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享年94歲逝世,“武俠泰斗”寫下的11個愛情細節

就在剛剛,香港娛樂媒體第一時間曝出,一代武俠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歲。

金庸享年94歲逝世,“武俠泰斗”寫下的11個愛情細節

這一消息讓網友紛紛大呼不敢相信,尤其是在剛剛經歷了主持人李詠的病逝,讓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這個消息。

從此,天堂多了一位大俠,人間卻少了一片江湖。

古龍、梁羽生、金庸先生相繼去世,很多人都在悲嘆大師筆下的江湖,武者俠客,大道大義,快意恩仇,似乎離我們漸漸遠去。

金庸創造了一個時代,這個時代裝下了一個個神話,成就了無數經典。很多人喜歡讀金庸,不僅是因為金庸小說能讀出刀光劍影,千里追兇的淋漓快感。

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金庸小說裡有著許許多多感人肺腑的唯美愛情故事。

北京大學教師孔慶東說:“金庸小說,不僅是一流的武俠小說,也是一流的愛情小說。”

以下是孔慶東對金庸武俠小說中11個愛情細節的感悟體會,作以紀念金庸先生。

1. 惡人的愛情

你不懊悔,我也不懊悔。

——《射鵰英雄傳》第10回

梅超風與陳玄風同在桃花島主黃藥師門下學武。二人因相愛而偷偷結了夫妻。

他們盜了半部“九陰真經”,久練不成,再返桃花島,發現自己連師父一成的本事也沒學到。

梅超風說:“你懊悔了嗎?若是跟著師父,總有一天能學到他的本事。”陳玄風便說:“你不懊悔,我也不懊悔。”

陳玄風被殺之後,梅超風本欲自殺相隨,但為了復仇而頑強地生存下來。她把刺在丈夫胸口的經文剝下來硝制好,日夜貼身帶著,這樣就如同日夜與心愛的丈夫在一起。

她眼睛已經瞎了,性情也越來越陰冷,世人都把她看作惡人、壞人。但她剛強地活著,驕傲地活著。;

因為她心中永遠記著那個春天的晚上,桃花正開得紅豔豔的,在桃樹底下,那個粗眉大眼的二師兄,忽然緊緊抱住了她……她從不懊悔。

惡人的愛情,也許比善人的愛情更加悽婉動人。

金庸享年94歲逝世,“武俠泰斗”寫下的11個愛情細節

2. 心有靈犀

用不著說。我不能沒有她,蓉兒也不能沒有我。我們兩個心裡都知道的。

——《射鵰英雄傳》第11回

有多少花言巧語、甜言蜜語,都在冷麵紅顏之前敗下陣來。

郭靖這種“不善言辭”之人,不是用言辭在說,而是用心在說。

言為心說,言辭本是用來表達心意的,可是我們這些太善言辭的人,也許正是迷入歧途,在言辭中離本心越來越遠了。

所以,善言辭者未必能獲得愛情,甚至未必懂得愛情。

而郭靖,卻對黃蓉這個智商遠遠超過他的姑娘充滿著這樣的自信。師父問他與黃蓉之間是否說過“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一類的話,郭靖卻說:“用不著說。”;

郭靖知道“用不著說”,而且知道“我們兩個心裡都知道”。他怎麼會知道黃蓉的“心裡”呢?黃蓉對他說過麼?“知道”本來便不依賴於“說”。

金庸享年94歲逝世,“武俠泰斗”寫下的11個愛情細節

3. 生死相依

活,你揹著我!死,你揹著我!

——《射鵰英雄傳》第29回

戀愛中的人常常會想到生死問題、時間問題等,愛情與“終極關懷”有著密切的聯繫。

想到人終有一死,對人的愛情觀能夠產生很大的影響,或者及時行樂,或者看破紅塵。此時的黃蓉身受極重內傷,卻由生死問題的思考,加強了對愛情的信念。;

“你揹著我!”在輕鬆頑笑的口吻中形象地勾畫出二人相依相戀的親密情感。

只要“你揹著我”,永遠這樣下去,生與死還有什麼分別,還有什麼擔憂?

只要“你揹著我”,生,是幸福的生;死,也是快活的死。只要“你揹著我”,生命便戰勝了永恆,走向天涯,走向無限。

4、與全世界為敵

就是普天下的人要一齊跟你為難,我也始終護著你。

——《射鵰英雄傳》第33回

當愛情遭受到巨大的壓力,所有的人都來與你心愛之人為難,逼著你離開自己的愛侶,甚至要你親手去傷害他,你怎麼辦?許多人都退讓了。分手,離婚,“劃清界限”,一刀兩斷,毀掉一顆心,滿足千萬人。

郭靖不是這樣。是什麼力量,使一個人敢於向普天下的力量挑戰?站在一個人身邊,面對千夫所指,這是何等的擔當,何等的豪勇!是愛情。愛情使人無畏,愛情使人無敵,愛情使人無我。

郭靖就是一個達到了“無我”境界的大俠。郭靖從沒想到過“自我”的問題,他想的永遠是對方,是別人,是天下人。

所以他才無私無懼,天下無敵。

5.作惡只為求真心

我們做女子的,一生最有福氣之事,乃是有一個真心的郎君。

——《神鵰俠侶》第10回

李莫愁並非天生的惡魔,她一生的惡行都緣於情場失意。

世上有多少天奪其福的女子,她們被男人哄騙、誘拐、玩弄、拋棄、背叛、轉賣,她們只會說一句“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李莫愁則是她們一腔憤怒的化身,代表她們向男人世界兇猛地復仇。當然,這復仇是必然要失敗的。

金庸享年94歲逝世,“武俠泰斗”寫下的11個愛情細節

6. 同時愛上兩個人

兩個都歡喜,便是一個都不歡喜。

——《神鵰俠侶》第23回

一個好女子到底會不會同時愛上兩個男人?

