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鄧州貧困生吞藥輕生輿情觀察

河南鄧州貧困生吞藥輕生輿情觀察

輿情觀察員:馬付才

輿情背景

2020年2月29日上午,河南省鄧州市初三年級的14歲女孩李某因家中貧困,沒錢買手機無法按時跟聽學校網課,大量吞服母親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企圖輕生。3月1日該輿情在社交媒體發佈後迅速發酵,3月3日,該輿情就進入百度、今日頭條等熱搜榜單前十名,在百度的搜索指數高達76萬,在微博關於該話題閱讀量超過700萬。

鄧州市貧困女生因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輕生,這一極端案例沸沸揚揚的輿情背後,折射出社會管理模式如何面對社交媒體、貧困家庭社會服務理念、網絡在線教育等諸多問題的現實之困。

輿情過程

1、貧困戶家女兒吞藥輕生

2月29日上午,河南省鄧州市張村鎮上營村李某黨發現其上初三的女兒李某喝藥,隨即撥打120送往鄧州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

3月1日,一篇李某黨女兒因家中無錢給她買手機上網課服藥自殺的貼文,出現在當地的社交媒體上。貼文一經發出,立即引來輿論圍觀。多家媒體對該女生吞藥輕生一事迅速跟進並詳細報道事情經過:

據瞭解,服藥輕生的李某家住鄧州市張村鎮上營街三網格143號,她的父親李某黨由於左腿殘疾,不能種地,只能靠平時在街上給人補鞋來維持生計,而他的妻子、李某的母親又患有精神病,沒有勞動能力,還要常年吃藥,每個月藥費要幾百塊。由於家裡孩子都還在上學,日常開支也不小,所以村裡將他們家定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儘管如此,這一家的日子過得還是十分艱難。

李某家中共有姐弟三人,她是家裡的第二個孩子。姐姐今年17歲,在鄧州市二高中上高一;弟弟今年13歲,上六年級,要考初中。因為受疫情影響,學校都沒開學,按照教育局的指示,各個學校都組織老師網上授課,讓學生在家用智能手機聽課學習,用手機做作業,這可難倒了這個貧困戶家庭。無奈之下,李某黨東挪西湊了一些錢,讓鄰居幫忙在網上給孩子們買了一部智能手機。但是隻有一部手機,三個孩子同時面臨大量課業負擔,沒有辦法同時兼顧。

二女兒李某就讀的張村鎮一初中初三班,從2月4號開始,老師們都在網上直播講課,講完課還要用手機發作業。因為只有一部手機,姐姐和弟弟也要用,她能用的時間也沒多少。一方面落下了許多功課,同時還要面對老師和同學們的質疑,因此一時想不開,選擇吞食母親的治療藥物,企圖以此結束生命。被發現後,緊急送往鄧州市中心醫院進行搶救,至今仍在治療中。

事發後,上營村裡有好心人組織捐款,大家都很快響應,50、100、200等不同數目,紛紛獻出自己的愛心。截止到晚上八點,累計捐款一萬餘元,全部交到了李某家人手中。

2、當地官方通報服藥的原因被歸於“賭氣”

李某吞藥輕生後的第二天,3月1日晚上,李某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以前孩子是不用手機的,但現在要上網課,沒有辦法才給她們用,“出事那天(學校)要出考試題,所以比較著急。但現在還不知道她(自殺)的原因,平時家裡都不會批評她。”

上營村村委書記杜某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網上文章存在炒作成分,“不是那回事兒,這個家長現在也很生氣。”同時,杜某還表示,李某黨雖是殘疾人,其妻子有精神疾病,但他家的狀況並沒有(網傳的)那麼嚴重,“他們家(對網帖)很生氣。”

同一天,鄧州市政府就對此事也發佈了通報:2月29日,鄧州市張村鎮上營村李某黨發現其上初三的女兒李某賭氣喝藥,隨即撥打120送往鄧州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事情發生後,鄧州市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安排醫院全力救治。目前,李某沒有生命危險,病情穩定。同時,鄧州市已成立調查組,對李某服藥原因深入調查,調查情況將及時公佈。

此後,財新報道稱:李某此前有過服藥經歷,家人稱其性格“敏感、內向,有些偏執”。李家人和鄰居均表示,李父曾打電話求助,但村幹部予以否認。鄧州市教育局人士表示,家庭困難不是李某服藥的主要原因,“因為生活瑣事賭氣才是”。

