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所以還未成功,是因為沒看懂《易經》

驚蟄節氣,與“二月二,龍抬頭”民俗傳統有關,源頭更讓人震驚,就是被稱為”天書“和”群經之首“的《易經》。

你之所以還未成功,是因為沒看懂《易經》


01

餘世存先生在《時間之書》中曾提出,“驚蟄”節氣與《易經》第一卦【乾卦】的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有關,這是很有道理的。

你之所以還未成功,是因為沒看懂《易經》

首先,從“天時星運”而言。

24節氣雖然依據的是“太陽曆”,但驚蟄節氣往往與陰曆的“二月二,龍抬頭”靠近。“龍抬頭”是個天文學現象,是指農曆二月初、陽曆3月6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345°(驚蟄),28星宿在東方的7顆星構成的“青龍”星座的“角”星會在夜空中升起,古人形象的比喻為“龍抬頭”。

你之所以還未成功,是因為沒看懂《易經》

其次,從“地理物候”而言。

驚蟄的“蟄”,與“蟲”有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經歷了冬季的蟄伏,春暖花開,萬物蠢蠢欲動,隱藏在地下的蟲蛇(蛇,俗稱“長蟲”),包括龍族(龍為蛇屬,比如華夏祖先、人文始祖伏羲、女媧都有“長蟲”尾巴)也開始啟動新的生活旅程了,也就是“見龍在田”了。

你之所以還未成功,是因為沒看懂《易經》

最後,從“人文習俗”而言。

《易經》有言:帝出乎震。

“震”卦為正東方,青龍星座位置,也代表帝王。

在古代,尤其是農耕社會,帝王有在驚蟄節氣舉行下田示範,扶犁耕種的儀式。這個時候,如果先民去田裡耕種,遇見“大人”(帝王)是大概率事件。

你之所以還未成功,是因為沒看懂《易經》

所以說,《易經》【乾】卦,“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與驚蟄節氣和“二月二龍抬頭”都有強關係。

02

《易經》與節氣、民俗之所以有這種強關係,是因為《易經》本來就是一部“天書”,記錄天文,應合地理,知道人事的“天書”。

比如,古人觀察確定節氣的方法和易經卦象的確定是有關聯的,都是使用日晷,測量太陽的影子,來判斷地球公轉、太陽視運動所形成的(黃道)刻度與氣候、人類活動間的關係;

你之所以還未成功,是因為沒看懂《易經》

其次,【乾卦】六爻所描述的“龍”的變化與四季節氣的變化有對應關係。如圖:

你之所以還未成功,是因為沒看懂《易經》

再次,【乾卦】四德“元、亨、利、貞”,其寓意與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吻合的。

03

24節氣之所以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其包含的時空、人文智慧是分不開的。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我們也常常說”天時地利人和“,”天人合一“。

這種樸素的科學時空人文觀,所包含的豐富智慧,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

每個人一生的命運,都與其所處的時空次序有關。

天道酬勤,每一個當下的收穫都離不開前期的努力付出。

你之所以還未成功,是因為沒看懂《易經》

文末,讓我們再鄭重緬懷一下3月5日去世的褚時健老先生,他曾說:

“雖然我們都是七八十歲開始(創業),但對社會要做的事,我們也算做了一點。”相信很多事是天道酬勤,“不勤快的人,在任何時候也不會有好結果,人生(間)正道是滄桑。我相信這些基本理念,人有順境逆境,情況不好的時候不要洩氣,情況好的時候不要驕傲,做人才能長久。”

因緣果,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暮年……

從懵懂少年的“潛龍勿用”,到嶄露頭角的“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再到遇到挫折、糾結、彷徨後的“終日乾乾”,以及幡然醒悟、重整旗鼓的“或躍在淵”,必定會迎來“飛龍在天”的時刻,而物極必反、盛極而衰,“亢龍有悔”的時運也是任何人無法擺脫的……

你之所以還未成功,是因為沒看懂《易經》

《易經》的卦,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不同立場、不同角度,人怎麼看待。

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三起三落,有的人一世英名。

比如褚時健的一生就是一個很好的範本,馬雲沒成名前不也是揹包跑業務,說破嘴皮子別人也無動於衷嗎?

”時來天地同協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時運,不是靠算命,而是要看思維和心態。

稻盛和夫說:

成功=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易經》的智慧,正是在於指導我們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指導我們對時運、處境和人生態度的正確選擇

”潛龍勿用“只是開始,”亢龍有悔“也不是終結,而是新一個螺旋上升的開始,我們的一生,無論學習、情感、婚戀、職場,工作,生活皆是如此,

歲月不欺,週而復始。

在這個”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的時節,讓我們一起為了美好的夢想而奮起吧!

專欄

周易零基礎,從入門到精通

作者:國學大書院

199幣

104人已購

查看



你之所以還未成功,是因為沒看懂《易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