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雲经学 | 诗与文章

淞雲经学 | 诗与文章


今天想谈一谈文章与诗。其实要把诗写好,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诗,它们的要求和道理都是一样的:一是学传统,它是丰厚的养料;当你的根深入到传统养料中时,你这颗树的果实就一定能开到星星上去,甚至开到月亮上去,就会绽放的越丰富越风采。二是要学作大块儿文章,只有擅长写大块的文章,才能进一步凝练成诗,文章写的好诗才写的好。苏轼的诗词好,也是因为他八股文写的好。总的来说,诗写的好的人文章写的一定好,文章写的好的人诗写的不一定好。


学诗,一是忌讳上来就写诗而不写文章。从创作角度说,只有铺排的开才能提炼的起来。只有把古文和散文写好,才能把古诗和散文诗写好。二是忌讳情感落脚点低,落脚爱情的文章格调相对来说就会低。诗,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诗,都有一个中线,那就是中道,亦即“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从文以载道的角度上讲,太伤感的文字有违圣人之道,也不是文化人为文之道。凄凄婉婉的那种爱情类文章,不是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情。诗词里可以有情、有孤独,但绝对不能唯情。如果唯情,就丧失了前进的方向,丧失了文字的力量,最终丧失文以载道的理念。我们读李清照的词,表面上看是多情的,而事实上她的词意境很大,而非小情小调。需要明确的是,文人之“情”和女子之“情”并不是一回事儿。所以,在日常的文章中,大家尽量少写凄凄婉婉的情、爱方面的东西,而是要想办法把它升华,将这种情绪投射在大的宏观格局中,这股力量就会得到提炼升华。


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文化即是诗教、礼教。诗教乃文教,亦即以文学教民;礼教是经学,亦即以道德礼仪教民。把二者综合的运用到国计民生上就是古代圣王的政治。


庚子暮春淞雲识于沽上文心斋


淞雲经学 | 诗与文章


淞雲 诗人,词人,擅长经学,书画,文字学。其人豁达平和,如高空的朗月般照人。


淞雲经学 | 诗与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