3月2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鄧州市扶貧辦瞭解到,事發後,當事女孩所在學校和女孩的親戚向李先生一家送去了兩部可以上網課的智能手機,加上女孩家先前已有的,目前可以滿足姊妹三人用於學習。

鄧州市扶貧辦一名工作人員介紹,李先生一家為貧困戶,一直享受扶貧政策。在得知上述情況後,當地政府等相關部門在原有政策上加強幫扶,連夜為女孩家添置了新家電和被褥,並送去5000元現金。

輿情觀察

1、貧困生吞藥輕生輿情策源地為社交媒體

3月1日,鄧州貧困生吞藥輕生的輿情首發渠道來源於微信公眾平臺,配發圖文真相的輿情瞬間刷屏,之後,普通網民對輿情的發酵推力不斷增強,3月3日達到輿情峰值,攀升到當日百度、今日頭條、微博等熱搜榜前十名。

該輿情雖然發源於當地社交媒體,但澎湃新聞、紅星新聞、財新、上游新聞、新京報、時代週報等媒體,在事件追蹤、挖掘真相等方面持續的發力,仍然是影響輿情發展重要走向的主流話語力量。

面對這一突發輿情,當地政府在當天晚間就發佈通報,稱李某為“賭氣喝藥,病情穩定,並將調查情況及時公佈”。當地政府快速為輿情定調回應後的第二天,3月2日,輿情才進入全面爆發期,當天,多家媒體的採訪報道接連發出,李某黨、村幹部、扶貧辦、教育局等等相繼發聲,輿情出現各自敘述自說自話的混亂狀態。尤其是該輿情與精準扶貧、上網課等現實問題相關聯,引起廣泛熱議。

鄧州貧困學生吞藥輕生這一突發輿情,當地政府在輿情發生的當天就用“賭氣喝藥,病情穩定,並將調查情況及時公佈等“官話套話”,其實卻未回應百姓最為關注的實質性問題,也未將公眾注意力引導至事件處置本身。因此,雖然做了突發事件的“第一定義者”,但從該輿情的後續發展中,在輿情處置中有陷於被動的跡象。

近年來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不但衝撞與改變著社會輿論場的生成與存在方式,而且對現有社會管理模式也提出新課題、新挑戰。鄧州貧困女生吞藥輕生的輿情從發生到各個環節的處置,就是對當地官員對社會管理模式提出的新課題和新挑戰。

2、輿情關注社會服務理念

該輿情發生的前一天,2月28日,河南省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53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貧困縣摘帽並不意味著完全消滅貧困,其標準是中部地區貧困發生率降到2%以下,西部地區降到3%以下。雖然極端案例並不能否定整體脫貧成果,但是,在該事件的輿論場上,“貧困戶”、“三個孩子的網課夢”等關鍵詞被無限放大後,輿情仍然對當地的脫貧任務不斷拷問。

在該事件中,李某黨貧困戶的身份,是輿論場上聚焦的問題之一,並且針對李某黨採訪其女兒的輕生,不同時間段出現不同的聲音。李某黨家的現實問題是,李某黨左腿殘疾靠補鞋為生,妻子患有精神病常年吃藥,三個孩子分別上高中、初中和小學。事件剛剛發生時,李某黨對記者表示,三個孩子都需要上網課,為此求助鄰居網購了一部智能手機,但三個孩子同時使用無法兼顧,網媒報道出現李某黨曾求助村幹部和駐村幹部被冷漠。隨著媒體的關注和李某病情的穩定,上營村村委書記杜某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網上文章存在炒作成分,“不是那回事兒,這個家長現在也很生氣。”李某黨隨後又稱:女兒自殺原因不詳,雖然家裡窮,但是家裡也有手機,並且家裡也安裝了無線網絡,姊妹三人一直共用一個手機上網課,在女孩自殺前之前就曾有過爭執,女孩的情緒在之前就表現異常。

不同時間段新聞當事人發出不同的聲音,並不能改變李某黨貧困的現狀,而李某吞藥輕生的原因,雖然各自表述,但一部手機無法兼顧三個學生同時上網課也無法更改。從當地政府對李某黨家支付的扶貧資金來看,李某黨家並不是“赤貧”,但是,李某的吞藥輕生,輿論場上,更多聲音仍然對當地政府精準扶貧的社會服務理念發出質疑。

