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中國農業現代化還要多長時間?

新大風歌


我覺得一直在路上:因為這次疫情,把我們打醒了,大規模大高樓的城市化防病控風險大,農村好環境好空氣和精耕細作對食品安全幫助大!

但是在農村精耕細作和農業現代也許都不能賺大錢,可以解決國家糧食安全!可以走定製化,個性化,差異化,帶領農民或農村合作社一起致富!

通過平臺化,個人品牌化銷售,消費創富,消費增值,讓老百姓在農村通過鄉村振興和逐步的農業現代化越來越富有!




華雲新零售新消費新金


農業機械是指在進行農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動力機器與設備,一般是通過人類操作完成農業生產環節的作業。

為了適應不同工作對象的作業要求,農業機械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

下面給大家介紹久農王水稻耕作、催芽、直播、田間管理、收割裝袋的農用機械。

土壤耕作機械:旋耕機

是一種由動力驅動以主動旋轉刀齒為工作部件,以銑切原理加工土攘的耕作機械,一次作業能達到犁耙幾次的效果,能滿足精耕細作的要求 。

催芽機械:催芽器

可以實現浸種催芽一體化,雙溫雙控,持續恆溫,擁有語音報警功能,低功率轉軸水泵,省電更節能。

播種機械:水稻直播機

可以減少育秧、移栽等環節,它所面對的作物種類、品種、播種方式等變化需要直播機有較強的適應性和能滿足不同種植要求的工作性能。

田間管理作業機:打藥噴霧機

適用於大型農業打藥,園林防蟲治理,射程遠霧化大,具有噴灑均勻,藥業粘附密度高的特點,這種機具節省能源,對作物和環境汙染小,耐久性好。

收穫機械:收谷裝袋機

可以把地上晾曬完後的稻穀,推拉收谷機在稻穀上行走全自動吸入,收糧裝袋一步到位,兩分鐘一袋不費勁。

水稻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對於農村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會有各種高科技機械也將會走進我們的生產中。


久農王農機


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已經在路上,並且發展迅猛,但是距離日本等現代農業已經發展成熟的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農業現代化是一個涉及育種技術、栽培技術、農業機械、農產品儲藏加工、農民知識技能提升等全方位的系統性概念,它的實現要靠這些相關領域的全方位發展來推動,現階段,這些領域在我國發展等程度不同,但是都具備了一定的現代農業特點。

筆者結合在日本的研學經歷,對比一下中國現階段的農業現代化,已經運作成熟的高效日本現代農業的差距。

一、育種領域

決定作物產量和品質的最重要前提就是品種,但是不管是蔬菜還是果樹品種,中國的育種技術都落後日本一大截,比如,中國栽培面積最廣的草莓品種:章姬和紅顏,全來自日本;近幾年風靡中國的“陽光玫瑰葡萄”也起源於日本;蘋果中的經典品種“富士”也來源於日本;再比如日本的水稻品種“越光米”、蘿蔔品種“坂田七寸”等等。

這些都是日本的“原創品種”,日本的作物育種體系較為成熟,而且在“工匠精神”的做事態度下相關技術具有很好的積累和傳承,形成了一個良性可持續的研發體系。但是中國在育種領域除了“雜交水稻”等產量上體現明顯優勢外,在果樹、蔬菜等園藝作物品種的研發成果上,以及產生的國際影響力上,與日本差異明顯。

二、栽培理念

不管是水稻還是果樹蔬菜、日本人栽培的核心理念一定是提高品質(下圖為拍於日本新潟園藝研究所的精品梨栽培),這一點與中國的形成鮮明對比,因為中國的首先考慮的栽培目的多數都是提高產量。這一點很好的適應了中國人口多需求量大的現實國情。

但是,發展到現階段,以水果和蔬菜為典型,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並且果農和菜農頻頻因為豐產不豐收而深受其苦,但是另一方面,以“車釐子”等為典型的高端水果又供給不足,嚴重依賴進口,這種矛盾背後體現的是落後的種植理念,沒有跟上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三、機械化水平

近十年來,中國的農業的機械化水平迅速提升,各種農業物聯網,農用無人機、收割和翻耕機械的推廣應用,極大的減輕了對勞動力的依賴,提高了勞動效率,推動了農業現代化水平。但是這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大田作物,園藝作物的機械化水平,受制於小型機械的研發推廣的侷限,尚且有很大提升空間。

日本由於老齡化嚴重,勞動者體力下降的現實需要,以及在機械製造方面的強大研發能力支撐,日本的農業早在40年前已經實現機械化,各種門類的園藝機械都很健全(下圖為筆者在日本新潟拍攝到的園藝機械),中國在農業機械尤其是園藝機械的研發和推廣方面和日本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四、農業服務水平

中國的農民是“全能性”農民,種什麼、怎麼種、怎麼管理、怎麼包裝、怎麼銷售等等整個鏈條下來全部“一肩挑”,而且在供需市場上始終處於沒有定價權的弱勢地位。這種缺少保障的農業生產形勢,增加了農民生產的風險,不符合現代農業的特徵。

日本90%以上的農民都加入農協(JA),農協有非常完善健全的服務體系,在所有農業生產環節、甚至農民的生活、健康等等都能提供“保姆式”的服務,農民只需要負責種植管理本身就可以,期間出現的病蟲害、用藥防治都由農協上門服務,而且農業產出,在農民包裝好之後,農協會到地頭來拉走,農民完全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中國雖然出現門類繁多的農業合作社,但是多半形同虛設,類似日本農協的農業服務和保障體系的建立,是提高農業生產穩定性,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需要補足的短板。

總結

農業的現代化是中國農業發展必然的道路,但這是一個系統性的龐大工程,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方面需要提高之外,在農業生產的標準化程度、因地制宜的區域化和規模化發展、農民知識技能的提升等方面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