一個趨於安靜的過程。

做這些事情安靜內心沉靜思想


9.心的專注

其實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前面所述,都是外界環境。風動,幡動,然而心不動,外部環境起不了作用,如果外界已經很安靜,但是心始終浮躁,這樣還沒試完,又去試那樣,就像電視機頻繁換臺一樣,最後什麼也沒完整地進行。

如果心煩意亂,可以採用前面的方法,從環境上先做好準備,然後,就是心的調適:告訴自己不要著急,再焦慮不安,也需要用實際行動來緩解。做完一件事,再做一件事,條理分明,而且做完的事情也可以讓自己有成就感,有利於後面的專注。

越是快速地在不同事物間切換,心越煩亂。

其他還有很多,焚香、精油、打坐、散步、看氣質沉靜的人的照片、出聲唸誦某些文章、運動……都可以幫助心安靜下來,心靜了,就容易做其他事,可以多試幾種方法,看看哪種對自己有效,然後長期堅持,形成條件反射,這樣可以一聽到某種音樂、看到某個畫面、做某件事,就會安靜下來。

做這些事情安靜內心沉靜思想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歡迎廣大朋友留言評論,喜歡我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謀劃哥小課堂,商業營銷關注謀劃哥某信某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