小說家徐訐說:“女人的愛專一而不長久,男人的愛長久而不專一。”看來他是贊同楊過的觀點的。的確,在同一時期愛上兩個異性,並不多見。;

這樣的人左右搖擺,猶豫不定,甲也捨不得,乙也蠻可愛。但一般這種狀態不會很久地持續下去的。經過反覆比較、權衡,總會選擇其中那個“更可愛”的。否則,就是兩個都不愛。

在經歷了一系列人生風雨的後來,郭芙才明白,原來自己喜歡的並非武氏兄弟,而偏偏是那個最讓她惱恨的被她削去一條臂膀的楊過。

金庸享年94歲逝世,“武俠泰斗”寫下的11個愛情細節

7. 向死而生

比之那銘心刻骨之愛,死又算得甚麼?

——《神鵰俠侶》第26回

許多人不知道,求生畏死,只是一個人最低級的生命需要。在這個需要之上,還有許多越來越高的境界。銘心刻骨之愛,便是最高境界之一。

有了刻骨銘心之愛,便可說已不枉此生,便可說已經到達了彼岸世界。生與死,已經都成了身外之物,可以拋諸腦後了。

8. 恨斷河嶽

一個的骨灰撒在華山之巔,一個的骨灰倒入了東海,叫他二人永生永世不得聚首。

——《神鵰俠侶》第32回

失戀,能夠使人傷痛之餘,產生某種程度的“恨”。這“恨”能恨到什麼程度,可以說李莫愁把它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她把陸、何二人的骨灰,一個撒在西嶽,一個撒在東海,一個高人云,一個低人淵,可見她嫉恨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然而,愛情卻是不受空間限制的,莫說有緣千里來相會,就是死後,千山萬水,也阻不斷兩顆愛心的溝通。

李莫愁越是發洩,越是作惡,也就越只能增加自傷自憐的苦痛,不但得不到心上人的青睞,而且也喪盡了天下人對自己的同情。;

李莫愁最後身中情花之毒,縱身躍入火海,死在熊熊慾火的煉獄之中。這一形象,這一結局,其象徵意味值得人們深深思索。

9. 人小鬼大

她既喜歡了楊叔叔,楊叔叔便有千般不是,她也要歡喜到底。

——《神鵰俠侶》第37回

這是郭靖與黃蓉的二女兒“小東邪”郭襄,在聽母親黃蓉講述穆念慈與楊康的往事時所發表的見解。

少年人很容易滿腔熱情地投入,一往情深,之死靡它,永遠把愛人往好處想,對其“不是”能夠容忍和理解。簡直地說,這便是一種理想主義的愛情觀。

理想主義的愛情觀不一定就比現實主義的愛情觀要好,但它起碼更真誠、更可愛一些。黃蓉年青時也是蠻理想主義的,生了三個兒女之後,變得越來越現實了。

金庸享年94歲逝世,“武俠泰斗”寫下的11個愛情細節

10 .嫌隙與唯一

在這世上,我只有你一人,倘若你我之間也生了什麼嫌隙,那做人還有什麼意味?

——《笑傲江湖》第34章

令狐沖講這句話的背景,是他想去救援小師妹嶽靈珊夫婦,但在盈盈面前不好開口。而盈盈卻道:“你心中另有顧慮,生怕令我不快,是不是?”

二人不但心意互通,而且均能為對方著想,其愛之深可見。世上口口聲聲說“你是我的惟一”之人實在不少。但這些人能否自問一句:你和你的惟一相知到什麼程度?你們從來不曾產生過嫌隙嗎?

令人遺憾的是,許多人把“嫌隙”埋在心裡,把“惟一”堆在臉上。也許絕對沒有嫌隙的惟一是現實中不存在的吧,那我們做人難道就真的沒有意味了麼?

金庸享年94歲逝世,“武俠泰斗”寫下的11個愛情細節

11.作惡與感情

我跟他做了二十多年夫妻,當年他……他曾真心對我好過。我不能讓他為我而死。

——《鹿鼎記》

兩個男人,都真心實意地愛戀自己。一個,是古往今來第一大漢奸;一個,是古往今來第一大反賊。

她只有撲上去,與愛自己的一個一同死去,而不忍心親眼目睹一個愛人打死另一個愛人,不管他們是漢奸還是反賊。

一句普普通通的“真心對我好過”,包含了多少恩愛,多少激情。真心對你好過的人,有多少?你也用真心對他好過嗎?

文章來源: 波教授書房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