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中醫院多學科協作成功解除重度氣管狹窄七旬老人頸部“炸彈”

縣中醫院多學科協作成功解除重度氣管狹窄七旬老人頸部“炸彈”

4月22日,對79歲的張阿姨來說是經受了生與死考驗的一天,當ICU醫護人員將氣管插管拔除的瞬間,王阿姨一邊用手緊緊握住醫生,一邊用略帶虛弱的聲音,說出了手術後的第一句話:“謝、謝、謝謝……”,並要來了筆,顫顫巍巍寫下這樣一句話:感謝中醫院。

警報響起

“快!1床氣急,血氧監測低於10%,意識消失!”時間就是生命,接到護士彙報,呼吸科劉小平主任急忙趕到病房,只見1床患者張阿姨人無反應,面色紫紺,胸廓激烈起伏,喉頭髮出”嗚嗚”的喘鳴音,監護儀顯示:心率130,快速性房顫,氧飽和度僅9%!作為醫生,劉小平清楚認識到這是十萬火急的情況,“速尿20毫克、甲潑尼龍40毫克,高流量吸氧,抽血氣,快!”在下緊急口頭醫囑的同時劉小平主任立即啟動搶救流程,協助患者開放氣道,使用球囊面罩輔助通氣,密切監測患者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的變換,隨時準備氣管插管。用藥後大約3分鐘,張阿姨逐漸緩過氣來了,這種瀕死的感覺,是張阿姨自4月7日入院以來,3天中第2次發作。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正常情況下,一呼一吸保證了人的血氧飽和度不會低於95%,臨床上低於90%已經是嚴重缺氧,10%意味著人體已經停止供氧,而這10%,其實只是循環血液裡殘存的一絲氧氣,黃金搶救時間只有5分鐘!

正常急救流程是以下三步曲:A(airway)B(breach)C(circulation),即開放氣道—呼吸—循環。可在張阿姨身上,偏偏第一步就遇到了難題,插管困難!多年增生的甲狀腺,將她的氣管上段壓成了扁扁的一條縫,最狹窄處僅3毫米,約2枚硬幣的厚度,形似“一線天”。

多學科會診創造奇蹟

為解決難題,確定張阿姨的治療方案,4月14日,由縣中醫院醫務部牽頭,醫院組織了一次多學科會診討論(MDT)。麻醉科、腫瘤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內分泌科、心血管科、神經內科等多名學科主任參加了本次MDT討論,最後確定:手術優先,積極做好圍術期準備,並預留進和退兩套方案供選擇。

“36分鐘,零出血,零併發症。”手術結束後,主刀楊洪樞主任端著切除下的標本,向家屬介紹手術過程情況時,等候在手術室門口的家屬們發出了由衷的感謝。

確實不簡單,麻醉科呂小平團隊術前充分評估,經可視喉鏡引導,用既能保證順利插管,又能保證最大通氣的內徑6.0mm的氣管導管,一次性插管成功,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打開了通道。腫瘤外科楊洪樞團隊,膽大心細,憑著熟練技巧,電刀的刀尖不斷遊走在腫瘤包膜與正常組織之間,時凝時切,術野清晰,解剖分明,甲狀腺上動脈、喉返神經、下動脈、甲狀旁腺、氣管均得到妥善處理,尤其像頭髮絲細的小血管,均結紮到位,杜絕了術後出血風險。

“我對中醫院絕對信任”

4月24日,是手術後的第二天,張阿姨已轉到普通病房,脫除了儀器的輔助。她的精神很好,開始正常進食,說話聲音有力,能獨立行走,和醫生聊起了她一生與醫院打交道的歷史:40年前,她做過盆腔腫瘤手術,那是身上的第一刀,因時間久了,為她開刀的醫生是誰已經記不清了。15年前,膽囊切除,7年前,胃間質瘤,都是在縣中醫院做的手術,而且這兩次為她主刀的,都是楊洪樞主任。楊主任精湛的技術、熱忱的服務、執著的態度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張阿姨心中,中醫院已經成為可以絕對信任託付的醫院,楊主任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所以這次,當醫生術前找她談話簽字時,張阿姨平靜地說:我對中醫院絕對信任,我的命是中醫院給的,如果術中有什麼意外,我和我的子女都接受,今年79歲了,夠滿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