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日久生情,至深情

文|言彩

珍惜當下的時光,利用不期而遇的空閒,去觀察、去感受在家的生活。

此前,面對疫情,成千上萬的家庭被被幽閉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裡。

你忽然發現,時間好似愈發充裕起來,往常的生活節奏也開始慢了下來

與此同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頻次愈發密集,內心也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全家人相聚在一起,與往日相比,相處、交談的次數成指數倍增長。自然,偶爾的小爭吵與小摩擦在所難免。

共處一個屋簷下,低頭不見抬頭見。

在漫長的時光裡,日久生情至深情,在家。

疫情在家,日久生情,至深情

01、日久生情,需要用心

疫情之下,擁有愛人、父母、兒女的陪伴,我們更應用心、用愛去相處。如何妥善處理身邊的各種關係呢?

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婆媳關係,會分輕重緩急嗎?

此前,可能很多人都沒有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過、體驗過;

最近,你也許正在經歷著、感受著其中的考驗。

似乎每個家庭都或多或少經受著一場考驗:

有的人在家呆上一週,沒能等到出門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就已經和家裡人發生了一些爭吵、矛盾。

有的人只要和家人圍坐在一起,就似乎一點煩惱都沒有。

家與家之間的距離,在於是否真情實意、推心置腹。

日久生情到深情之間的距離,在乎彼此之間的同理心,在於是否用心去經營。

疫情在家,日久生情,至深情

楊絳與家人生活的那個年代,儘管沒有疫情的襲擾,卻也不乏戰火的硝煙。

作為家中的長媳,楊絳不僅要照顧好丈夫,還要統籌好整個大家庭,關心到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生活中去。

戰爭時期,生活困窘,楊絳一來要承擔家務,二來也會在廚房裡偷閒寫一些劇本。

掙來的稿費時常會貼補在柴米油鹽上,偶爾也能買點葷食,給自己的家人解解口腹之慾。

家中的婆婆也會誇讚幾句:“鍾書有傻福,家有賢妻,一有筆桿,二有鍋鏟。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錢鍾書的堂弟錢鍾魯也曾說:“大嫂就像一張大傘,外面的風雨都由她來遮擋。”

疫情在家,日久生情,至深情

錢鍾書對楊絳也滿口稱讚,她幾乎包攬了家中的各種家務,每天洗衣做飯、劈柴沏茶,可以說是翻牆爬窗、無所不能。

既妻如此,其夫亦當有所為。錢鍾書也將自己修煉得善解人意。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清晨裡的廚房總少不了錢鍾書的身影。

豐富的早餐不乏中式的茶葉蛋,也不缺西式的麵包。

久而久之,雖說也是小事一樁,但也瑣雜無趣。只是一想到家人臉上的滿足,他也不由得自得其樂起來。

一顆真心與家人,平淡之中見美好。

疫情在家,日久生情,至深情

02、日久生情,始終耐心

柴米油鹽醬醋茶,人間煙火是生活。

前不久,為了防控疫情的蔓延,大家全都宅在家中不出門。

人員流動需要“通行證”,出門一趟實在不易。

細心的朋友也許有所耳聞,那個封閉的時期,農貿市場的主力軍已然從家庭主婦變成了家庭主夫。

各家的出門代表幾乎都成了清一色的“老少爺們”。

他們左手緊捏著一張購物清單,右手接著手機向家中主廚一通報告。

蘿蔔買白的還是紅的,菜薹買紅的還是青的?

慢慢吞吞、笨拙地挑來挑去,誰知費力不討好,回到家後還是遭到一通數落。

錢鍾書小來也是一個不做家務的“生活盲”,直到成家以後才開始改變。

在楊絳臨產住在醫院的那段日子裡,錢鍾書一人在家。

他不時也會去醫院看望妻子,但總有“壞事”報告。

昨天一失手撒了墨水,把桌布弄花了。楊絳說:“不打緊,我可以洗。”

今天又不小心把收音機給摔了。楊絳說:“不打緊,我拿去修。”

不管遇到什麼狀況,楊絳總是饒有耐心地回以一句“不打緊”。

疫情在家,日久生情,至深情

面對妻子的任勞任怨,錢鍾書總是抱以慶幸和感恩。

楊絳看書時,曾讀到過一位外國作家所描繪的美滿婚姻:

“我遇見那個人以前,未曾有結婚的念頭;

我與他結為夫婦幾十載,一刻也不曾後悔,也沒想過另尋伴侶。”

錢鍾書聞後直言:“想法和我一樣。”

楊絳笑對:“我也是。”

初見鍾情,抑或是一時的歡欣;

日久生情,卻需要始終的耐心。

疫情在家,日久生情,至深情

03、日久生情,還要舒心

《霍亂時期的愛情》裡有一句是這樣寫的:

面對逼迫、搶奪與孤獨,最好的答案是生活。

當然,面對疫情,在家生活也是不錯的選擇。

要想日久生情至深情,就不得不學會在平淡的日子裡,給自己和家人們製造一些小歡喜。

楊絳在晚年曾回憶道她在家裡的生活:

“我們在閒暇之餘,常常會在周遭各處‘探險’。

時常也會發現一些新鮮的事,就好似撿到了幾塊好看的石頭。

回家以後,一家人就開始輪流拿出一塊又一塊‘石頭’,仔細觀賞,慢慢把玩。”

和家裡人分享自己一天下來的所見所聞,將所感說與家人們聽,無論是生活裡的事,還是工作上的事。想來,這或許就是他們家庭幸福的秘訣。

疫情在家,日久生情,至深情

楊絳先生也在自己的作品《我們仨》中描寫過:

我們這個家,其實很樸素。我們仨,也很單純。我們生活在一起,我們相伴相助,遇到困難一起承擔,困難也就不復困難;無論何等艱難苦澀的事,都可以變得甜潤;稍有一點快樂,也能變得非常快樂。

生活給了我們和家人相處、相守的時光,我們需要以感懷之心對待生活。

疫情在家,日久生情,至深情。

珍視眼前的歲月,趁著難得的空閒,用你的真心、耐心和舒心去陪伴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