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何在赤壁之戰卻屢屢中計,只有少數人才知道

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何在赤壁之戰卻屢屢中計,只有少數人才知道

建安十三年,曹操與孫劉聯軍爆發了一場戰爭,這是一場足以影響歷史進程的一場戰役,這場發生在赤壁,孫權、劉備聯軍以少勝多,大破號稱百萬雄師的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

我們通過前兩期講解了孫權為什麼敢打這場戰,還有曹操百萬大軍為什麼會敗給只有五萬人馬的孫劉聯軍?

原因有多個,其中連曹操在敗後都自己說了“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就是說如果郭嘉在,曹操就不會敗成這樣。

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何在赤壁之戰卻屢屢中計,只有少數人才知道

這還是有道理的,畢竟曹操在這次戰役中,連續中了孫劉陣營好幾個計謀,如果郭嘉在,一定能識破這些計謀,然後勸得住曹操別往坑裡跳。但也不一定全有道理,畢竟曹操的其他謀士也看出了這些計謀,也做了分析給到曹操,可是曹操聽不進。

曹操在這次戰役,總共中了對方多少個計謀?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中計。曹操當時也是一個頂級的軍事家,用雄才大略來形容是不足為過的,按理說是不應該的。

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何在赤壁之戰卻屢屢中計,只有少數人才知道

01

在這次戰役的前期,雙方還處於小規模摩擦的相互刺探階段,曹操首戰失利後,蔣幹自薦前往周瑜陣營,願憑三寸不爛之舌,勸說周瑜投降。其實這就是曹操的一次失誤,由這次失誤開始,接連的一個又一箇中了對方的計謀。

周瑜是從孫策起家時就開始跟著一起開疆拓土的,更是孫策在彌留之際的託孤大臣,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更是把周瑜當成自己的兄長。就連後面龐統對周瑜語言不敬,都導致孫權避而不見龐統,連魯肅再三推薦都沒用。就因語言的不敬,孫權都可以不要龐統這樣的大賢。這足以說明周瑜在江東集團的地位,這不是誰能隨隨便便就勸得了降。曹操作為統帥,戰前不可能沒做充分了解對方統帥及其他主要作戰人員資料的,但依舊選擇相信蔣幹能用言語,什麼都不帶就能勸降的了周瑜。在後人看來,這確實太天真了。

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何在赤壁之戰卻屢屢中計,只有少數人才知道

02

蔣幹不僅未能完成任務,還被周瑜利用,周瑜設計了蔡瑁、張允欲殺曹操的對話假象,故意讓蔣幹偷聽到他們的談話並轉達給曹操。周瑜利用蔣幹使曹操中計,被周瑜借刀殺人,把軍中唯獨兩個會打水戰和操練水軍的將領直接斬了。斬後曹操也意識到中計,身為主將,行事衝動,而且也不和謀士參謀做下商量,直接意氣用事。

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何在赤壁之戰卻屢屢中計,只有少數人才知道

03

此後,派蔡瑁之弟蔡和、蔡中前往周瑜陣營詐降,作為奸細內應。此計雖然是荀攸出的注意,但周瑜技高一籌,兩人未帶家眷,一來就被直接識破。魯肅,諸葛亮也看出這兩人是曹操派來詐降做內應,刺探軍情的。孫劉陣營的謀士都看出這是詐降計,曹操陣營卻都以為此計得逞。周瑜再次將計就計,正好利用他們通報消息。

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何在赤壁之戰卻屢屢中計,只有少數人才知道

04

當晚,黃蓋也獻了詐降計。但這邊前戲做足,還上演了一場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直接把黃蓋打了五十脊杖,更是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幾次昏厥。前戲做足了,然後派闞澤過曹營獻黃蓋的歸降密信。雖說曹操也懷疑這是周瑜和黃蓋上演的苦肉計,但闞澤能說善辯,直接說道曹操信以為真。加上當晚蔡和、蔡中來信通報信息,更讓曹操堅信黃蓋是真歸降。曹操會中計也是因為對自己實力太過自信,覺得兵力比對方大太多,敵方臨陣投降也是正常。其次每次大戰都有敵方的人投降過來,如官渡之戰時的許攸、張郃,曹操受降習慣了。

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何在赤壁之戰卻屢屢中計,只有少數人才知道

05

龐統假意歸順曹操,再獻連環計,曹操依舊中計。曹操正愁士兵不習水性,水土不服,龐統給曹操獻計,讓大船小船用鐵環釘在一起,固定起來鎖住船隻,所有船連在一起,這樣過江就像走在平地一樣平穩。曹操聽到這個計策,直接大喜,大讚龐統,有了他的這個計策,何愁不能打敗孫權劉備。但這時底下的謀士還是有提醒曹操,不可不提防對方用火攻。

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何在赤壁之戰卻屢屢中計,只有少數人才知道

06

這場戰役,曹操一連中了對方這麼多計謀。不得不讓人疑惑,曹操在赤壁之戰前的所有大戰小戰,表現出來都是雄才大略,有勇有謀,破黃巾,討董卓、伐袁術、殺呂布、降張秀、滅袁紹、徵劉表,每一戰都是笑到最後的。也正因如此,曹操這次才開始驕兵了。

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何在赤壁之戰卻屢屢中計,只有少數人才知道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那晚,曹操在水寨大營置辦了酒會,明顯看出曹操此時開始膨脹開始飄了。那晚曹操對著文武百官說起,從起兵以來,為國家除兇去害,掃平四海,削平天下,現在就剩江南這個地方了。現在有百萬雄師在此,收復這個小地方是指日可待了。

談笑間,曹操開始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卻因劉馥說了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這句話不吉祥,就被曹操一朔刺死。不得不說,曹操這個時候整個人確實開始驕傲了,打戰最怕驕兵,驕兵必敗不無道理的。

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何在赤壁之戰卻屢屢中計,只有少數人才知道

曹操基於以往的戰績,確實已經不把正在逃難的劉備和就像小屁孩的孫權看在眼裡。但是,曹操卻忘了一點,驕兵必敗。人在得意時,切不能忘形。

喜歡的朋友可關注下我,記得幫忙點個贊,我會定期不斷更新文章!已更新很多文章了,喜歡的朋友可進入我的主頁翻樓看下其他三國文章的講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