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心境是一種思想,是對事物的一種高層次的認識。書法藝術博大精深,猶如一座座高山,無數的攀登者一生一世的在跋涉,想去探望頂峰無比絢麗的彩霞。王羲之的書法幽雅甜美,顏真卿的書風大氣磅礴,而張旭觀天象創造了狂放不羈的狂草,都是因為他們在創作中把自己的思想體現在書風中,才給人們留下了一幅幅生動的畫卷。書為心畫,與古人為伍,在心靈深處碰撞出共鳴的火花,則是藝術家創作的原始動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位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楊彭,字大年,號蘊書樓主人,祖籍揚州,1956年生,漢語語言專業畢業。

現為: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中國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

文化部中國藝術文化促進會藝術教育委員會藝術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書法名師班成員,

西安美院訪問學者,

北京董陶窯陶瓷研究所職業書法家。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1972年楊彭受上海書法家朱紀瞻,王寬鵬,韓天衡等影響學習書法,後又得到費新我,譚以文,馬士達,言恭達,王澄,李剛田等諸老師的親授,在篆隸楷等領域有所成就。70年代末在老一輩西冷印社社員高石農、譚建丞,以及劉雲鶴、吳覺遲、李剛田、韓煥峰等先生的指導下學習漢印,涉足諸家,自成一面。先後在淮安市博物館、澳門展覽廳、盱眙展覽館舉辦個人書展,並多次參加國家級展覽,作品先後被南京博物院、澳門展覽館、中國文字博物館、淮安市博物館、盱眙博物館、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紀念館、吳承恩故居、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揚州檔案館、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收藏。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楊彭學書40年從未敢怠慢過片刻,他在書海里盪漾,汲取養分,尋找創作的靈感和契機。80年代初費新我先生就曾對他說過,學書,起步要高。隸宗秦漢,楷法晉唐。正是這樣,他從篆刻入手,以刀代筆,上追三代古璽,下摹悲盦缶廬,在方寸之間感悟書法的萬千氣象。楊彭的書法以篆隸見長,博涉別家,魏碑,摩崖,簡帛,鍾彝,不分軫域,轉益多師,陶冶涵泳,師取心跡。或清秀飄逸,或古拙雄渾。1993年就創作出版了《淮陰名人名勝印譜》,可見楊彭在書法藝術創作中的天賦和功力。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之後,楊彭又一頭沉到書齋之中近20年,以尋求新的突破。結殼容易破殼難,在苦苦追尋之後,他終於又以多姿多彩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讓人驚歎。他說,藝術家最難得的是敢於不斷地否定自己,這需要勇氣和膽略。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楊彭的藝術風格已獨樹一幟,人書俱老,創作成果豐富。楊彭是個書法家,更像個儒者。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明代前,受造紙技術所限,從古代遺留下來的諸多名帖來看,紙帛上的書法起初多是書函往來,大致都在一尺上下,尺幅之間,屬於那種便於案頭展閱,手中品賞之物,也就是人們常稱之為尺牘、尺札、手札、手卷之類形式的作品。而此類的作品又可裝裱成手卷、冊頁、立軸鏡片,久而久之,“尺牘”的概念也就代表了書法小品。從行制上看,尺牘的書寫,諸體皆容,以頁為幅,以尺為高。其用筆舉輕若重,筆隨意發,行款的錯落和參差打破了橫豎成行的限制,變得更率意、靈活。而在明代之後,隨著建築風格的轉變,高大的廳堂,書法被張掛其間供人品評。至此,書法的審美風尙也隨之改變,漸由雅靜醇和的書卷文人氣息變為個性張揚的狂野之氣。書法中宏篇巨幅是最難寫的了,因為篇幅大而使書法的行筆、氣韻很難掌握。書法中小品尺牘也是最難寫的了,因為篇幅小,它濃縮了書家內心的、筆端的功力,體現了文人最原始、最經典、最傳統的面目,小中見大,精緻、精到。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楊彭的小品涵括了各種書體,形式新穎,面目多樣,趣味性強,較準確的表現了古人碑帖的意蘊,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現代文化的元素完美的結合到一起,使作品更有文人氣息,更儒雅,更適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楊彭的書法小品有較強的視覺衝擊力,對古人尺牘的理解確實有獨到之處,給人有過目難忘之感。楊彭熟通諸體,他一米見方的巨字寫的憾人心魄,相反,他的一公分大小的印章同樣刻的相當精美,刀刀到位,出神入化。正因為楊彭有著40多年的書法積澱,才使得他在創作小品的時候,所要表現的神韻抓得那麼準,或空靈率真,或雄渾古拙。楊彭說過, “神”是湧動在字裡行間的勃勃生機,是生命的功能。 “韻”可謂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氣韻”二字猶如禪機,只可體驗,全憑領悟。可見,不同的人因為對所要表現的對象理解不同,而創作出來的作品表現力也是不同的。楊彭說,氣韻的把握全憑藝術家個人的修為,只有當你的品格、學養、功夫都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氣”才會有“韻”。所以,氣韻是藝術家長期涵養的結果。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楊彭的小品有著鮮明的個性,他不在工匠式的做工上下功夫,而是儘可能的體現作品的內涵和書法家的創作情趣。楊彭所有的作品內容文氣很足,許多經典的名句就是他所有要表達情感的濃縮。意在筆先,楊彭有一半的時間是在讀書和做筆記,古人賢達富有哲理的人文思想,賦予他創作的衝動。楊彭的書法作品就是一首無聲詩,裡面有激情澎湃的豪情,也有默默無聲的涓涓細流。線條的粗與細,斷與連,墨色的濃與淡,枯與溼,行筆的快與慢,放與收,這種書法的語言,猶如江河小溪,高山大川一般,有高低起伏,晦暗明亮,緩流激湍,蜿蜒曲折。當一個藝術家能自如的操控自己手中的工具,創作出合乎自己創作原動機的時候,這時的內心才會充盈著滿足感。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楊彭的小品多為小楷,又不泛滲入碑的痕跡,還有行草、篆隸,所用的紙質多為殘紙,粗糙的包皮紙、生了黴斑的陳年舊紙,生澀的畫箋紙,還有一些寫字畫畫剩下的邊角紙頭,楊彭通過巧妙的謀劃,用不同的筆法和形式創作出迥然不同的意境來。楊彭的作品老辣成熟,點畫停勻,不溫不火,不激不厲,精美周到,賞心悅目,件件都是精品。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楊彭是個清靜、淡泊、有追求的書法家。他一生低調,不為名利所動心,甘於寂寞,在自己的書齋中默默地耕耘。楊彭的書法作品有著濃濃地書卷氣和文人氣息,不溫不火,內含功力,他嘗試著用草書的筆法寫篆隸,其隸書古風瀰漫,厚重而渾拙;篆書墨色飽滿,線條沉著;他的小楷輕鬆、飄逸,精緻而秀麗,晉唐遺風躍然紙上,既有個性,又不失傳統。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60歲,正是藝術創作的黃金時期,我們衷心地期望楊彭先生保持旺地創作精力,為這個社會書寫出更多的精品佳作。因為他的心裡有盞燈,他說,心裡有燈的人,他的腳步就永遠不會停止。

楊鵬作品欣賞: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號稱書畫印“三絕”的書畫篆刻藝術家楊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