新京報對此發表評論:

無論是脫貧攻堅也好、疫情防控也罷,在個別基層行政部門,仍然有著濃厚的“管理本位意識”,習慣了“管人”,不習慣“幫人”。而不同的理念之下,也會導致工作路徑的截然不同。從“管人”視角來看,扶貧工作似乎就是要讓這些貧困家庭在數字和指標上達標,該發下去的錢發下去,表面工作做好;防控就是“硬核”就行,但硬核過後的柔性關懷卻不在考慮之列。而從“幫人”的視角來看,對李某這類家庭來說,扶貧和紓困本該來得更精準精細。疫情來襲,父親的修鞋收入恐怕也要打水漂,孩子們吃得可好?三個孩子都上網課,硬件能保證嗎?作為轄區內的重點貧困家庭,這些問題應提前考慮到。

3、輿情對網課提出新要求

在鄧州貧困生吞藥輕生輿情事件中,幾乎所有新聞報道都將導致李某輕生的導火索貼上“無法正常上網課”的標籤。

《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國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76億人,2020年1月,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全國大中小學延遲春季學期開學,此後,為避免中小學校因停課帶來的影響,各地教育部門紛紛啟動“停課不停教、不停學”行動。

應該說,利用互聯網的直觀、快速,表現形式好、內容豐富、交互性強、地域不受限制、受眾可劃分等特點的網絡直播,停課不停學,讓因疫情而無法正常到校上課的孩子們不再沉醉於電視和手機遊戲,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式,既保證了學生和家長的利益,也體現了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責任和擔當。但是,在該輿情中,和所有推行任何新事物都不會一帆風順一樣,輿情也引發了線上教育公平及網課對學生視力傷害等問題的關注和討論。

例如,貧困學生最基本的在線教學用具,偏遠住戶學生最基本的網絡條件,留守兒童、孤兒以及那些父母奮戰在戰疫一線無暇照顧孩子的家庭學生最基本的照顧、電子產品對青少年學生視力傷害等等,在該輿情中,都被成為呈現的話題,甚至被部分學生、家長和教師質疑。

“海恩法則”指出,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並且是有徵兆的。李某個人心酸故事個例的背後,有對貧困戶的關愛問題、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態等問題,但所有問題都回避不了一個疑問: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出現了網課的新情況和新要求,也許這種辛酸的故事仍然會被繼續隱藏下去。

李某吞藥輕生事件發生後,河南省教育廳於3月2日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網上教學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縣全面摸排每所學校的教學組織情況、每個學生的網上學習情況,準確掌握教學平臺使用情況、學習渠道暢通情況、家庭線上學習硬件條件,做到不缺一項、不漏一人;要聚焦疫情嚴重地區、貧困地區、偏遠地區,重點關注困難家庭子女、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子女、留守兒童、隨遷子女等特殊群體學生的幫扶和指導,對於既不具備網絡條件又沒有智能手機和電視機家庭的學生,建立精準幫扶機制;要強化家校溝通,加強對孩子疫情期間的心理疏導,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輿情點評

鄧州貧困家庭吞藥輕生的李某在輿論的廣泛關注下,被獲贈了兩部智能手機,當地政府等相關部門也連夜為女孩家添置了新家電和被褥,並送去5000元現金,然後對媒體表示:“家裡問題都幫他們解決了。”

一個悲劇,最後似乎呈現出一個各方面都比較滿意的結局。

在5G網絡已經進入商用市場又要開始改變我們的世界,不少人自嘲已經離不開Wi-Fi的今天,“賭氣”吞藥輕生李某家的困境仍然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當今社會,隨著中國不斷進步和開放,利益訴求和表達的技術方式越發多元化,李某的極端個案,最終在輿論場上引發了強烈的共情效應,成為輿論聚焦的事件。

李某的極端個例雖然不能否定當地政府對扶貧工作數字和指標上的達標,但卻能折射出對貧困家庭的關愛和社會服務理念上的狀況和水準。因此,李某等少數人可能存在的困難,其背後之影響與意義非同尋常。(新聞來源:新京報、紅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