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冰冷的唇
不會,我們國家的保險歷史還不長,縱觀歐美保險歷史都有上百年,在歐美的保險業務70%來自於經紀公司,剩下的來自於代理人與其他。保險的銷售要麼自己招代理人,要麼在銀行設點,要麼交給經紀公司,其實這些都算是中介。如果一個保險市場想要越來越好,那麼一定是產銷分離,保險公司只需要負責生產險種,把精力都用在研發險種,經紀公司來代銷,這樣就可以倒逼保險公司生產出性價比高的商品出來,不至於像今天還有許多公司都是在靠著人海戰術而非產品搶市場。產銷分離已經在路上,中介化只會越來越重。
保險經紀人小方哥
什麼叫中介?
去了中介還剩什麼?在我看來,價值鏈上除了生產者和消費者外,都是中介。
那麼我們來看看,目前市場上的絕大部分商品和服務,有點都已經有上千年的發展歷史了。請問,這些商品去中中介化了嗎?
就算是網購,就算是很標準化的產品,就算是我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無需別人推薦和服務)的商品,我們也是需要種種中介渠道(包括但不限於京東、天貓、蘇寧等)的。那麼我們憑什麼認為保險可以去中介化呢?
去中介化,對消費者真的好嗎?解讀條款要靠消費者自己嗎?健康告知也靠消費者自己摸索嗎?索賠時也是靠消費者自助服務?理賠糾紛也由消費者自己去維權?
我持有的觀點與你恰恰相反,保險不是該去中介化,而是要加強中介化。讓中介成為節制保險公司的一個重要的玩家。
要實現這點,就不能再依賴於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保險代理人)這種中介(是的,他們的確只是中介,不服的自己去看保險法),因為這種中介受保險公司掣肘太多,洗腦影響太大。
只要獨立主體和思想以及利益邊界的群體才能稱職地當一個能節制保險公司的中介,你不能指望在對方球隊裡喊一個人出來當我隊教練或裁判吧?
所以國家其實是希望推動產銷分離,其結果就是要讓所有的保險銷售渠道和組織,都獨立於保險公司,避免保險公司在提供產品和保障承諾的時候,插手銷售領域。這樣既當球員又當裁判的市場是畸形的,但居然也在中國走了那麼多年,無關乎產生了那麼多的歷史問題和爛口碑。
明亞傅偉I富擇保險
保險應不應該去中介化,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了解:
一、保險中介是消費者瞭解保險的窗口
中國有句古話“買的沒有賣的精”,賣的人總想賣貴點,買的總想買的便宜點,這是相對立的,消費者相信廠家不太現實,它就需要第三方來做評價,因此,中介是消費者瞭解保險最好的窗口,這是它的立場所決定的。
二、中介應該是保險產品以及服務的整合者
目前有將近200家保險公司,在售的保險產品有幾千款,在為家庭配置保險時,消費者面對如此眾多的保險產品,絕對有選擇迷茫症。此時有一家保險中介把琳琅滿目的保險產品進行整合,甚至是服務的統一者,消費者就不需要和多家保險公司打交道,找一個有整合能力的中介就可以一站式解決問題。
三、中介是保險公司觀察整個市場的最重要窗口
保險中介的先天任務就是幫助客戶做好選擇,每天都在研究各家保險公司的條款、責任,他們的運營和服務,所以保險中介可以告訴保險供應商的產品和服務如何,保險中介常常會逼著變革,這是中介給市場帶來的重要力量。
…………
總結
保險應不應該去中介化,個人認為堅持以顧客價值為導向的保險中介應鼓勵其發展;而對一些只為自己利益著想,把客戶利益放在一邊的保險中介,應該堅決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